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四校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20719097 上传时间:2020-02-0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4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四校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8-2019学年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四校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8-2019学年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四校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8-2019学年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四校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8-2019学年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四校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四校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四校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8-2019学年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四校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生物 试题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提示:请同学们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中,答在问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20小题每小题1分,213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物质中,有几项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O2 血红蛋白 葡萄糖 神经递质 呼吸酶 促胰液素 胰蛋白酶 尿素 Na+通道 抗利尿激素A.两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2、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是的: A.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在一个固定不变的值。 B.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

2、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C.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基础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D.人从平原地区迁移到高原地区一段时间后,血红蛋白的总量上升,这属于内环境稳态。3、下列说法中正确是的: A.人体一个最简单的反射活动,至少要3个或3个以上的神经元参与。 B.晚上睡在床上,回想白天吃过的麻辣,你忍不住又吞了几下口水,这不是一个反射活动。 C.某人听不懂别人说话,但看得懂别人的书信,也可以把自已的想法表达出来,此人最可能是言语区的W区受损。 D、在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中,用电表测膜内外电位的变化(电表的两极分别置于膜内和膜外),当电表指针指向为零刻度时,表明时此膜内外Na+浓度相等。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3、在促胰素的发现过程中,人们发现胰腺分泌胰液受某种化学物质的调节,但不能排除不受神经的调节。 B.胰岛素是人体唯一降血糖的激素。 C.下丘脑细胞含有接受甲状腺激素的受体。 D、运动员长期服用睾丸酮(类似于雄性激素),可增强肌肉的力量,提高成绩,同时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生殖能力强于正常人。5、下列有关体温调节、水盐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的产热和散热,冬天均大于夏天。 B.人体体温调节的方式夏天以神经调节为主,冬天以神经体液调节为主 C.食物过咸,血浆渗透压升高,使下丘脑的相关中枢产生的渴觉,使其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D.人体水盐调节的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多种激素和神级的协调作用。6、下列有关

4、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免疫活性物质均是由相关免疫细胞产生的 B.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均是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 C.抗原能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特性,可应用于各种疾病的临床检测和科学研究。 D.HIV并不能直接引起人体死亡,艾滋病人往往因患其他疾病而死亡。7、在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了一系列实验,下面有关生长素发现的实验,正确的是:A.达尔文的实验表明,对单侧光敏感的是胚芽鞘的尖端。B.鲍森詹森的实验不需进行对照实验C.拜尔的实验在光下也可得到相同的结论D.温特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由胚芽鞘尖端产生的一种叫做吲哚乙酸的化学物质引起的。8、下列不属于

5、生长素两重性实例的是: A.植物的茎弯向光源生长 B.横放植物幼苗根的向地生长 C.生长在悬崖壁上的植物,根向岩石缝隙中生长。D.除去单子叶植物田间双子叶植物杂草。9、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是的: A.科学家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喷施到健康水稻幼苗上,发现水稻幼苗疯长,后来发现这是因为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含有一种叫做赤霉素的植物激素。 B.脱落酸主要在根冠、萎焉的叶片、成熟的果实中合成,促进进叶和果实成熟、衰老和脱落。 C.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原料广泛、效果稳定,合成不易的特点D.赤霉菌可促进种子的萌发,休眼的种子中脱落酸含量相对较高。10、下列有关种群的说法,错误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

6、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种群数量的多少。 B.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 C.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密度 D.种群的空间特征有均匀分布、集群分布、随机分布。11、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不断增长,值不断增大。 B.在探究酵母菌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在稀释100倍的情况下,血细胞计数板上5个中方格酵母菌数量之和为80个,则1ml中酵母菌数量为4107个,这个值一般比实际值要大。 C.为了获得持续的经济效效益,往往在鱼群K/2时进行渔业捕捞,低于K/2较大时停止捕捞,让其恢复到K/2再次捕捞。 D.增加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可以增

7、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12、下列关于群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A.食物链、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B.一个群落中的物种不论多少,都不是随机的聚集在一起的,而是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C.一座山上,山脚、山腰、山顶各处动植物的种类都有所不同,这是群落的水平结构。 D.一片农田中,玉米长势参差不齐,高的高矮的矮,这是群落的垂直结构。13、下列有关群落的演替说法,正确的是 A.当外界环境条件不再发生变化时,群落的演替也将不再进行 B.人类活动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往往大于自然因素的影响。 C.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都将形成森林 D.曾经的丝绸之路上重要的驿站楼兰古国已不复存在,

