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看心得素材四篇

上传人:我在 文档编号:120774051 上传时间:2020-02-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看心得素材四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看心得素材四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看心得素材四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看心得素材四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看心得素材四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看心得素材四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看心得素材四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看心得素材四篇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看心得素材【篇一】战争年代,为了民族解放,他英勇无畏,冒着枪林弹雨,立下赫赫战功;革命成功,为了祖国建设,他扎根偏远山区,深藏功名,奉献一生近日,原西北野战军战士、老英雄张富清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95岁老人、71载党龄、63年深藏功名,张富清奉献的一生温暖了世道人心,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深长思之。奉献,缘于不改的初心。战争年代,张富清勇往直前、舍生忘死,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和平时期,张富清选择去党最需要的地方,为了担好重任,甚至没能见上母亲最后一面,他在日记中写道:绝不能向组织提

2、要求,干好工作,就是对亲人的报答。时代变迁、年龄增长,张富清甘于奉献的赤诚却从未改变。如此“不变”的本源,正是因为不改的初心。坚守初心,让他把奉献当作本职,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奉献,缘于清零的心态。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出了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有了一点功劳就居功自傲,成就一点事业就止步不前。这与张富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张富清战功卓著,却从没有一刻躺在功劳簿上;退役转业到地方工作,带领群众修公路、抓生产,干出许多业绩,却并未怡然自得,而是始终保持清零的心态接续奋斗,默默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全力做好人民期盼的事,交出了一名共产党员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赤诚答卷。奉献,缘

3、于清廉的本色。奉献的动人之处、可贵之处,就在于不求回报。一些现实案例表明,边干边贪、能人腐败问题不在少数,这正是因为在一些人看来,付出就要有回报,而人一旦被名利所诱惑、被私欲所裹挟,就很容易突破为官、做人、办事的底线。张富清一生清廉、以“清”为“富”,国家精简机构人员,他首先动员妻子辞职下岗;可以全额报销医药费,他却想着“我不能再为国家做什么,能节约一点是一点”。“我是国家干部,要把位置站正”,这是他用行动恪守清廉本色的真实写照。如此大公无私的精神品格,让人敬仰。张富清奉献的一生,可以诠释的还有很多,他的奉献精神值得每一名党员干部学习和弘扬。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华民族能够实现从站起来、

4、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归根结底在于一代代优秀共产党人的接续奋斗。以张富清等先进典型为榜样,大力弘扬奉献精神,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我们就能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看心得素材【篇二】“人民的好书记,人民不会忘记你”“愿天堂没有洪水”“学姐,一路走好!请放心,会有许许多多的百色学子回到家乡,接过建设美丽壮乡的接力棒,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近日,广大群众纷纷把真切的哀思寄托给那个远去的“第一书记”,而*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对这位“第一书记”给予了高度赞扬,“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

5、时代的青春之歌。”一时间,这位“第一书记”的感人事迹火遍了媒体,刷遍了朋友圈。那么,这位“第一书记”是谁呢?她就是广西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的第一书记,黄文秀。仔细感悟黄文秀短暂的扶贫生涯、体会当地群众对黄文秀的真情实感,字里行间,不禁勾起我的思绪,思考良久,我想对黄文秀说,假如生命可以重来,宁愿你不要这么“火”。不愿你这么“火”,是因为白坭村的老百姓需要你。“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正是因为根在白色、根在白坭,你在城市与家乡之间,选择了后者。“巾帼不让须眉”,你用实干担当真切地诠释了“更要让大家看到,我们女孩子一样行!”书架上摆着的两本驻村日记,见证了你的成长、你的担当:88户实现脱贫,贫困

