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讲山地的形成和河流地貌的发育课时跟踪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552140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讲山地的形成和河流地貌的发育课时跟踪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讲山地的形成和河流地貌的发育课时跟踪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讲山地的形成和河流地貌的发育课时跟踪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讲山地的形成和河流地貌的发育课时跟踪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讲山地的形成和河流地貌的发育课时跟踪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讲山地的形成和河流地貌的发育课时跟踪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讲山地的形成和河流地貌的发育课时跟踪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跟踪练(十三)山地的形成和河流地貌的发育一、选择题(2015全国卷)圣劳伦斯河(图1)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图2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完成13题。 图1 图21.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A.2个月B.3个月C.4个月 D.5个月2.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D.魁北克以下河口段3.减少该河凌汛危害的可行措施是()加深河道绿化河堤分段拦冰拓宽河道A. B.C. D.解析:第1题,根据蒙特利尔气候资料可以看出,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月份从12月到次年3月,可以得出蒙特利尔

2、河段结冰期为4个月,答案选C。第2题,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河流落差大,水流速度快,冬季不易出现结冰现象,故答案选B。第3题,分段拦冰,可以避免浮冰过度聚集而抬高水位,通过拓宽河道,可以降低水位,以减少凌汛的发生,减少对沿岸地区造成危害,故答案选C。答案:1.C2.B3.C(2019凉山州二诊)岩层埋藏深度表示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读某地地形剖面及同一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势高处为背斜,地势低处为向斜B.地和地是同一种构造地貌C.地两侧的岩层较中间的新D.地最容易找到地下水5.地发生的地质作用为()A.内力作用下形成的

3、褶曲凹陷B.外力作用下形成的谷地C.向斜作用下形成的沟谷D.内力作用下形成的断裂下陷解析:第4题,地势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地势高处为山岭,地势低处为谷地,A错。地岩层不连续,说明是断层构造,地是背斜构造,不是同一种构造地貌,B错。地是背斜构造,两侧的岩层较中间的新,C对。地最容易找到油气资源,D错。第5题,地岩层有错动位移,发生的地质作用为内力作用下形成的断裂下陷岩块,D对。不是褶皱构造,A错。B、C错。答案:4.C5.D(2019汕尾模拟)天兴乡位于武汉城区东北部的江心洲上,其聚落分布受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及河道自然演变影响显著,早期天兴乡居民住宅聚落选址主要在沙洲南部,后来又向北部迁移,目

4、前出现大面积荒废村落,形成多个“空心村”。下图示意天兴乡19911998年沙洲形态变化。据此,完成67题。6.影响天兴乡住宅聚落由南向北迁移的因素是()A.围垸建村 B.流水作用C.经济发展 D.交通变化7.目前天兴乡出现大面积荒废村落的根本原因是()A.沙洲面积大幅度减小B.生态用地大面积增加C.受长江三峡大坝建设的影响D.武汉城市化进程加快解析:第6题,由图可知,江心洲由于南岸受侵蚀,沙洲南岸坍塌,沙洲从19911998年向北扩展,促使天兴乡住宅聚落由南向北迁移,B对;围垸建村、经济发展不是住宅聚落向北迁移的原因,A、C错;图中无交通条件变化的信息,D错,故该题选B。第7题,根据图中沙洲边

5、界的变化可得出,西南部沙洲减小,东北增大,总体变化较小,故A错误;图中没有反映出它生态用地的变化,B错;长江三峡大坝建设对天兴乡出现村落荒废没有直接影响,C错;随着武汉城市化进程加快,天兴乡的年轻人多数离开村落进城,导致该地村落荒废,出现大量“空心村”,故选项D正确。答案:6.B7.D(2019黑龙江模拟)下图为某湖泊沿岸某一河流地貌的发育过程(图例中数字代表沉积颗粒物大小,沙砾岩、砂岩、泥岩,颗粒物逐渐减小)。据图,完成89题。8.若图例中数字分别为沙砾岩区、泥岩区、砂岩区,则其对应正确的是()A.泥岩区,砂岩区,沙砾岩区B.沙砾岩区,砂岩区,泥岩区C.泥岩区,沙砾岩区,砂岩区D.砂岩区,泥

