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第1讲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学案(含解析).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552392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第1讲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学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第1讲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学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第1讲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学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第1讲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学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第1讲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学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第1讲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学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第1讲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学案(含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干梳理 对点激活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2)意义揭示了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3)适用范围:惯性参考系。2惯性(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2)惯性的两种表现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其惯性表现在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受外力作用时,其惯性表现在反抗运动状态的改变。(3)量度: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

2、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4)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无关(选填“有关”或“无关”)。知识点牛顿第二定律单位制1.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2)表达式:Fkma,当F、m、a单位采用国际单位制时k1,Fma。(3)适用范围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相对地面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宏观物体(相对于分子、原子)、低速运动(远小于光速)的情况。2单位制、基本单位、导出单位(1)单位制: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基

3、本物理量:只要选定几个物理量的单位,就能够利用物理公式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这些被选定的物理量叫做基本物理量。基本单位: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力学中的基本物理量有三个,它们是质量、时间、长度,它们的单位千克、秒、米就是基本单位。导出单位:由基本单位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2)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知识点牛顿第三定律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后一物体一定同时对前一物体也施加了力。2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3表达式:FF。4意义:建立了相互作用物体之间的联系,体现了作用力与反作

4、用力的相互依赖关系。一 思维辨析1环绕地球运动的宇宙飞船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没有惯性。()2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3先有作用力,才有反作用力。()4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而且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两个力一定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5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也属于基本单位。()6物理公式不仅确定了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间的单位关系。()答案1.2.3.4.5.6.二 对点激活1(人教版必修1P70T13改编)(多选)下列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分析正确的是()A飞机投弹时,如果当目标在飞机的正下方时投下炸弹,则能击中目标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人向上跳起来后

5、,还会落到原地C安全带的作用是防止汽车刹车时人由于具有惯性仍向前运动而发生危险D向上抛出的物体,在空中向上运动时,肯定受到了向上的作用力答案BC解析飞机投下的炸弹由于惯性做平抛运动,所以目标在正下方时不能击中;地球自西向东转,人向上跳起后,由于惯性人也跟地球一起从西向东运动,故人仍落到原地;紧急刹车时,汽车停止运动,人由于惯性仍向前运动,容易撞伤,所以系上安全带对人起到保护作用;向上抛出的物体,由于惯性,在空中继续向上运动,而不是受到向上的作用力。所以B、C正确。2(多选)关于力学单位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kg、m/s、N等单位为导出单位Bkg、m、s都是基本单位C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

6、kma,式中各物理量取国际单位时k1D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可以是kg,也可以是g答案BC解析kg为基本单位,故A错误;kg、m、s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故B正确;Fkma,质量取“kg”,a取“m/s2”,F取“N”时k1,C正确;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kg,而不是g,故D错误。3.(人教版必修1P82做一做改编)(多选)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DIS)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把两个测力探头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观察显示器屏幕上出现的结果(如图所示),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

7、体上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答案AC解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故A、C正确,B错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能求合力,故D错误。考点细研 悟法培优考点1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四点说明(1)明确惯性的概念: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所具有的一种固有属性惯性。(2)揭示力的本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理想化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不受外力时的状态,而物体不受外力的情形是不存在的。在实际情况中,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零,与物体不受外力时的

8、表现是相同的。(4)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是相互独立的。力是如何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问题由牛顿第二定律来回答。牛顿第一定律是经过科学抽象、归纳推理总结出来的,而牛顿第二定律是一条实验定律。例1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降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A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B如果小球不受

9、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解题探究(1)由题干可知,小球受到的阻力越小,小球上升的位置越高还是越低?提示:越高。(2)直接结论包括推理过程后的结论吗?提示:不包括。尝试解答选A。根据实验结果,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A项正确;而小球不受力时状态不变,小球受力时状态发生变化,是在假设和逻辑推理下得出的结论,而不是实验的直接结论,所以B和C选项错误;而D项不是本实验所说明的问题,故错误。总结升华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技巧(1)应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实际问题时,要

10、把生活感受和理论问题联系起来深刻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正确理解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克服生活中一些错误的直观印象,建立正确的思维习惯。(2)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则物体必然受到不为零的合外力作用。因此,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以及如何改变,应先分析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情况。变式11(2018广州执信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某同学为了取出如图所示羽毛球筒中的羽毛球,一手拿着球筒的中部,另一手用力击打羽毛球筒的上端,则()A此同学无法取出羽毛球B羽毛球会从筒的下端出来C羽毛球筒向下运动过程中,羽毛球受到向上的摩擦力才会从上端出来D该同学是在利用羽毛球的惯性答案D解析羽毛球筒被手击打后迅速向

11、下运动,而羽毛球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会从筒的上端出来,羽毛球筒受到羽毛球对它向上的摩擦力,而羽毛球受到筒对它向下的摩擦力,故D正确,A、B、C错误。变式12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且足够长的小车上,有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m1m2)随车一起匀速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若不考虑其他阻力,则两个小球()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C不一定相碰 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因小车表面光滑,因此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不会受到外力作用,原来两小球与小车有相同的速度,当车突然停止时,由于惯性,两小球的速度将保持原小车匀速运动的速度不变,所以不会相碰,B正确。考点2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性质例2(

12、2018商丘模拟)(多选)关于速度、加速度、合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推力的瞬间,物体立刻获得加速度B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总是一致的,但与速度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C在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加速度与合力的方向总是一致的D合力变小,物体的速度一定变小解题探究(1)a由谁决定?提示:由a知a由合力F和质量m共同决定。(2)a变小v一定变小吗?提示:不一定,当a与v同向时v变大;当a与v反向时v变小。尝试解答选ABC。加速度与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A正确;加速度的方向由合力方向决定,与速度方向无关,B正确;在初速度为0的匀

13、加速直线运动中,合力方向决定加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决定末速度方向,C正确;合力变小,物体的加速度一定变小,但速度不一定变小,D错误。总结升华合力、加速度、速度间的决定关系(1)只要合力不为零,物体就会产生加速度,与物体的速度无关。(2)a是加速度的定义式,a与v、t无必然联系;a是加速度的决定式,aF,a。(3)合力与速度同向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合力与速度反向时,物体做减速运动。变式2如图所示,一木块在光滑水平面上受一个恒力F作用而运动,前方固定一个轻质弹簧,当木块接触弹簧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木块将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木块将立即做变减速直线运动C在弹簧弹力大小等于恒力F时,木块的速度最

14、大D在弹簧压缩量最大时,木块的加速度为零答案C解析木块刚接触弹簧时形变量较小,弹力小于F,木块依旧做加速运动,只有弹力大于F之后,木块才减速,故A、B错误,C正确;当弹簧处于最大压缩量时,弹力大于F,弹力与恒力F的合力不为零,因此加速度不为零,故D错误。考点3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与应用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六同、三异、二无关”(1)“六同”:大小相同;性质相同;同一直线;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2)“三异”:方向不同;受力物体不同;产生效果不同。(3)“二无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是否和另外物体相互作用无关。2一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的比较例3(2018昆明模拟)(多选)如图所

15、示,我国有一种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叫做“押加”,实际上相当于两个人拔河,如果甲、乙两人在“押加”比赛中,甲获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所以甲获胜B当甲把乙匀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大小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C当甲把乙加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D甲对乙的拉力大小始终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只是地面对甲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地面对乙的最大静摩擦力,所以甲获胜解题探究(1)甲、乙两人拉力大小有何关系?提示:两人拉力大小相同。(2)甲为什么获胜?提示:地面对甲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地面对乙的最大静摩擦力。尝试解答选BD。甲对乙的拉力和乙对甲的拉力属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