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青岛大学经济学院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经济学原理(宏观分册)考研强化模拟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811720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青岛大学经济学院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经济学原理(宏观分册)考研强化模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青岛大学经济学院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经济学原理(宏观分册)考研强化模拟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青岛大学经济学院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经济学原理(宏观分册)考研强化模拟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青岛大学经济学院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经济学原理(宏观分册)考研强化模拟题一、名词解释1 总供给曲线【答案】总供给是指经济社会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提供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总供给函数表示总产出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描述这种关系的曲线称为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是根据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推导得到的,当资本存量一定时,总产出水平随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边际产出递减。就业量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当劳动力需求等于劳动力供给时,就决定了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就业量。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取决于劳动力市场对货币工资变动能作何反应的假定。在短期,就业量的变化是引起总供给变化的最重要的因素; 在长

2、期,资本积累的变化、技术进步等都会影响总供给水平。 2 古典总供给曲线【答案】古典总供给曲线又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按照古典学派的说法,在长期当中,价格和货币工资具有伸缩性,因此,经济的就业水平就会处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上。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时,经济的产量水平也将位于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的水平上,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因此,古典学派认为,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如图所示。 图 古典总供给曲线古典总供给曲线为一条垂直线,其原因在于工资的充分弹性或劳动市场的充分竞争性。劳动市场的充分竞争性保证了劳动市场经常处于均衡位置即充分就业,从而使实际产量或国民收入也总是处于充分

3、就业的水平,不受价格的影响。 3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答案】(1)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MPC )指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其公式为:。按照凯恩斯的观点,收入和消费之间存在着一条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的增加多。因此,一般而言,边际消费倾向在0和1之间波动。作为二个基本心理规律之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被凯恩斯用来分析造成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原因。(2)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ing, MPS )指增加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储蓄部分的比

4、率,即。一般而言,边际储蓄倾向也在0和1之间波动。(3)因为全部新增收入要么用来消费,要么用来储蓄,所以边际储蓄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之和恒为1,即MPC+MPS=1。 4 经济增长【答案】在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增长通常被定义为产量的增加。具体理解,经济增长有以下两层含义:(1)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体所生产的物质产品和劳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增加,即实际总产出的持续增长;(2)经济增长是指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实际产出(人均实际产出)的持续增加。若用Y t 表示t 时期的总产量,Y t-1表示(t-1)期的总产量,则总产量意一义下的增长率可表示为: 若用y t 表示t 时期的人均产量,Y t-1表示(

5、t-1)期的人均产量,则人均产量意义下的增长率可表示为: 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出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人均总产出增长率的高低则体现了经济效率的高低。5 非自愿失业,是指工人愿意接受现行货币工资水平但仍得不【答案】非自愿失业又称“需求不足的失业”到工作。非自愿失业是凯恩斯对传统失业理论的重要补充,也是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直接研究的对象。凯恩斯对非自愿失业的解释是,当所消费的商品的价格较之货币工资发生了轻微上涨,而此时愿意按现行的货币工资提供劳动的劳动总供给仍然大于现在实际的就业量,那么就存在非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从另一个方

6、面讲,指有可能被总需求的提高所消除的那种失业。因为总需求的提高必将导致较高的物价和较低的实际工资。 6 挤出效应【答案】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在IS-LM 模型中,若LM 曲线不变,政府支出增加,IS 曲线向右移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重新均衡时引起利率的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是,利率的上升会抑制一部分私人投资,降低原有的乘数效应,因此,财政支出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的数量小于不考虑货币市场的均衡(即LM 曲线)或利率不变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增加量。这两种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引起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1)支出乘数的

7、大小;(2)货币需求对产出变动的敏感程度;(3)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4)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投资的利率系数的大小。在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下,货币需求利率系数为无限大,而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等于零。因此,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为零,财政政策效果极大。反之,在古典主义极端情况下,货币需求利率系数为零,而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极大。因此,挤出效应是完全的。 7 货币乘数【答案】货币乘数又称为货币创造乘数或货币扩张乘数,是指中央银行新增一笔原始货币供给使活期存款总和(亦即货币供给量)扩大为这笔新增原始货币供给量的倍数。如果是活期存款,将通过活期存款派生机制创造货币,公式为和(D 为活期存款

8、总额,R 为原始存款,r d 为法定准备率,r e 为超额准备率)。如果在存款创造机制中还存在现金流出,即贷款并不完全转化为存款,那么货币创造乘数为:,其中r c 为现金-存款比率。此时,仅把活期存款考虑为货币供给量。如果把活期存款和通货都考虑为货币供给量,即M=Cu +D,此时的货币创造公式如下:同时,引入基础货币H (银行准备金加上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 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有:现金漏损率、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率。货币乘数可以从两个方面起作用:它既可以使银行存款多倍扩大,又能使银行存款多倍收缩。因此,中央银行控制准备金和调整准备率对货币供给会产生重大影响。 8 结构性失业【答案】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结构性失业经常被认为是摩擦性失业的极端形式,它不能通过扩大总需求予以解决。一般认为对就业有严重影响的比较重要的结构变化有:消费者趣味的变化、技术水平的变化、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以及政府政策的变化。消费者趣味、技术水平的长期变化以及政府政策的变化会新产生一、名词解释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