6、发生率降至2.7%;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4万元,百坭村被评为2018年度“乡风文明”红旗村。但我知道,你是一个永不满足的人,你牵挂的事情好多没有来得及做,村里的老百姓还需要你这位“主心骨”来带领全村发家致富,然而,你却走了不愿你这么“火”,是因为广大青年人需要你。“用美好青春诠释了*人的初心使命”,对于你来说,就是把实现自己人生价值与祖国的需要、人民的需要紧紧联系在一起。时代越向前发展,越需要青年人以蓬勃朝气、创新思想投入到时代伟业中,既要眼光向上,更要身子向下。脚下走的是泥巴路,心里想的是致富路,眼里看的是电商与土特产结合带来的希望既然这么想了,你就这么义无反顾地做了,而且做得风生水起。你用

7、你的倾情投入,换来了累累硕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你的担当是广大青年人学习的榜样。正待你展翅高飞、感染广大青年时,你却走了不愿你这么“火”,是因为我还有很多事情向你请教。虽然经历不同,但你的言行举止,深深地触动了我。我想问问你,在抉择的那一刻,你在想什么?在扶贫路上遇到挫折和困难,你在想什么?对于将来的人生规划,你在想什么?其中,我最想问你的是,对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你的理解是什么?虽然,你的行动告诉了我答案,我仍然想穿越时空,和你来一次灵魂深处的对话。然而,你却走了你虽然轻轻地走了,但你在田间地头实干的身影深深的印在了群众的心里,也印在了我的心里。这时,我想起了那句话:祖国

8、终将选择那些选择了祖国的人。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看心得素材【篇三】不管是突击还是坚守,无不折射出张富清坚定的信仰、忠诚的品格、担当的精神突击,彰显的是使命担当;坚守,彰显的是初心本色。当这两个鲜明特征在深藏功名60多年的老英雄张富清身上完美叠加时,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纯粹”。张富清的一生,是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不断突击的一生。战争年代,他是一名英勇无畏的突击队员,三场战斗炸掉敌人4个碉堡。当国家需要抽调战斗骨干抗美援朝时,他又义无反顾地报了名。转业安置时,张富清选择了到大山深处的来凤县,选择了人生的第二个战场。在来凤工作的30年时间里,张富清有20多年在农村度过。有时少则一年,多则两年,他

9、就要“转移一次阵地”。因为张富清能干,这个村子刚刚搞好,组织上又把他派到另一个村去攻坚。究竟住过多少村,张富清已经记不清了,只是记得那些年,自己像部队里的突击队员一样,哪里最困难就把他调到哪里去,到处打攻坚战。张富清自豪地说,从入党那一天起,自己时刻按照入党誓言去做,党交给的任务从来不拖欠,国家的便宜一分都不占。这话说得多么朴实无华,既形象地概括了他一生的突击,也生动地表达了他一生的坚守,更是他一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真实写照。张富清转业到地方工作时,国家经济还很困难,几乎家家都为生计发愁。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他先后分管过县城的粮油供应、三胡区供销社和卯洞公社船厂、桐油经销等,可以说每个岗位

10、都是“肥缺”,稍微“灵活一点”,至少全家人不会饿肚子。但在小儿子张健全的记忆中,最深刻的就是饥饿。当时由于生活困难,不少干部向单位借钱,但张富清从未向组织反映过任何困难,也从未享受过任何困难补贴。就连自己的工资,他也没有认真查看过,“组织给多少就要多少。钱少了不够花,就计划着开支”。在家庭陷入困境时,他安慰妻子:“这些困难都是暂时的,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我们要相信组织、相信党!”当党和国家全面精简机构人员时,他第一个砸了妻子的“铁饭碗”;当遇到招工的好机会,他却打发儿子下乡当知青;做白内障手术,他和农民病友一样选择的方式这就是张富清,即使自己经受那么多磨难,依然铁心向党、忠贞不渝,毫无怨言!张

11、富清的一生,就是这样在突击与坚守中塑造了纯粹与高尚,成为一座令人仰望的人格丰碑,成为一面烛照灵魂的人生镜子,成为一面引领激励我们奋进的精神旗帜。突击,他始终把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当作天大的事,党指到哪里就打到哪里。面对牺牲,他说“为了党和人民,我打仗不怕死,每次攻坚战,都主动申请当突击队员”;面对选择,他说“在部队我打仗死都不怕,还怕什么苦党叫去哪里就去哪里,党叫干啥就干啥”;面对使命,他说“组织让我来就是为了解决工作中的矛盾和困难,否则要我们共产党员干什么”;面对担当,他说“党把我派到这里来,我一定尽到应尽的责任,想方设法把工作做好,改变这里的贫困面貌,给群众搞碗饭吃”;面对困难,他说“党员干部

