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外国教育史教程考研题库.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789085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外国教育史教程考研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外国教育史教程考研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外国教育史教程考研题库.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外国教育史教程考研题库一、简答题1 简述影响学校德育实效的主要因素。【答案】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影响学校德育实效的因素可以从学校内部和学校外部两方面来说:(1)学校内部因素学校内部因素,如指导思想与目标、课程与教学、校园文化、管理、德育的内容、方法与途径、教师与学生、教育评价等。树立合理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德育课程设置科学,德育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教学有方,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文

2、化,加强学校管理,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等是学校德育出实效的重要保证。(2)学校外部因素学校外部因素,如家庭和社会因素等。学校德育过程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它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来自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影响。影响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因素,主要指学校德育的要求同社会、家庭等方面对学生的影响不一致而产生的矛后。它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家庭教育或有关社会教育同学校教育对学生的要求不一致而产生的矛盾。这种矛盾的形成与发展,必将削弱各自的力量,干扰了学校对学生品德的培育。另一种是学校教育与环境对学生产生的各种自发影响(包括来自现实生活、社会交往、书刊和电影、电视、广播对学生的不良影响)的矛盾。这种矛盾的激化,也

3、必将严重削弱、甚至可能完全压倒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上述两种矛盾都是经常而且大量存在的。若等闲视之、不予理睬,则会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德育带来严重障碍,不利于他们的品德健康地成长。 2 简述课程的逻辑组织与心理组织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答案】(1)课程的逻辑组织与心理组织的含义课程的逻辑组织是指根据学科本身的体系和知识的内在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课程的心理组织是指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组织课程内容。(2)课程的逻辑组织与心理组织的相互关系“传统教育”派主张根据学科内在的逻辑顺序来组织课程内容,而“现代教育”派强调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特别是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经验背景来组织课程内容。

4、现在人们认为要把课程的逻辑组织和心理组织结合起来。逻辑组织与心理组织的统一实质是在课程观上把学生与课程统一起来,在学生观方面,体现为把学生的“未来生活世界”与“现实生活世界”统一起来以此为基础,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根据学生认识发展的特征和科学知识本身的逻辑特征,编排成既区别于原有科学结构,又有别于学生的完全经验复制式的课程内容体系。3 简述斯宾塞的知识价值论。【答案】斯宾塞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家。斯宾塞提出,教育的目的,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呼叮教育应从古典主义的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适应生活、生产的需要,应当教授有价值的知识。(1)知识价值论的观点:最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某些

5、知识有无价值,而在于它的比较价值。学科是否重要是与生活、生产和个人的发展相关系。他把人类生活的几种主要活动加以分类,它们可以自然的排列成为:a. 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b. 从获得生活必需品而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c. 目的在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活动;d. 与维持正常的社会和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e. 在生活中的闲暇时间可用于满足爱好和各种感情的活动。根据生活准备说和知识价值论,斯宾塞提出学校应该开设以下五种类型的课程:a. 生理学和解剖学。是指直接保全自己的知识,是合理的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b. 逻辑学、力学、数学、光学等,是指间接保全自己的知识,是使文明生活成为可能的一切过程能够正确进

6、行的基础;c. 生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是指履行父母责任必需的知识;d. 历史。是指有利于调节人们的行为,维持正常社会关系的知识;e. 文学、艺术等。(2)评价:斯宾塞的知识价值论以科学知识为中心,重视个人和社会生活,是教育思想上的一次变革,对英国中学和大学冲破古典教育传统的禁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影响到欧美其他国家,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教育的发展。但是,他的思想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反映了资产阶级利益,带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的色彩。 4 简述陈鹤琴“活教育”思想体系的三大命题。【答案】(1)“活教育”的目的论:“做人,(2)“活教育”的课程论:“大自然、(3)“活教育”的教学论:“做中教,做中

7、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5 简述梁启超关于教育作用和宗旨的观点。【答案】(1)梁启超关于教育作用的观点梁启超与康有为一样,都持有“教育救国论”的观点,故非常重视教育作用,认为国家强弱以教育为转移。他阐述了“民智”与“民权”的关系。他说:“今日欲伸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义”“有一分之智,即有一分之权; 有六七分之智,即有六七分之权; 有十分之智,即有十分之权。”他的意思是说,只有首先提高了人民的文教素质,然后才能在中国实现民权政治。梁启超就是从这一角度论述教育作用的,他的这种认识是卓越而深刻的,然而在当时的中国,仅靠教育去“救亡图存”显然是行不通的。(

8、2)梁启超关于教育宗旨的观点,即指出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梁启超认为,梁启超强调了教育应有明确的“宗旨”教育是人类一项极其复杂的活动,更不能没有宗旨,他曾说:“他事无宗旨犹可以苟且迁就,教育无宗旨,则寸毫不能有成。”他认为教育目的正确与否,至关重大,封建教育之所以腐朽,洋务教育之所以收效甚微,主要在于教育目的上的错误,他批评中国传统教育最大的缺点,是培养出来的人缺乏国家观念、公共观念和自治观念,只求个人完善,或者就想升官发财,奴性、作伪、自,所以私、怯懦、麻木是人们的通病。“可以为一个人的资格”“而独无可以为一国国民之资格”,他要求培养的新式国民,应具有独立的人格,权利他提出教育要培养“

9、特色的国民”(“新民”)义务并重的思想,有知识、道德和才干,既能自主、自立,又有团体协作精神。 6 简述墨家教育的特色。【答案】墨家是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之一,创始人为墨翟,世称墨子,墨家之名从创始人而得。墨家教育具有以下几点特色:(1)墨家是“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墨家是代表农民与小工业商业者、注重社会和生产实践的教育团体;(2)墨家以教育为“兴天下利,除天下害”的手段;(3)教育的目的,墨家的教育在于培养“贤士”或“兼士”;(4)以科技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5)强调主动和创造的教育、教学方法。 7 简述17-18世纪的德国新大学运动。【答案】(1)背景:国家对大学的影响逐渐增强,自然学科的发展与实科教育的兴起,培根、笛卡尔、莱布尼茨等人哲学新思潮的影响。(2)主要内容:新大学运动的中心哈勒大学将近代哲学和近代科学引入课程,明确“教学自由”和“思想自由”的办学原则; 哥廷根大学提倡大学开展科学研究,设立研究性的图书馆和研究所,采用实验、观察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3)意义:拓展了近代大学的功能,为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德国研究性大学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积累了实践经验。一、简答题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