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语文试题 期中考试课内阅读复习(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20781726 上传时间:2020-02-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语文试题 期中考试课内阅读复习(含答案)人教部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六年级下语文试题 期中考试课内阅读复习(含答案)人教部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六年级下语文试题 期中考试课内阅读复习(含答案)人教部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六年级下语文试题 期中考试课内阅读复习(含答案)人教部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六年级下语文试题 期中考试课内阅读复习(含答案)人教部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语文试题 期中考试课内阅读复习(含答案)人教部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语文试题 期中考试课内阅读复习(含答案)人教部编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六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课内阅读复习姓名 班级 学号 一、北京的春节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

2、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一一风筝、空竹、口琴等。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春节眨眼就要到了啊。除前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一按老习惯,店铺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

3、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男人们年前到亲成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雄,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騎者的

4、美好姿态和娴熟技能。多数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天亮到清早,全城炮声不绝。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大家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着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游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要。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官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

5、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儿了。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1、北京的春节作者是 老舍 ,原名 舒庆春 ,字 舍予 ,其代表作有小说 四世同堂、 骆驼祥子 ,话剧 茶馆 、 龙须沟 。2、课文按照 时间 顺序展开,对照上文,完成内容梳理:腊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腊月二十三吃糖,过小年 除夕做年菜,贴对联、年画,家人团圆、守岁 元旦拜年,逛庙会 元宵节逛灯会

6、、吃元宵、玩花炮 正月十九春节结束,学生上学,大人做事 3、分析第1段“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各种”反复出现三次,强调 腊八粥食材的丰富多样 ;“不是而是”表现作者的 赞赏 之情,传递出作者对 对腊八粥以及老北京春节的喜爱与满足,强化了腊八粥带来的 富足美好的感受 的感受;而“农业展览会”则运用比喻 ,形象地写出了 腊八粥的食材丰富 。4、下列剧中的加点词语换成括号里的词语好不好?为什么?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零食)。 “零七八碎儿”意思就是零零碎碎,北京话里用来特指零食,换了不好,因为作者用北京人的口语词表现出一

7、种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也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如果改用普通话中的一般词语,就缺少了“京味儿”,不符合老舍的语言风格。 请在第段中找出有此类似表达效果的句子: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一一风筝、空竹、口琴等。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 5、文章略写的是 正月初六 、正月十九 ,详写的是 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 ,这样写的好处是: 这样安排主次分明,点面结合,选取最能表现老北京独特习俗的日子详细描写人们的活动,凸显节日的喜庆气氛,表现老北京传统节日的民俗民风,而对没有特殊活动的其他节日简单提及,让读者对中国传统

8、节日有完整的了解。 6、第11段中“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中,“又”字如何理解? 元宵节是继除夕、元旦之后的第三个高潮。用“又”点明元宵节的活动习俗之丰富和意义重大,紧接着详细交代正月十五赏灯、逛庙会、吃元宵等习俗,突出元宵节的红火美丽,表现春节热闹、喜庆、团圆的气氛。二、腊八粥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

9、塞灌呢!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那一大锅正在叹气的粥,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他妈总是说时候还早。他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色浓稠了。“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要到夜里!”其实他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晴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你们想,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并且八儿所说的饿,也不可靠,不过因为一进灶房,就听到那锅中叹气又像是正在嘟囔的东西,因

10、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东西罢了。“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是啊!孥孥说得对。”“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噗”锅内又叹了声气。八儿回过头来了。比灶矮了许多的八儿,回过头来的结果,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会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赤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儿吃来总已是面东东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

11、的把他抱了起来。“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见过跌进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赤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花生仁儿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儿。总之,一切固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怎么,黑的!”八儿同时想起了染缸里的脏水。“枣子同赤豆搁多了。”妈解释的结果,是捡了一枚大得特别吓人的赤枣给了八儿。虽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但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晩饭桌边,靠着他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12、。在他身边桌上那两支筷子,很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1、上文选自课文 腊八粥,作者是 沈从文 ,其主要作品有小说 边城 、长河,散文集 湘行散记 。2、仿造示例,试着用几个关键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盼粥分粥 猜粥 看粥 吃粥 3、第段划线句子运用了 拟人 的修辞手法,作用是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腊八粥的美味可口,引人垂涎,也为下文写八儿因喜爱而焦急地等待腊八粥作铺垫。4、第段划线句子运用了 夸张 的修辞手法,作用是 突出了八儿对腊八粥的期待与喜爱,为下文八儿焦急地等待腊八粥作铺垫。5、第-段运用了 语言描写 和 肖像描写 的描写方法,表现了

13、八儿 等粥时焦急与渴望 的心情。 6、文中反复写到锅中粥的“叹气”,表达效果是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腊八粥在熬制过程中的情状,衬托了八儿心理的变化,从焦急地期盼到失落,又再次唤起了好奇,最后的叹气似作者狡黠的笑,表现了作者对八儿的怜爱,也衬托了八儿的天真与顽皮。7、课文第段“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中的“这”指的是 粥的颜色是深褐色的;这里用双重否定的表达效果是 写出了腊八粥熬制过程中栗子、赤饭豆等食材遇热后发生了颜色的变化,用双重否定来突出八儿看到腊八粥是深褐色的颜色时的惊异和惊喜。8、文章主体交织了两条线,一条线索写 八儿盼望吃粥的整个活动 ,一条线索写 腊八粥的熬制过程 。通过 八儿 的所见所闻所思,对腊八粥进行描摹,而腊八粥的情状,又暗合着八儿的心理。9、课文通过 八儿 的视角,围绕他 等妈妈熬煮腊八粥 的经过,展示了一幅 甜蜜温馨/其乐融融 的家庭生活场景,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表达出人们对 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