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道山亭记课件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ppt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581920 上传时间:2020-02-07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道山亭记课件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道山亭记课件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道山亭记课件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道山亭记课件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道山亭记课件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道山亭记课件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道山亭记课件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ppt(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道山亭记 第一单元山水游记 文本导学 学后自评 内容索引 文本导学 1 通假字 1 粤之太末同 2 其城之内外皆涂同 2 古今异义 1 列于中国 古义 今义 国家名称 基础整合 我国上古华夏族各朝建都于黄河流域 以为居天下中心地带 有别于四方蛮夷戎狄 凡华夏族统辖区都称 中国 越 越国 途 路途 2 程公于是州以治行闻 古义 今义 介词 代词 在这里 连词 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后一事往往是前一事引起的 1 盖 盖以其陿多阻 盖其岁满就更广州 2 累 累数驿乃一得平地 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 不累于俗 不饰于物 3 一词多义 3 尽 盖已尽人力 不下簟席而尽于四瞩 林尽水源 大概 句首词

2、不译 连续 接连 积累 堆叠 劳累 竭尽 全 都 到达尽头 5 者 负载者虽其土人 故隶周者也 其路在闽者 三山者鼎趾立 4 为 小为县 大为州 为亭于其处 程公为是州 为登览之观 是 建造 主持 作 的人 表判断 定语后置标志 句中停顿 4 词类活用 1 匠多良能 2 虽下贫必丰其居 3 故名之曰 4 既新其城 又新其学 形容词作名词 技艺精湛的人 使动用法 使 丰 名词作动词 命名 形容词作动词 改造 革新 5 文言句式 1 其路在闽者 2 为亭于其处 3 岂虚也哉 4 汉尝处其众江淮之间 定语后置句 状语后置句 判断句 省略句 6 翻译下列句子 1 其路在闽者 陆出则阸于两山之间 山相属

3、无间断 译文 2 舟溯沿者 投便利 失毫分 辄破溺 译文 3 程公于是州以治行闻 译文 在闽地的通道 陆路就被阻塞在两山当中 而山相连没有间断 船逆行而上 善于利用水势 稍微有点差错 就会船破溺水 程师孟在福州因为治理得好而闻名 整体感知 一 结构图解 道山亭记 闽地山水险恶 闽地行政区划演变其路之险其水之险 百姓生活安乐 侯官环境百姓 僧道之居所 道山亭由来 建亭经过程公之旷达 简介程师孟生平 二 中心主旨 本文具体描绘福州的山险水恶 人文氛围和居民安乐 侃侃道来 写得纡徐和缓 儒雅醇厚 从而形象地表现出了福州特有的险恶地形 曲折地表达了对程师孟治郡政绩的赞美 高度评价了程师孟的旷达脱俗 重

4、点突破 1 第二段从哪些方面来写福州的 各方面的特点是怎样的 答案 答案 地理位置 位于闽中 地势 平而广 地域风貌 枕江面海 城市风貌 路多 舟船交通便利 城市建筑 居室巨丽 寺院特盛 整体形象 三山鼎立 山上寺庙众多而奇美 2 福州的山水如此险 但是恶吗 这样写有何好处 答案 答案作者在写福州山水时 虽突出其险 却并不突出其恶 突出其怪 却并不强调其凶 景物给人的总体感觉是奇 险 美 山是静的 但作者以路衬山 把山写活了 水是动的 作者肆意点染 给水赋予了生命 可以说 作者不仅写出了山水之 形 也写出了山水之 神 学后自评 基础达标 1 对下列句子中加颜色词的解释 正确的一项是A 汉尝处其

5、众江淮之间而虚其地处 处置B 其途或逆坂如缘逆 向相反方向活动C 其城之内外皆涂涂 同 途 路途D 人以屋室巨丽相矜矜 矜持 解析A项安置 迁徙 B项迎着 D项夸耀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15 2 下列句子中 加颜色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近的一项是A 开其地 列于中国B 而长江在其南C 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D 程公于是州以治行闻 解析A项古义指华夏族统辖区域 B项古义指闽江 D项古义 于 在 是 这个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15 3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颜色词的意义

