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哲学史(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599567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哲学史(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年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哲学史(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哲学史(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哲学史(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一、名词解释1 崇本举末【答案】崇本举末是王弼在老子注中提出的命题。王弼在阐释“以无为本”的有无观时,提出了两个重要的命题:“崇本息末”与“崇本举末”。“崇”是指举用。王弼明确指出:“载之以道,统之以母,故显之而无所尚,彰之而无可尚。彰之而无所竞。用夫无名,故名以笃焉; 用夫无形,故形以成焉。守母以存其子,崇本以举其末,则形名俱有而邪不生,大美配天而华不作。故母不可远,本不可失。”在此,“崇本”是为了“举末”。“举末”是指举用作为枝末的万事万物。由此可见,“崇本息末”和“崇本举末”是不矛盾的,两者皆推崇根本而养

2、息或举用枝末。王弼还在论语释疑中提出:“予欲无言,盖欲明本。举本统末,而示物于极者也。”其中“举本”是指举用根本,即对“崇本”的具体表现,即将“崇本”变为现实的行动,以便服务于现实的政治; 而“统末”就是把具体的万物归于一本。 2 董仲舒【答案】董仲舒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他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的思想,建立起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他的主要思想有大一统、“天人感应”和以德治国。“天人感应”是指人与自然万物同类相通,相互感应。这一思想限制了皇帝的私欲和权力,为整个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作出重要的贡献。董仲舒认为,严刑峻法小能维持和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权,主张用仁

3、德代替严刑,以德治为主,重视教化,以德治作为巩固封建统治的基本治国原则。 3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答案】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易传作者对于事物变化的根本看法。“穷则变”是指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发生变化。如旧中则晨,月盈则食”(丰象传),事物向相反的方面转变是必然规律;“变则通”意即只有变化,事物才能通达。由于事物持续不断地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所以无穷极之时,这就是达到了“通”。类似于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周而复始,没有终结,所以说“变通莫大乎四时”;“通则久”是指事物只有通达,才能保持长久。变化的最终目的是要保持矛盾各方的和谐与平衡。 4 王与霸【答案】王与霸指王道和霸道,是孟子中着重讨

4、论的两种统治术。孟子公孙丑上说:“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 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 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指出“王”和“霸”的根本区别体现在“以德”与“以力”区别。霸道是依靠武力的强权政治,王道是以道德为基础的仁政,孟子推崇王道而贬抑霸道。王霸之辨成为后来许多学者讨论的话题,也成为统治者两手并用的统治方法。 5 达庄论【答案】达庄论是三国时期魏国思想家阮籍的哲学著作。阮籍认为“天地生于自然,万物生于天地”。他还认为,一切事物都包含在天地之中,可称之为“一体”这也是达庄论的主题。虽然自然界的万物形态各异,

5、但皆是“一气之盛衰”统一于“自然一体”的气。他力图证明,人在实质上也是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达庄论还对儒家学说进行批评,说其是分别名分、“分处之教”赞同庄周“自然一体”的思想,认为理想的至人应该能够泰然的面对生与死,完全顺其自然。 6 新民论【答案】新民论是戊戌变法领袖之一、中国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借用儒家经典大学中的概念“新民”并且渗入西方近代价值观,提出的一套新的人格理想和社会价值观。梁氏新民论是梁启超对于各种复杂的社会政治问题思考的复合体,所提出的改造国民性的时代课题,重点强调人的重塑、完善,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7 求放心【答案】求放心是指把放失的良心再找回来,恢复心中的善性,由孟子

6、提出。孟子在告子上中指出虽然人生来就具有善端,但它在人心中并不牢固,如果不对其加以保养,很有可能丧失,这称为“放心”。人们丢失了鸡犬还知道去找,可悲的是“有放心而不知求”因而孟子提出“求放心”。“求放心”的过程是“学问之道”即求仁为善之道。显然,孟子说学问之道只是“求放心”是由于考虑到人难免会出现道德失误,而正是“求放心”才可以使道德修养得以继续进行。8 性三品【答案】“性三品”是中国古代一种主张人性分为三等的理论。西汉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他认为,上等的“圣人之性”先天是善的,不需要教育; 下等的“斗臂之性”是经过教育也难以转化为善。这两种是少数,都不可以名性,只有“中民之性”人数众多

7、,可名性。东汉王充根据享气多少把人性分为善、中、恶三种,他认为性善是中人以上,性恶是中人以下,善恶混是中人之性。唐代韩愈明确提出“性三品”说,他认为,与生俱来的性包括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品质,在三品中的比重各不相同。韩愈和董仲舒的“性三品”说都是封建等级关系在理论上的反映。 二、简答题9 知行合一【答案】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哲学中最有特色又最难理解的学说。与朱熹“知先行后”说相对。“知先行后”导致了后学“知而不行”的流弊。阳明为了纠正这种不良后果,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王守仁认为:“只说一个知,己自有行在。”“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把知与行相混同,以知消行,认为“一念发动处,

8、即便是行了”。(1)知行本体王阳明认为知行本体,这里说的“本体”是本来状态、属性的意思,即“知行”就其本来状态、本来关系上是合一的,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阳明“知行本体”这一概念是就道德实践说的,即在道德实践过程中,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是同时并在、同时显现而不是相互隔绝、互不相关的。更不能说有一先一后的关系,因为那样就会存在道德实践中的“知而不行”的现象。(2)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阳明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己自有行在; 只说一个行,己自有知在。”“知是行之始”就是说对于外部行为的展开来说,意识是行为过程的第一阶段。从此意义上可以说,知就是行。“行是知之成”行对于

9、知来说,是思想观念的完成和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行也可以说就是知。从这方面看,知行两个范畴是相互包含的,知行是合一的。(3)真知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阳明认为,在道德实践活动中,所谓的“知”一定包含着行,“知而不行”只能算“未知”。即使在一般的认知活动中,也存在这种情况:“知痛必己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己自寒了,知饥必己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 ”就我们痛和寒的感受(即知)来说,必定是我们亲自体验过(即行),才能够获得。可见,在这种情况中,知行也是不能分开的。阳明又举例了说明要想获得知识,同样离不开亲自参加实践。阳明肯定知识来源于实践,这是正确的。(4)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阳明强行行必须

10、有知作为主意,不能脱离知的指导,否则就会成为盲行。所以他说:“行不能明觉精察,便是冥行。”“明觉精察”就是用来形容知的特性的词语。另一方面,知也不能脱离行,知只有在行的过程中,才能得以完成,即“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真切笃实”是用来形容行的词语,阳明却用来说明知的特点。从中可以看出阳明知行合一的特点,即知行相互包含,相互规定,不可割裂。总之,知行合一说是为了突出行在道德实践中的重要性,是为了反对当时“知而不行”的状况而发的,也是与其“心即理”和“良知”学说有内在联系的。 10谈谈中国哲学史上最早的“气”与“阴阳”的学说。【答案】中国哲学史上最旱的“气”与“阴阳”学说出现春秋时期。(1)雏形周幽王二年(前780年),在西周都城镐京附近发生了地震,太史伯阳父指出:“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 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国语周语上)伯阳父首次提出了“气”的概念,认为天地之间充满了“天地之气”其间有一定的次序,人事秩一、名词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