8、但是人类的活动虽然改变了楼兰古国区域群落演替的速度,但没有改变其演替的方向。1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产者一定是第一营养级,一定是自养生物。 B.食草动物是第二营养级 C.动物都是消费者,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分解者 D.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成分是消费者15、下列有关能量流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不能被生产者利用 B.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C.人们研究能量流动,发展生态农业,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了生态系统能量的传递效率。 D.营养级越高,所获得的能量也越多。16、下列关于物质循环的说法,

9、正确的是 A.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各种有机物,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利用。 B.碳元素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通过呼吸作用 C.在生物群落内部,C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传递 D.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17、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在一所丛林中的房子里,将一只没有交配的雌蛾扣在一个纱罩里,尽管当晚风雨交加还是有40多只雄蛾穿过风雨赶来交尾,第二天,在雌蛾周围洒满樟脑丸和汽油,一点也不影响雄蛾寻找雌蛾的兴趣。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实验证明雌蛾能分泌某种物质属于化学信息B.该实验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C.利用雌蛾分泌的物质扰乱雌雄交配属于化学防治D.信息

10、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1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着一定的关系,在下图所示曲线中能准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a代表抵抗力稳定性,b代表恢复力稳定性)19、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控制人口的增长有利于保护环境B.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草地的水土保持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禁止开发利用环境资源有利于保护环境20、在生态环境的保护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目的不相符的是A.用信息素、黑光灯诱捕农作物害虫,提倡生物防治B.为明党参建立种子库,保护濒危物种的物种多样性C.建立缓冲带,减少人类干扰,使被破坏的生态系统靠自然规律恢复D.栖息地

11、受到严重破坏后,对大熊猫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就地保护21、下图甲表示突触,图乙表示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a处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甲图中的a兴奋时一定会使b产生图乙所示的电位变化C.若将神经纤维置于低Na+液体环境中,乙图膜电位会低于40mVD.乙图处于状态时的K+内流不需要消耗ATP22、下图表示了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光暗信号调节褪黑素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B.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后,直接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则去甲肾上腺素属于一种激素C.光暗信号可以周期性引起褪黑素的分泌,进而影响

12、该动物的生殖周期D.HPG轴发挥调节作用,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23、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在全球呈逐年上升趋势。下图表示糖尿病 患者(甲)和健康人(乙)体内血糖含量随时间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 AB 段与乙 DE 段相比,甲的胰岛 B 细胞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活动可能较弱 B.乙 FG 段血糖浓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血糖大量参与氧化分解C.在 D 点若改为摄取等量的淀粉类食物,DE 段斜率会变小D.用斐林试剂对 B、E 点时尿液进行检查,正常情况下,水浴加热后均出现砖红色24、B 淋巴细胞发育成熟和增殖分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3、.甲发育为乙的主要场所是胸腺B、丙表面形成了特异性抗原受体C.乙增殖分化为丙需要抗原刺激D、丙具有较强的分裂和分化能力25、如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B.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产生抗体 D.切除胸腺的个体无法完成体液免疫过程26、图中三条曲线分別表示当环境温度从25降到3 时,小白鼠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抗利尿激素、耗氧量及酶活性的变化情况,分别对应正确的序号为 A. B.C. D.27、为研究细胞分裂素对生长素合成的影响,将生长10天的拟南芥幼苗分别置于添加est(细胞分裂素合成诱导剂)和BAP(细胞分裂素类似物)培养

14、液中培养24小时,结果如图所示。以下推测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幼叶和根系中生长素的合成B成熟叶片中生长素的合成不受细胞分裂素合成诱导剂的影响C幼叶和根系细胞对细胞分裂素敏感,成熟叶片细胞比较迟钝D随着幼苗的不断长大,细胞分裂素的促进作用会更显著28、下表表示科学家在研究植物的顶端优势时发现的不同植物激素对侧芽生长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组别甲乙丙丁处理方式不做处理用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用赤霉素处理顶芽切去顶芽,赤霉素处理切口侧芽生长情况生长受抑制抑制作用解除,侧芽生长抑制作用加强快速生长A.比较甲、丙组可知,用赤霉素处理顶芽可能使顶芽快速生长B.由顶端优势可知,侧芽中的生长素浓度越高,生长越快C.比较甲、乙组可知,细胞分裂素可加速顶芽中生长素的分解D.比较丙、丁可推测,赤霉素对侧芽生长无任何影响,主要与顶芽有关29、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IAA)、赤霉素(GA)及植物激素抑制剂S处理水仙茎切段,48小时后测得水仙茎切段的伸长率如图所示,该实验数据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