6、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答案 解析 A B 闽以险且远 臣以险衅 夙遭闵凶 C 开其地 列于中国 非其土人 罕不踬也 D 不下簟席而尽于四瞩 非生而习水事者 累数驿乃一得平地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解析B项 介词 由于 介词 由于 A项 副词 才 副词 竟然 却 C项 代词 这块 代词 那里 D项 却 表转折 就 表承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15 阅读达标 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 完成4 7题 闽 故隶周者也 至秦 开其地 列于中国 始并为闽中郡 自粤之太末 与吴之豫章 为其通路 其路在闽者 陆出则阸于两山之间 山相属无间断 累数驿乃一得平地

7、 小为县 大为州 然其四顾亦山也 其途或逆坂如缘 或垂崖如一发 或侧径钩出于不测之溪上 皆石芒峭发 择然后可投步 负戴者虽其土人 犹侧足然后能进 非其土人 罕不踬也 其溪行 则水皆自高泻下 石错出其间 如林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15 如士骑满野 千里下上 不见首尾 水行其隙间 或衡缩蟉糅 或逆走旁射 其状若蚓结 若虫镂 其旋若轮 其激若矢 舟溯沿者 投便利 失毫分 辄破溺 虽其土长川居之人 非生而习水事者 不敢以舟楫自任也 其水陆之险如此 汉尝处其众江淮之间而虚其地 盖以其陿多阻 岂虚也哉 福州治侯官 于闽为土中 所谓闽中也 其地于闽

8、为最平以广 四出之山皆远 而长江在其南 大海在其东 其城之内外皆涂 旁有沟 沟通潮汐 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 麓多桀木 而匠多良能 人以屋室巨丽相矜 虽下贫必丰其居 而佛 老子之徒 其宫又特盛 城之中三山 西曰闽山 东曰九仙山 北曰粤王山 三山者鼎趾立 其附山 盖佛 老子之宫以数十百 其瑰诡殊绝之状 盖已尽人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15 光禄卿 直昭文馆程公为是州 得闽山嵚崟之际 为亭于其处 其山川之胜 城邑之大 宫室之荣 不下簟席而尽于四瞩 程公以谓在江海之上 为登览之观 可比于道家所谓蓬莱 方丈 瀛州之山 故名之曰 道山之亭 闽以险且远

9、 故仕者常惮往 程公能因其地之善 以寓其耳目之乐 非独忘其远且险 又将抗其思于埃壒之外 其志壮哉 程公于是州以治行闻 既新其城 又新其学 而其余功又及于此 盖其岁满就更广州 拜谏议大夫 又拜给事中 集贤殿修撰 今为越州 字公辟 名师孟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15 4 对下列句子中加颜色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A 累数驿乃一得平地累 连续 接连B 非其土人 罕不踬也踬 跌倒C 岂虚也哉虚 空虚D 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属 聚集 集中 答案 解析 解析虚 虚假 不真实 此处指虚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 16 17 15 5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颜色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B 其志壮哉 其若是 孰能御之 C 人以屋室巨丽相矜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D 而其余功又及于此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列于中国 始并为闽中郡 父母之爱子 则为之计深远 答案 解析 解析C项均为介词 拿 A项 动词 成为 介词 替 B项 代词 他的 连词 如果 D项 并且 表递进 却 然而 表转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15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开篇极力描写闽地山路水道艰险 以体现程师孟入闽任职 忘其远且险 B 第一段作

11、者用汉代将闽地的百姓迁徙于江淮之事 来强调这地方险狭多阻 C 第二段写福州的民居 庙观等反映了居民安乐 间接地表现出程师孟的治郡政绩 D 第三段描写程师孟建在城中道山之上的 道山之亭 的胜景 以表现 其志壮哉 答案 解析 解析 建在城中道山之上 错 据原文 可比于道家所谓蓬莱 方丈 瀛州之山 可知 道山 是道家之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15 7 下列对本文表达技巧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对于程师孟治郡的业绩 并不采取单刀直入的写法 而是纡徐和缓 将其政绩曲折地展现出来 充分体现了曾巩散文的艺术特色 B 作者第一段写闽地 远且险 分

