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外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830295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外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外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外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外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一、简答题1 简述杜威的教育目的论。【答案】(1)杜威反对外在的、固定的、终极的教育目的; 他所说的“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之外没有目的”实质上是对脱离JL 童而由成人决定的、外在的、终极性的教育目的的纠正。(2)杜威认为,儿童的生长就是教育的目的,外在的教育目的是对儿童发展的压制,应尊重儿童的需要和兴趣。(3)杜威认为,教育具有社会性目的,那就是引导新生一代适应民主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2 简述斯宾塞的知识价值论。【答案】斯宾塞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家。斯宾塞提出,教育的目的,是为

2、“完满生活做准备”呼叮教育应从古典主义的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适应生活、生产的需要,应当教授有价值的知识。(1)知识价值论的观点:最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某些知识有无价值,而在于它的比较价值。学科是否重要是与生活、生产和个人的发展相关系。他把人类生活的几种主要活动加以分类,它们可以自然的排列成为:a. 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b. 从获得生活必需品而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c. 目的在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活动;d. 与维持正常的社会和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e. 在生活中的闲暇时间可用于满足爱好和各种感情的活动。根据生活准备说和知识价值论,斯宾塞提出学校应该开设以下五种类型的课程:a. 生理学和解剖学。是

3、指直接保全自己的知识,是合理的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b. 逻辑学、力学、数学、光学等,是指间接保全自己的知识,是使文明生活成为可能的一切过程能够正确进行的基础;c. 生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是指履行父母责任必需的知识;d. 历史。是指有利于调节人们的行为,维持正常社会关系的知识;e. 文学、艺术等。(2)评价:斯宾塞的知识价值论以科学知识为中心,重视个人和社会生活,是教育思想上的一次变革,对英国中学和大学冲破古典教育传统的禁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影响到欧美其他国家,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教育的发展。但是,他的思想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反映了资产阶级利益,带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的色彩。 3 教育观察

4、研究实施的程序包括哪几个方面?【答案】(1)界定研究问题,明确观察目的和意义。(2)编制观察提纲,进入研究情境。(3)实施观察,收集记录资料。(4)分析资料,得出研究结论。 4 简要比较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三者的异同。【答案】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是三种不同形态的综合课程,它们之间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具体分析如下:(1)二者的共同点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都是以学科为中心的综合课程。以学科为中心的综合课程是以学科或文化知识或亚文化知识为课程整合的基点,课程整合的核心主要源于学科。这种综合课程试图打破或超越各分科课程自身固有的逻辑,形成一种把不同学科内容有机整合为一体的新

5、的逻辑。(2)三者的不同点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对学科之间知识的综合程度不同。相关课程是把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知识综合在一门课程中,但不打破原来的学科界限的课程。例如,物理、化学、数学在某些主题上的联系,历史、地理、公民在某些主题上的关联,等等。相关课程可以克服分科课程彼此封闭、各自为政的缺陷,通过寻求不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彼此整合起来,有助于优化生的认知结构。当教师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以后,也可以彼此配合,避免对知识的不恰当重复。融合课程是指打破了学科界限,把有着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知识合并成一门的课程。例如,历史、地理公民融合为综合社会科,物理、化学、生物融合为综合理

6、科,等等。融合课程并非原先几门传统学科的拼盘或混合,而是打破或超越了被融合的各学科的固有逻辑,形成了一个新的有机体融合课程的逻辑。由此看来,融合课程在学科综合的程度上远远超出相关课程。广域课程是将各科材料依性质归到各个领域,再将同一领域的各科材料加以组织和排列,进行系统教学的课程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高度整合分科课程,以便能与生活联系起来。它与相关课程、融合课程相比,其综合范围更加广泛。广域课程在其出发点上与融合课程存在某种相似:都是围绕一个所选择的组织核心而将分支学科组织为一个新的课程整体,而且被整合的每一门学科都将失去其独立性。但广域课程与融合课程也有区别,广域课程在范围上要比融合课程来得

7、大。融合课程的范围主要限于与学科有关的领域,而广域课程不仅百科与学科有关的领域,人类所有的知识与认知领域都可以被整合。 5 简述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与“劳作学校理论”。【答案】凯兴斯泰纳是德国教育家,是19世纪后期流行于欧美的劳作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和推动者。其主要教育著作有:德国青年的公民教育、公民教育的要义等。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论是当时德国的“国家主义教育”政策的产物。他指出,培养有用的国家公民是国家公立学校的目的,也是一切教育的目的。(1)公民教育的中心内容是通过个人的完善来实现为国家服务的目的。在他看来,“有用的国家公民”应具备三项品质:具有关于国家的任务的知识;具有为国家服务

8、的能力;具有热爱祖国、愿意效力于国家的品质。(2)劳作学校是一种最理想的学校组织形式,是为国家培养有用公民的重要教育机构。凯兴,斯泰纳主张为实现公民教育的目的,必须将德国的国民学校由“书本学校”改造成“劳作学校”并强调公民教育、职业教育和劳作学校的关系是目的、手段和机构的关系,它们是“三位一体”的。他规定劳作学校的三项任务是:a. 要帮助学生将来能在国家的组织团体中,担任一种工作或一种职务,即“职业陶冶的预备”这是劳作学校的基本任务;b. “职业陶冶的伦理化”,要求把所任的职务看做郑重的公事,不只是专为个人去做,而是要把个人的工作与社会的进步联系在一起,把职业陶冶与性格陶冶结合起来;c. “团

9、体的伦理化”,要求在学生个人伦理化的基础上,把学生组成工作团体,培养其互助互爱、团结工作的精神。他要求围绕性格陶冶这个中心从三个方面开展训育和教学:a. 必须把“劳作教学”列为独立科目,并聘请专门的技术教员;b. 改革传统科目的教学,必须竭力摒除旧式的知识灌输,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逻辑思考的本领;c. 要发展学生的公民和社会技能,对于各种学科的组织,都必须以团体工作为基本原则,发展利他主义,努力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社会的利益。 6 简述参与式观察的优缺点。【答案】参与式观察是研究者直接参加到所观察对象的群体和活动当中去,不暴露研究者真正身分,在参与活动中进行隐蔽性的研究观察。其优缺点具体分析如下:(1)参与式观察的优点便于了解到真实的信息。便于获得较完整的资料。一、简答题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