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高二6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821933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高二6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高二6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高二6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高二6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高二6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高二6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高二6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 ( 生物 )命题人:王雨鸣 时间:100 分钟 满分:100分 选择题部分1、 选择题(1-10题,每题1分;11-30题,每题2分;共50分。)1、正常情况下,以下物质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血红蛋白 葡萄糖 无机盐 激素A B C D2、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 )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3、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质渗出,会造成局部( )A.血浆量增加B.组织液减少

2、 C.组织液增加 D.淋巴减少4、红细胞、淋巴细胞利血小板共同的内环境是( )A血浆和组织液 B血浆和淋巴 C组织液和淋巴 D只有血浆5、在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不可能由( )A轴突树突细胞体 B轴突细胞体树突C树突细胞体轴突 D细胞体树突轴突6、神经元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过程中,发生了机械刺激(或其它刺激)转变为电信号、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和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等变化,上述这些转变依次发生在( )A突触小体、突触前膜、突触后膜 B刺激部位、突触前膜、突触后膜C刺激部位、突触小体、突触后膜 D刺激部位、突触间隙、突触后膜7、下图所示,甘氨酸能使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可

3、使突触后膜的膜外正电位更高。有关甘氨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B甘氨酸通过自由扩散被释放到突触间隙C使突触后神经元抑制 D甘氨酸不属于神经递质8、下图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细胞1是垂体细胞,细胞2可以表示甲状腺细胞B细胞1的分泌物,只能是蛋白质类物质C如果细胞1是胰岛B细胞,则细胞2只能表示肝细胞D该图可以表示体液调节或神经调节的过程9、下列不属于抗原特性的是( )A异物性 B大分子性C多样性 D特异性10、下列不属于淋巴器官的是( )A胸腺B脾 C骨髓 D垂体11、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

4、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 ) A. 造血干细胞 B. T淋巴细胞 C. B淋巴细胞 D. 吞噬细胞12、有一种“生物活性绷带”的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细胞标本,再让其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将膜片敷到患者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处,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达到愈合伤口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人的皮肤烧伤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于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受损所致B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择来自本人的干细胞C膜片“释放”的细胞能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D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排异反应,主要是因为抗体对移植皮

5、肤细胞有杀伤作用13、下列与免疫失调无关的疾病是( )A.过敏性鼻炎 B.血友病 C.艾滋病 D.系统性红班狼疮14、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A、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B、胚芽鞘尖端和未处理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C、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D、胚芽鞘尖端和置于胚芽鞘尖端一段时间后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15、如图甲为横放在地面上的植物的生长状况,图乙为植物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中a、b、c、d四点

6、的生长素浓度大小为ac,dbB若图甲中a点的生长素浓度为1010mol/L,则c点所对应的浓度介于1010108mol/L之间C若图甲中b点的生长素浓度与图乙中E点对应的浓度相同,则d点的生长素浓度在EB对应的浓度区间D生长素在FA对应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在AD对应浓度范围内抑制生长16、飞行于太空中的宇宙飞船里,放置一株水平方向的幼苗,培养若干天后,根和茎生长的方向是 ( ) A、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 B、根向下生长,茎向下生长 C、根水平方向生长,茎向上生长 D、根和茎都向水平方向生长17、如右图所示,白杨树的主干上端,、分别为其生长正常的侧芽,自然条件下,四个侧芽生长素浓度最高和摘去顶

7、芽后最先发育成侧枝的分别是( ) A、 B、 C、 D、 18、实行计划生育的最终目的是降低( ) A种群密度 B年龄组成 C性别比例 D出生率 19、在对某种鼠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1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志25只鼠,第二次捕获30只未标志的鼠和10只标志的鼠,则该鼠种群密度大约为( )A.125只/公顷 B.100只/公顷 C.75只/公顷 D.50只/公顷20、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A改变培养液的pH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B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D营养条件并非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

8、的唯一因素21、池塘中,鲢鱼在上层,鳙鱼居中上层,乌鱼在底层。这反映了( ) A种群密度 B种群特征 C群落结构 D生态系统的成分22、如图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土壤小动物收集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收集器设计的原理之一是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的习性B利用该装置可以收集到全部土壤小动物,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C在放置土样时最好让土样充满漏斗D利用该收集器进行土壤小动物丰富度调查的方法属于样方法23、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所描绘的景象变迁,可视为( )A群落的初生演替 B种群的初生演替 C群落的次生演替 D种群的次生演替24、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9、(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C物质循环、能量流动 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25、一段朽木上面长满了苔藓、地衣,朽木凹处堆积的雨水中还生活着孑孓、水蚤等,树洞中还有老鼠、蜘蛛等,与这段朽木的“生命系统层次”水平相当的是( )A一块稻田里的全部昆虫 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C一片松林中的全部生物 D一间充满生机的温室大棚26、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这条食物链中,碳是以哪种形式流动的( )A二氧化碳 B有机物 C碳酸盐 D二氧化碳和有机物27、稻田中,农民要拔草,鱼塘中,人们不断地清除肉食性的“黑鱼”,用生态学的观点看,这是为了( )A.保持生态平衡 B

10、.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C.调整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的方向 D.增加生态系统的总能量28、有关下图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A、B、C依次表示同一个种群中老、中、幼年龄段个体数量,则此种群为增长型种群B若A、B、C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营养级,则A、B、C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C若A、B、C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种群,并且形成ABC的食物链,那么A、B、C不一定符合能量金字塔D若A、B、C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营养级,B、C中不会出现同一生物种群29、 右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 ( ) 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 B.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C.甲为分解

11、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30、生物多样性具有多种价值,下面不能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的是( )A人参的药用价值 B森林具有调节气候的功能C农作物为人类提供食物 D芦苇可以作为造纸原料第卷 ( 综合题 共50 分)二、综合题(本题共5小题,除标明外,每空1分,满分50分)(10分)31、下图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箭头表示物质交换方向,A、B、C表示结构,a、b、c、d表示液体。请据图回答:(1)图中A是 ,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填字母); (2)ad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的是 (填字母),d中的02进入C中被利用需通过 层磷脂分子;试以字母和箭头表示

12、ad四种物质交换模型图 。 (3)b、c、d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b与d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的含量不同。在一些病理条件下,b、c、d三者的量都可能发生变化。请举出由于病理原因引起b增多的实例 (写出一例即可)。 (4)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稳态需要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_协调活动,共同维持。(10分)32、图甲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f表示的是反射弧的_,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2)图乙中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 。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_,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3)下图是从蛙体内剥离出的某反射弧结构的模式图,其中甲表示神经中枢,乙、丙未知。神经元A、B上的1、2、3、4为4个实验位点。如果在实验过程中要保证神经元A和神经元B的完整性,请补充探究神经元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人神经的方法步骤(每个实验位点只能用一次):将微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搭在实验位点2和实验位点3的神经纤维膜外;用电刺激仪刺激实验位点 ,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 次,则神经元A为传出神经;若微电流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