12、别从 陆出 和 溪行 两方面入手 而各又分别从山路与 土人 溪流与 生而习水者 两部分落笔 条理清楚 C 文章第二段所介绍的福州地理环境和民俗风气 为下文程师孟 余功又及于此 建 道山之亭 的介绍做了铺垫 思路缜密 D 文章末段先称赞程师孟的政绩 后介绍其辗转任职的情况 看似闲笔 实则用意深远 以暗示他仕途坎坷 含蓄蕴藉 解析无暗示 仕途坎坷 之意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15 文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8 11题 杏花书屋记归有光杏花书屋 余友周孺允所构读书之室也 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 谪沅 湘时 尝梦居一室 室

13、旁杏花烂漫 诸子读书其间 声琅然出户外 嘉靖初 起官陟宪使 乃从故居迁县之东门 今所居宅是也 公指其后隙地谓孺允曰 他日当建一室 名之为杏花书屋 以志吾梦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15 公后迁南京刑部右侍郎 不及归而没于金陵 孺允兄弟数见侵侮 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 如是数年 始获安居 至嘉靖二十年 孺公葺公所居堂 因于园中构屋五楹 贮书万卷 以公所命名 揭之楣间 周环艺以花果竹木 方春时 杏花粲发 恍如公昔年梦中矣 而回思洞庭木叶 芳洲杜若 之间 可谓觉之所见者妄而梦之所为者实矣 登其室 思其人 能不慨然矣乎 1 2 3 4 5 6 7 8

14、 9 10 11 12 13 14 16 17 15 昔唐人重进士科 士方登第时 则长安杏花盛开 故杏园之宴 以为盛事 今世试进士 亦当杏花时 而士之得第 多以梦见此花为前兆 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 公以言事忤天子 间关岭海十余年 所谓铁石心肠 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 乃复以科名望其子孙 盖古昔君子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犹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无穷也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 今去公之殁 曾几何时 向之所与同进者 一时富贵翕赫 其后有不知所在者 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 而人方望其大用 而诸孙皆秀发 可以知 诗 书 之泽也 诗 曰 自今以始 岁其有 君子有谷 贻孙子 于胥乐兮 吾于周氏见之矣 1 2

15、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15 注 洞庭木叶 语出屈原 九歌 湘夫人 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 芳洲杜若 语出屈原 九歌 湘君 采芳洲兮杜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15 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A 盖古昔君子 爱其国家不独 尽瘁其躬而已 至于其后 犹冀其世世享德 而宣力于无穷也 B 盖古昔君子 爱其国家 不独尽瘁其躬而已 至于其后 犹冀其世世享德 而宣力于无穷也 C 盖古昔君子 爱其国家不独 尽瘁其躬而已 至于其后 犹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无穷也 D 盖古昔君子 爱其国家

16、不独尽瘁其躬而已 至于其后 犹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无穷也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15 解析原文标点为 盖古昔君子 爱其国家 不独尽瘁其躬而已 至于其后 犹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无穷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15 9 下列对文中加颜色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先 指时间或次序在前的 跟 后 相对 先大夫 指已去世的大夫 如先王 先父 B 谪 在封建时代特指官吏降职 调往边远地方 迁 指职务变动 左迁 指官员升官 C 登第 犹登科 及第 及第 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 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 故名 D 殁 指死 古代人对死的称呼不同 天子曰 崩 诸侯曰 薨 大夫曰 卒 庶人称 死 答案 解析 解析汉代贵右贱左 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后世沿用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15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认为 富贵显赫的人 他们的子孙也跟着富贵显赫 而贫穷之人 其子孙依然贫穷 B 友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