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683985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一、简答题1 什么是教学目标?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应如何科学地陈述教学目标? 分析教学任务?【答案】(1)教学目标的含义教学目标即教学的目的与仟务,也是教学活动中所要构建的能力与品德的心理结构。它既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又是一切教学工作的终点。(2)教学目标的科学陈述行为目标。它是用预期学生学习之后将产生的行为变化来陈述的目标,也就是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来陈述的目标。一个陈述得好的行为目标应符合三个条件:要说明通过教学后,学生能做什么,即表述行为; 要规定学生的行为产生的条件,即表述条件; 规定符合要求

2、的作业的标准,即表述标准。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行为目标是以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应模式为基础的,只要将刺激和反应规定得具体了,则陈述的目标也就具体了。但坚持学习认知观的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内在心理状态的变化。因此教育的目标不是具体的行为变化,而是内在的能力或品德结构的变化。为此,格伦兰(N.E.Gronlund 采用描述内在心理过程与外显行为表现相结合的方法来陈述目标。按照内部心理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方一法来陈述教学目标,首先应明确陈述记忆、理解、创造、欣赏、热爱、尊重等内在的心理变化。但是,内在的心理变化不能直接进行观察和测量。为了使这些内在变化可以观察和测量,还需列举反映这些内

3、在变化的若干行为样例。如果没有行为样例,则就失去了评价教学目标究竟是否达到的依据。表现性目标。艾斯纳(E.N.Eisner)提出了表现性目标,该目标只要求教师明确规定学生必须参加的活动,而不必精确规定每个学生应从这些活动中习得什么。表现性目标只能作为具体的教学目标的补充,教师切不可完全依赖这样的目标。(3)教学任务的分析任务分析指在开始教学活动之前,预先对教学目标中规定的且需要学生形成的能力或品德的构成成分及其层次关系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据以确定促使这此能力或品德习得的有效教学条件。确定学生的起点行为或倾向按照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解释,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定并填补教学空间的过程。教学空间是指教

4、学目标所确定的教学终末状态与教学开始前学生原有的起始状态之间的心理差距。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消除这种差距,即改变学生的原有状态,使其向教学目标所确定的终末状态变化。而当教学目标的终末状态确定后,学生的起点行为或倾向的确定则是问题的关键。分析使能目标及其类型鉴定从起点到终点之间所必须掌握的先决条件。先决条件包括必要条件和支持性条件两类。必要条件是指决定下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条件,即使能目标。使能目标是指在从起点状态到终点目标之间,学生必定有许多知识技能尚未掌握,而掌握这些知识技能又是达到终点目标的前提条件,这些介于起点到终点之间的教学目标。从起点到终点之问所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越多,则使能目标也越多。

5、分析学习的支持性条件使能目标是保证终点目标达到的必要的先决条件。有效的学习除了必要条件之外,还要有一定的支持性的条件。使能目标是构成高一级能力或倾向的组成成分,是必要条件。而支持性条件则类似“催化剂”,有助于加速或减缓新的学习的进行。在任务分析时,教师也应对这些支持性条件加以分析。 2 简述自我效能感的基本含义及其提高措施。【答案】(1)自我效能感的含义:个体对自己是否具有通过努力成功地完成某种任务能力的判断和信念。(2)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措施获得成功经验:个体在成败上的直接体验是对自我效能感影响最大的因素,成功的经验会提高人的自我效能感。因此,教授学习策略与方法,使个体获得直接成功的体验,可提

6、高自我效能感。获得替代经验:个体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也具有重要影响,当个体看到与自己水平相当的示范者取得了成功,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因此,观察与自己水平相当的人获得成功的经验,可提高自我效能感。言语说服:重要他人对个体能力给予的积极评价,可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情绪的唤起:情绪和生理状态也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高度的情绪唤起和紧张的生理状态会妨碍行为操作,降低成功的预期水准。因此,创设宽松的氛围,降低焦虑水平,可提高自我效能感。合理的归因:鼓励个体对成败进行合理归因,也就是将成功归因于个体的能力,而对失败进行努力或运气等的归因,可提高自我效能感。 3 论述桑代

7、克联结说的主要内容?【答案】(1)桑代克提出学习不是建立在观念之间的联结,是建立刺激反应联结,即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与某种正确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其中不需要观念或思维的参与。这种刺激反应联结主要是通过尝试错误、不断修正行为而形成的。学习就是通过渐进的尝试错误形成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桑代克的联结说又称为“试误说”。(2)提出三个学习规律,即: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准备律是指当学习者进入某种情景时所具有的预备性反应倾向会影响到某种反应的学习。体现了学习动机原则。练习律是指对于己经形成的某情景与某反应的联结,正确地重复这一反应会增强这一联结。 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规律。指一个联结的后果会对这个联结有加强或

8、削弱作用。 4 学习需要的形成主要有哪两条途径?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运用?【答案】(1)学习需要的形成的两条途径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其形成主要有直接发生和间接发生这两条途径。直接发生途径:即因原有学习需要不断得到满足而直接产生新的更稳定更分化的学习需要。 间接发生途径:即新的学习需要由原来满足某种需要的手段或工具转化而来。(2)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利用直接发生途径,主要应考虑如何使学生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教师应耐心有效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精心组织信息量大、有吸引力的课堂教学,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

9、实际问题,使学生了解到知识的价值,以形成掌握更多知识、探究更深问题的愿望。从间接途径考虑,主要应通过各种活动,提供各种机会,满足学生其他方面的要求和爱好。学习需要形成的两条途径要配合使用,不可偏废。因为只有间接途径转化而来的间接动机而无直接途径产生的直接动机,学习动机难以巩固和发展:但仅有直接性动机而无间接性动机,又易使学习情境狭隘,阻碍学习动机的进一步发展。 5 托尔曼认知目的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它对实际教学工作有何启示?【答案】(1)托尔曼认知目的说的主要内容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是建立在他及其同事进行的大量白鼠学习实验的基础之上的,其主要内容是:学习是有目的的,是期待的获得。托尔曼认为,有

10、机体的一切行为都是指向一定目的的,即总是设法获得某些事物和避免某些事物。期待是托尔曼学习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它指个体根据己有经验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内部准备状态,是一种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关于目标的认知观念。托尔曼认为,学习就是对行为的目标、取得目标的手段、达到目标的途径和获得目标的结果的期待,完全是认知性的。学习是对完形的认知,是形成认知地图。托尔曼认为,有机体在到达目的的过程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环境条件。个体只有认知这些环境条件,才能克服困难,到达目的。这种对环境条件的认知是到达目的的手段和途径。行为不是对一种刺激的反应,而是对某种刺激模式的认知。有机体学习的也不仅仅是简单的反应,而是学习到达目的的符号及其所代表的意义。(2)对教学工作的启示托尔曼的期待和认知地图是学习理论发展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个体只有在对未来的学习目一、简答题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