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农村改革发展协同创新中心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789082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农村改革发展协同创新中心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农村改革发展协同创新中心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农村改革发展协同创新中心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农村改革发展协同创新中心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题一、简答题1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案】关于农村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两种不同意见:(1)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社会的学科。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社会的观点,即把农村社会视作一个整体进行综合研究。(2)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某一局部现象的学科主张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某一社会现象的学者较多,彼此差别明显。这些国内外学者的主张,并不是纯粹研究某一种农村社会现象,不涉及其他,实际上仅表明其研究的侧重点与他人不同而己。综合上述两类意见,一般认为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社会学分支学科。2 什么是农村教育?【

2、答案】农村教育是指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和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农村地区举办的、以农村人口为对象的、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旨在最终消除二元结构的各级各类教育形式的总称。农村教育的基本特征包括:(1)农村教育具有过渡性特征。在现代化进程中,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一方面,传统社会教育不能适应农村社会转型,必须重建教育体制;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处于社会转型期,其对教育的需求与现代城市教育存在差异。(2)农村教育对象具有特殊性。农村教育以农村人口为对象,不是面对全民的教育。(3)农村教育目的具有特殊性。农村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农村教育和现代城市教育的融合,促使农村教育消失。 3 谈谈农村妇女在家庭中

3、的地位与作用。【答案】传统中国农村社会中的夫妻关系中,丈夫突出地占据主导的地位,妻子往往处于从属的地位。由于“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社会分工,丈夫不仅掌握着家庭中的经济大权,而且在家庭事务中也掌握着决定权。而妻子只是在家庭中承担照顾家庭其他成员的责任,对家庭经济、家庭重要事务和子女教育等很少有发言权。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男女平等的观念日益的深入人心,农村中夫妻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妇女的地位和作用也与传统社会时期表现的不同。(1)农村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随着农村社区的现代化进程,男性家长的权力也在逐步削弱,这促使农村家庭的权力结构开始向民主平等制发展。现代社会中的农村妇女虽然不

4、是处于核心地位,但是相比较于传统社会,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有明显的提升,在家庭经济、家庭重要事务和子女教育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发言权,并且现代家庭所遇到的重大事情都需要夫妇之间的商量协调,共同作出决定。(2)农村妇女在家庭中的作用负责整个家庭的衣食起居;农村妇女仍然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是支撑家庭发展的第二根支柱;在子女教育、家庭经济等重要事务方面,农村妇女还承担着与丈夫进行商讨的功能。 4 农民与农业工人、农村居民有什么区别?【答案】(1)农民农民是指以土地为生、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它既是一个职业概念,又是一个阶级概念,在我国它更是一个身份概念。(2)农民与农业工人、农村居民的区别农民与农业工

5、人在发达国家从事农业生产的主体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而是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农场主和农业工人(雇工)。发达国家的农民终结了。发展中国家的情况不同,工业化和城市化都相对滞后,农民在国家里还是占多数。农民与农村居民农民与农村居民不能画等号。农村居民是指居住在农村地域内的一切社会成员,包括农民和非农人员。非农的农村居民虽然生活环境和农民相同,但有几点不同:a. 他们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b. 他们受现代文明的影响较大,生活方式带有城市居民的特点;c. 即使有的“城里人”来农村承包荒山、荒地,或从事养殖业、种植业等。他们与农民还是有本质的区别,如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都会与本土农民有所不同,并

6、将起影响农民、改变农民的作用。 5 我国农村扶贫有哪些实践经验?【答案】改革开放以来,在政府对扶贫实践的积极推进下,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基本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我国农村扶贫的实践经验主要有五个方面:(1)积极推进开发型扶贫和文化型扶贫我国政府高度关注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成立了专门职能机构,为扶贫工作制定和实施专门规划,并依靠政府力量,充分利用政府在民间的诚信形象,使扶贫规划得以贯彻。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大力推行开发型扶贫,并在部分地区开展文化型扶贫实验。其中,尤以文化型扶贫更为突出,这是我国扶贫事业中的新创造。(2)以综合国力的增长为坚强依托综合国力的增长,尤其是

7、经济增长,是所有农村扶贫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我国政府长期贯彻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大力推动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进而使农村扶贫事业有了坚强的依托。我国扶贫实践表明,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和强化政治意识形态的路线,确立实事求是原则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大胆实施市场取向的改革开放政策,带动了我国农村扶贫工作的顺利推进。(3)突出科教扶贫的地位要使贫困人口真正适应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首要的一点就是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养,因此,我国政府对农村的科教扶贫相当重视。(4)因地制宜开拓扶贫新路我国在总结计划经济时期和扶贫开发初期的盲目开发教训后,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注意因地制宜制定农村开发扶贫策略。由于

8、我国各地区自然资源、气候条件以及文化历史背景的差异巨大,使同一个总体扶贫战略需要与这些因素结合考虑。(5)扶贫到村、到户20世纪90年代以来,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我国的农村扶贫开发开始强调扶贫到村、到户。并将使用了16年的“国定贫困县”改称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扶贫观念上迈进了一步。 6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有哪些形式?【答案】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合作医疗制度中国合作医疗制度经历了传统合作医疗制度,现正在走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2)统筹医疗制度中国为缓解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恶性发展,提高农民防治大病的能力,按照国家、集体、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的原则,逐步

9、建立了“农民防治大病统筹医疗保障体系”。因地制宜,创建的基本形式有三种:工商社会统筹医疗,凡户口在本村、乡的务农、务工、个体工商户以及事业单位人员共同参加。乡镇企业职工统筹医疗,资金在全村或乡镇各企业统筹,由村或乡(镇)管理,按不同标准筹资和补偿。农民工统筹医疗,全乡(镇)务农和务工的农村居民共同参加,按不同标准筹资和补偿,以工补农。(3)医疗保险制度医疗保险是以保险合同约定的医疗行为的发生为偿付保险金条件,为被保人接受治疗期间的医疗费用支出提供保障的保险。医疗保险包括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其中前者是作为基本保障,后者是作为一种补充。有农民医疗保险、农民住院保险、疾病医疗统筹住院保险等类别(4)儿童计划免疫保偿制儿童计划免疫保偿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全面推广于20世纪90年代。儿童计划免一、简答题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