12、就应该敢啃硬骨头,干得了要干,干不了也要干”坚守,他坚守的是信仰信念:“在明白了为谁打仗、为什么打仗的道理后,我便坚定了听党的话、跟党走的信念”;他坚守的是初心本色:“共产党是为劳动人民谋幸福的党,我一心只想着怎样完成党交给的任务,把群众的生活搞上去”;他坚持的是党性原则:“对党忠诚,就是坚决执行党的政策,不能有任何私心杂念,不能搞变通”;他坚守的是入党誓言:“从入党那一天起,我就把自己交给了党,坚决按照入党宣誓去做”;他坚守的是纪律底线:“党交给的任务从来不拖欠,国家的便宜一分都不占”;他坚守的是人品官德:“如果整天想着自己的事,想着享受,那我这个共产党员就变了,就不是一个共产党员了”不管是

13、突击还是坚守,无不折射出张富清坚定的信仰、忠诚的品格、担当的精神。突击的动力、坚守的定力从哪里来?张富清始终把坚定的信仰信念放在第一位,谈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信仰”。有了信仰,他就不怕牺牲;有了信仰,他随时做到党让干啥就干啥;有了信仰,他就不怕艰苦;有了信仰,他从来不为私心杂念所累;有了信仰,奉献在他看来就在情理之中信仰对于共产党人来说,为什么那么重要?张富清用一生的突击与坚守为我们作出了响亮回答!张富清几十年深藏功名,用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朴实纯粹、淡泊名利的品格,立起了一个共产党人应有的样子,一个革命军人应有的样子,一个人民公仆应有的样子。这不就是我们新时代最需要的崇高精神吗?这不就

14、是强国强军征程上最需要的奋斗姿态吗?这不就是每个中华儿女应有的家国情怀吗?我们经常说要接受组织的考验,但有时候仅因为一点点不顺心、不如意,就牢骚满腹,甚至撂挑子、耍脾气。与张富清这位老前辈比一比,我们不觉得自己渺小吗?我们还有什么可抱怨的?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奋斗?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看心得素材【篇四】一、要学习黄文秀同志不忘初心、一心为民的精神。有同学问黄文秀,为什么放弃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偏偏回到贫穷的家乡?她回答:“很多人从农村走了出去就不想再回去了,但总是有人要回来的,我就是要回来的人。”贫困户村民问:“大家都说你是北京毕业的研究生,你为什么到我们边远的农村工作?”黄文秀说:“百色是脱贫的主

15、战场,我有什么理由不来呢?我们党是切实为群众谋发展谋幸福的党,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这就是我的使命。”她时刻牢记党的嘱托,体现了共产党员不忘初心、一心为民的本色。在今后工作中,要学习她不畏艰辛、敢于勇于奉献的精神,时刻牢记党的嘱托,严格以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以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踏踏实实办事、勤勤恳恳工作,倾其所有,尽其全力。二、要学习黄文秀同志甘于奉献、勇于实干的精神。黄文秀的事迹让我们看到了优秀第一书记、优秀共产党员的执着和奉献,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脱贫攻坚任务,黄文秀始终带领群众发展多种产业,为村民致富奔走,为打赢脱贫攻坚奋力。这激励着我以后要勤于实践、不断奋斗,肩负起本职工作的责任。坚毅的使命也是沉甸甸的责任,人生正是一种敢于与现实较真,不断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敢于与自我较真、不断突破自我的过程。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之后不再坚守,战胜失败。人生始于有梦想的追求,基于有定力的积淀,成于有胆识的坚守,才能守住初心,牢记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在脱贫之路贡献自己一份微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