六年级下美术教案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课改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0834220 上传时间:2020-02-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美术教案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课改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六年级下美术教案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课改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六年级下美术教案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课改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六年级下美术教案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课改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六年级下美术教案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课改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美术教案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课改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美术教案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课改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课时:1课时 课型: 综合.探索。学情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与六年级上册的第11课“我国的世界遗产”构成一个学习单元,是系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内容的两课。本课侧重于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知识,了解全国范围内各个地方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两课与第8课“北京的建筑”和第9课“泥塑古建筑”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学习单元,第8课“北京的建筑”与第11课“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是围绕北京的文化展开,同属“综合探索”领域,第10课“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为学生学习“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铺垫。通过本课的引导学习,使学生能关注我国对非

2、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逐渐建立和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自觉成为非物质文化保护队伍的一员。学生情况分析:通过学过的北京的古建筑、和泥塑古建筑等课的学习,以及大量美术作品的赏析,可以说已具备了的欣赏、分析、品评各类美术作品的基本能力。对于本课的知识内容,学生们可以说是充满期待,又充满好奇,但他们的头脑中缺乏系统的知识作为支撑,探究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等方面发展不够均衡。来源:Z_xx_k.Com教学目标:1. 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极其包括的内容。认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并理解它们的含义,了解我国各地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能够选取一种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

3、产,从社会环境、民众心理、保护现状、传承人等方面搜集资料,制作一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板报。尝试选取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不同地域的文化遗产呈现的不同艺术特点。2. 学习围绕主题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分析和探究等方法。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接触过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思考、阐释如何对其进行保护。3. 引导学生树立在文化传承方面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同等重要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感以及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引领学生了解祖国和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形成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来源:学+科+网教学重点: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与我国各地典型的非

4、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搜集资料制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题板报。教学难点:“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者的区别和联系。对调查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围绕的社会环境及民众心理这两方面内容的理解、定位与落实。教学准备:教师,学生课前搜集的图片和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3分钟)(一)大家都听说过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的故事,请学生讲一下其中的故事人物和情节,还了解其它的民间传说吗?是否喜欢这些故事?为什么?(二)播放著名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和昆曲十五贯的部分选段,请同学欣赏。引入:无论民间传说还是京剧、昆曲,都属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意图

5、:创设情景,感知非遗。二、讲授新课(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又称无形文化遗产,主要指非文字的、以人类 口传方式为主的、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五个方面的技能。中国非遗标志的含义:古陶鱼纹,隐指“文”字,即文化遗产,鱼生于水,寓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2分钟)课本中有哪些你以前学过或者知道的内容?皮影、年画、京剧等。(二)分类欣赏,知识梳理,学生观察和思考。(2分钟)1. 剪纸。剪纸艺术对于大家都不算陌生,下面来了解下剪花娘子。剪纸几乎是乡村妇女人人都学的一门技艺,这

6、不是为了艺术而是为了生活习俗的需要。春节了,北方的乡村要剪窗花,结婚时要铰坐帐花,西南苗族妇女用剪纸做刺绣的底样等等,使生活有了色彩,使节日有了吉祥喜庆。在介绍民间剪纸艺术的同时,展示剪纸艺术的图片。抓髻娃娃剪纸 - 山西吕梁。抓髻娃娃在造型上有什么特点?夸张、变形、富有装饰性。剪纸的风格有什么特点? 粗犷、简练、纯朴。刀味纸感。提出问题,剪纸的工具和种类?刻刀和剪刀等。来源:学#科#网Z#X#X#K意图:简单介绍剪纸的知识,造型特点和风格。突出本课的重点。2. 介绍皮影戏和提线木偶。视频欣赏。两种传统戏剧的表演形式有何不同?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3分钟)教师小结:华县皮影戏俗称灯影戏,1

7、500年前,在音乐演奏中以打击小铜碗为节奏,成为“碗碗腔” 音乐演奏细腻古老,皮影雕刻造型优美,一口“诉说前千古事,双手对武百万兵”体现其表演特色。提线木偶:古称“悬丝傀儡”,闽南俗称“嘉礼”,又名线戏。由偶头、笼腹、四肢、提线和勾牌组成,高约两尺。偶头以樟、椴或柳木雕成,内设机关,五官表情丰富;竹制胸腹,手有文、武之分,脚分赤、靴、旦3种。泉州木偶提线可达6尺,难度大,表现力强。意图:分别介绍皮影戏和提线木偶,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风格特点。3. 木版年画。(2分钟)依据问题自学。木版年画的主要产地有哪些?年画产地:天津杨柳青、山东杨家埠、江苏桃花坞、四川绵竹、河南朱仙镇、湖南滩头。传承方式是什么

8、?家族式传承。仔细观察课本中的作品,比较人物造型和色彩有何不同?学生思考。小结:传统的木版年画线条单纯,人物造型简洁概括,色彩鲜明,多用大红、大绿、大黄,表现的场面热闹。欣赏其他题材的年画作品。年画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喜爱?小结:内容上为喜庆吉祥。题材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广受中国老百姓欢迎,直至成为中国民间逢年过节和办理婚庆喜事必不可少的内容。意图:介绍了木版年画的产地,感受造型和色彩的特点,体会木版年画的艺术的表现力。4. 泥塑(1分钟)来源:学科网展示泥塑的实物作品及课本中的作品图片。问:你会从哪些方面对作品进行分析?(造型、色彩、线条等)小结:民间艺人用天然的或廉价的材料,做出精美的工艺品

9、,博得民众的喜爱。其中最著名的是天津的“泥人张”和无锡的“惠山泥人”。重点介绍泥人张:张明山,是天津“泥人张”彩塑创始人。张明山生于清道光六年,名长林,字明山,祖籍浙江绍兴, 1915年,张明山的彩塑作品编织女工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等奖,经过张玉亭、张景福、张景禧、张景祜、张铭四代泥人张传人的精心传承,泥人张成为天津乃至中国北方泥塑艺术的精粹。来源:学科网(引导学生对民间传说进行客观的认识和分析。)意图:欣赏典型的泥塑作品,重点介绍泥人张的相关知识。(三)教师示范:制作非遗手抄报的表格版式。(3分钟)用表格介绍自己周围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描述它的特色和现状,提出合理性保护措施。 意图:通

10、过示范活动,使学生明确实践活动的内容和要求。突破了本课的难点。三、学生实践 (19分钟)内容:选取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社会环境、民众心理、保护现状、传承人等方面,制作一期手抄报。要求: 标题醒目,文字整齐,色彩协调。选取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表格的形式,比较不同区域的艺术特点。意图:认知新知,归纳非遗项目的知识特点。四、教师辅导 辅导重点:(1)表格清晰,内容较完整。(2)标题醒目,装饰美观。意图:师按照重点辅导学生,目的性强,有的放矢。五、课堂展示 在黑板上张贴手抄报。 意图:展示作业,醒目直观。为学生提供互相学习和评价的机会六、课堂评价 评价要点:(1)版面整洁,内容详尽。(2)标题醒目,装饰精美。七课后拓展 通过本课,认识和理解了中国民间美术与“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识,加深了对保护中国民间美术与“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迫切性和重要意义的认识,提高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保护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保护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文化的基础,也是对繁荣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贡献,这也是我们全民族共同的责任。意图:使学生感受继承和保护非遗的重要性,提高个人的责任感。八教学板书: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区分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人类口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2、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3、分类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