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京大学历史学院645中国近现代史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仿真模拟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831275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南京大学历史学院645中国近现代史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仿真模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南京大学历史学院645中国近现代史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仿真模拟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南京大学历史学院645中国近现代史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仿真模拟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南京大学历史学院645中国近现代史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仿真模拟题一、名词解释1 国联调查团报告书【答案】国联调查团报告书是1932年国联调查团对日本侵华事实的调查报告。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党采取不抵抗政策,并把事件的解决寄托在国联主持的“调停”上。1932年1月,由英、美、法、德、意五国代表组成的国联调查团正式成立,英国代表李顿仟团长。10月,调查团公布了国联调查团报告书。报告书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事实有一定程度的揭露,但提出了对东北实行“国际共管”的方案。国民党对报告书表不原则上接受。“国际共管”反映了英美与日本的矛盾,暴露了欧美国家欲控制中国东北的企图。 2 法币【答案】法币是

2、国民政府发行的一种不兑换纸币。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禁止银元流通,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定货币。曾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后来不断贬值,1948年为金圆券所取代。 3 废督裁兵【答案】废督裁兵是20世纪20年代初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政治主张。辛亥革命后,各派系军阀拥兵自重,长期割据混战。1921年12月,梁启超提出“裁兵或废兵”的主张,但又认为不可有“法律外的行动”。次年7月,上海中华全国工商协会等二十多个团体联名发表废督裁兵,吁请军阀“顺从民意”,并组织裁兵促进会。还有人提出,以人民和政府为主体,组织裁宣言兵救国实行委员会,筹集基金,分期裁撤军队,裁兵后采取征兵制。但这一

3、主张始终没有取得实际效果。 4 何梅协定【答案】何梅协定是华北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和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往来的备忘录和复函。主要内容是:取消国民党在河北及平津的党部; 撤退驻河北的东北军、中央军和宪兵第三团; 撤换国民党河北省主席及平津两市市长; 取缔河北省的反日团体和反日活动。根据这一协定,国民政府丧失了在河北省的大部分主权。 5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答案】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1981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史问题的决议。基本内容是:对建国32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正确的总结,实事求是地评价了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

4、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科学地论述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和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 肯定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正确道路,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它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和重大影响的重要文件。 6 工农武装割据【答案】工农武装割据是毛泽东关于土地革命战争的重要理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进行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最有力的工具; 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

5、中心内容,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才能最广泛的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 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阵地,是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有机的统一体。 7 甲寅派【答案】甲寅派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出现的复古主义文学派别。因创办甲寅杂志而得,并发表评新名,宣传封建复古思潮,代表人物是章士钊。1925年,章士钊重办甲寅周刊文学运动等文,继续反对新文化运动,反对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8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答案】“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是陈云在中共八大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行的设想,即:在工商业

6、经营方面,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是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的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陈云这个设想,不仅突破了苏联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模式,而且涉及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合法存在并充分发挥其作用的问题,对当时经济体制调整具有指导意义。 9 抗美援朝【答案】抗美援朝是1950?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援助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军的战争。1950年6月27日,美国总统宣布武装干涉朝鲜内政,同时派军队侵占我国

7、领土台湾,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无视我国政府的一再警告,把战火引向我国边境。10月8日,中共中央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并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0月19日到达朝鲜前,线,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抗击美国侵略军。1953年7月27曰,美国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10欧事研究会【答案】欧事研究会是1914年在东京组织的以研究欧事为名的政治团体。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部分流亡日本、尚未加入中华革命党的同盟会员,为探讨世界大战与中国革命的关系,加强联络,以研究欧事为名成立了欧事研究会。主要成员有李根源、邹鲁、章士钊、李烈钧、程潜等,黄兴为名誉主席

8、,实际负责人为李根源。主张停止内争,一致对外。1915年下半年,袁世凯加快复辟帝制步伐,部分成员参加了讨袁护国战争。 11庐山会议【答案】庐山会议是指1959年7?8月间的庐山会议包括两次会议。1959年7月2日至8月1日,是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从8月2日至16日,是中共八届八中全会。7月2日至22日为庐山会议前期,主要是继续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左”倾错误;7月23日至8月16日为庐山会议后期,毛泽东错误地发动了对彭德怀的批判,会议方向急转直下,变为进行反右倾斗争。 12济南惨案【答案】济南惨案是日本在山东济南制造的屠杀中国军民的事件,又称五三惨案。1928年4月,国民革命

9、军征讨张作霖,日本为了维护其在华北和满蒙的特殊利益而出兵山东,占领济南。5月3日,日军向中国军民开枪,杀死国民政府公使蔡公时,中国军民死伤近八千人。济南惨案影响最深远的后果是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从此中国民族主义抗御外敌的使命就压倒了其民族国家的建设。 二、论述题13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经济政策的理论来源、措施、表现、作用及教训。【答案】抗战时期,为最大程度的保证物质供应以支持抗战,国民政府在经济上实行统制政策。(1)理论来源所谓统制经济,就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前提下,国家财政为服从战争需要,依靠行政的法律手段,直接干预或管制生产、流通、分配等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它是一种高度专断集权的资本主义战时经济模式。统制经济的全面实行,就是战时经济体制确立的表现。(2)措施国民政府的统制政策主要是采取统购统销、专卖、限价等力式,经济统制的范围有棉花、棉纱、面部、煤、石油、纸张、机器、钢铁、水泥、烧碱、盐酸、漂白粉、染料等下业制品、设备和原材料。对钨、锡、汞、桐油、生丝、茶叶、药材等出口物资实行统销,对盐、糖、卷烟、火柴等生活必需品实行专卖。(3)作用实行“统制”是当时国民党政府的惟一选择,战时经济统制政策是保证抗战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一、名词解释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