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707古代汉语与文学概论之古代汉语考研强化模拟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809774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707古代汉语与文学概论之古代汉语考研强化模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707古代汉语与文学概论之古代汉语考研强化模拟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707古代汉语与文学概论之古代汉语考研强化模拟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707古代汉语与文学概论之古代汉语考研强化模拟题一、解释加点或划线词1 诗云:“惟其有之,是以似之。”祁奚有焉。【答案】有:表示所属。 2 宫之奇以其族行。(左传僖公五年) 【答案】介词,表示对事物的处置。 3 王曰:“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墨子公输)【答案】“虽”,虽然,连词。古代汉语中与“然”组合,表示“虽然这样”。 4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答案】(1)越国:超越(跨过)晋国。鄙远:把遥远的郑国作为边邑。(2)翻译:(秦国)跨过晋国把郑国作为边邑,您知道这是很难的。 5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

2、,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答案】奚:为什么。 6 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 【答案】(1)亡:逃亡。(2)竟:“境”的古字,后写作“境”,边境。(3)反:“返”的古字,后写作“返”,返回。 7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王案七哀诗)【答案】遘:通“构”,构造,造成。 8 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答案】时:伺,窥探。 9 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答案】或:代词,有人。 10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蔡琰悲愤诗)【答案】季:末,一个朝代的末期。 二、名词解释11反切【答案】反切是中国传统注音法中用两个汉字合起来为一个汉字注音的方法。有时单称反或切。用反切注

3、音时,被注音字称被反切字,简称被切字。反切的基本原则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包括介音)和声调相同,即取反切上字的声母,取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组合在一起就是被切字的读音。例如“坛,徒干切。”反切的产生,是为了补救读若、直音注音方法的不足,是汉字注音方法的一个巨大的进步,标志着汉语语音学的开始。但是使用起来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认读反切注释时不知道反切字的读音,那么反切就没有起到注音的效果。 12古今字【答案】古今字是文字学术语。它是指表示同一个词由于时代的变迁而采用的不同的字,是汉字发展的一种孳乳现象,即古汉语中有些多义词的某个义项在词义系统发展过程中,逐渐从原词的

4、引申义项中分化独立而形成新词的现象。新造的字是“今字,原来兼表意义的字是“古字,。如:“莫(莫)”的本意是太阳落在草丛中,表示日暮、傍晚,后来“莫”字被假借作否定性无定代词和否定副词,为了在书面语中不至于混淆,就又在“莫”字上再加形符日”成“暮”字来表示“傍晚”的意思,“莫”和“暮”就成了一对古今字。 13衍文【答案】衍文是一种校勘学术语,又称“衍字”,简称“衍”。它是指因缮写、刻版、排版等错误而多出来的字或句子。批注者认为这些字在这里使得意思不通,应该是在刊行的过程中有失误或是有人故意加上去的。“四书”里有很多这样的地方。如“汉水以为池”,“水”为衍文。造成衍文的原因很多,如字形相似而衍,汉

5、书. 窦田灌韩传:“窦婴、田蚡皆以外戚重,灌夫用一时决策而各名显。”王念孙指出,句中“名显”专指灌夫。不包括窦、田二人,前面不应有“各”字; 有的因涉及上下文而衍,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谋曰:称舍于墓。”王氏以为,句中“曰”、“称”同义。 14尔雅【答案】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来编纂的词典,是疏通包括五经在内的上古文献中词语古文的重要工具书。作为书名,“尔”是“近”的意思(后来写作“迩”),“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它被认为是中国训诂的开山之作,在训话学、音韵学、词源学

6、、方言学、古文字学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此外,尔雅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被列入十三经之中。15连及【答案】连及是指一种特殊的表意修辞手法,即说甲事物的特征时顺带将乙事物也连及入内。它是古人在行文时为凑个音节而在一词的前面或后面连上一个与其意义相类或相反的词的表达习惯,又称“连文”、“连言”、“连语”、“连类而及”,连类而及之辞只起凑足音节的作用,并无实际意义,所以由连类而及造成的复音词都是偏义复词。 16笺【答案】笺是从汉人郑玄开始的古书注解的一种新形式。它主要是对前人文意或注解补充、订正。它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前人所作的注演变到汉代,出现了阅读障碍,不能理解,所以就出现对注作简单注解的笺。如现今最通

7、行的十三经注疏就是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 17古無輕唇音和古無舌上音【答案】古无轻唇音和古无舌上音是清代历史学家、汉语学家钱大昕提出的第一条汉语声母演变规律,其具体内涵是:(1)古无轻唇音“古无轻唇音”,是指上古时期的唇音声母只有“帮”组“重唇音”声母,没有“非”组“轻唇音”声母,就是只有双唇音声母“帮(p”、“滂(p ”、“并”、“明(m”,没有唇齿音声母“非(pf”、“敷(pf ”、“奉(v”、“微(w”。唇齿音声母是从双唇音声母演变出来的。例如“辈”读双唇音,说明上面的声旁“非”在古代读双唇音。(2)古无舌上音“古无舌上音”,是指在上古声母系统中上只有“端(t, “透(t

8、”、“定(d, “泥(n”这组舌头音声母,没有“知”、“彻”、“澄”、“娘”这组舌上音声母。舌上音声母是后来从舌头音“端(t”、“透(t ”、“定(d”、“泥(n”这组声母中分化出来的。 18拗救【答案】拗救是我国古代诗歌中为解决不合格律问题的一种方法。中国的古代的近体诗诗律,但注中平仄都有严格要求。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应补上一个平声,也称“救平”意补救的字不能在句末。凡经过拗救的句子,就算合律。律诗的拗救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仄平脚句型的孤平自救,即五言的“平平仄仄平”可以改为,七言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可以改为“仄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脚句型的相邻“仄平平仄平”,七言的“仄仄平平平仄仄”可以改为“仄拗救,即五言的“平平平仄仄”可以改为“平平仄平仄”,可以改仄平平仄平仄”; 平仄脚句型的对句拗救,即五言的双句:“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七言的双句:“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可以改为“平为“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一、解释加点或划线词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