6、岩区,沙砾岩区9.引起图中湖泊沿岸河流地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河流流速快 B.洋流的流动速度快C.湖泊沿岸坡度大 D.河流含沙量大解析:第8题,若图例中数字分别为沙砾岩区、泥岩区、砂岩区,结合图例,则区颗粒大,距湖岸最近,是沙砾岩区。颗粒较小,居中,是砂岩区。颗粒最小,距湖岸最远,是泥岩区,B对,A、C、D错。第9题,图中湖泊沿岸河流地貌泥沙不断堆积,使沿岸附近的湖水变浅,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浅湖水,D对。河流流速快,不利于泥沙沉积,A错。洋流分布在海洋中,与湖泊沿岸无关,B错。湖泊沿岸坡度大,泥沙沉积对湖泊沿岸地貌影响小,C错。答案:8.B9.D(2019韶关模拟)下图中

7、甲为常年有河水的河床,乙为洪水期被淹没,枯水期露出的河漫滩,丙为高度高于洪水期河流水位的阶地。读图,完成1011题。10.阶地一般是由河漫滩发育而来,当原来的河漫滩高出河流洪水期水位时便形成阶地。那么河漫滩发育成阶地的原因可能是()A.河流流量减少 B.地壳抬升C.地壳下降 D.植被破坏11.在图中,河谷的右侧较为陡峭,河谷的左侧较为和缓,这种河谷称为“不对称河谷”。“不对称河谷”一般分布在河流的()A.上游河源处 B.山口冲积扇处C.中游的河流弯曲处 D.河流入海口处解析:第10题,当一个地区受到构造上升或气候剧变,促使河流在它以前的谷底下切,原谷底突出在新河床之上,成为近于阶梯状的地形,被

8、称为阶地。河流流量减少和植被破坏对阶地的形成影响不大;河流下切是外力作用,而地壳下降属于内力作用。据此选B。第11题,河谷的不对称主要是由于流水的侵蚀和堆积作用造成的。流水的侵蚀和堆积与地转偏向力和河道的弯曲有关。若河道平直,考虑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右岸侵蚀,右岸陡,南半球左岸侵蚀,左岸陡。若河道弯曲,考虑凹凸岸,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岸的不对称与河道上中下游位置无关,据此选C。答案:10.B11.C二、非选择题12.岩层的空间方位通常用倾角和倾向来描述。如下图中“50|”表示岩层与水平面成50夹角且向东倾斜。读图,回答问题。某地岩层水平分布(1)在下图中画出AB一线的地形剖面图,并在垂直剖面图

9、上画出岩层分布情况。(要求:用粗实线表示岩层分界;用符号表示岩层名称;先用铅笔作图再用黑色水笔描黑)地形剖面图(2)从地形形态看,年轻的褶皱地区,向斜往往形成,背斜往往形成。(3)从地表形态看,甲处为。从地质构造看,甲处为。(4)简析甲处地表形态的成因。解析:第(1)题,首先在图中标出AB一线与等高线的各个交点,然后根据各个交点的海拔和与A、B的位置关系画出地形剖面图;然后在图中标出AB一线与岩层分界线的各个交点,然后根据各个交点的位置及相连两交点之间的岩层类型画出岩层的分布。第(2)题,年轻的褶皱地区,受外力作用小,因而向斜成谷背斜成山。第(3)题,甲处等高线向海拔低的方向凸出,因而为山脊;

10、甲处岩层中间新两侧老,因而为向斜。第(4)题,甲处地貌为向斜山,主要与向斜槽部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有关。答案:(1)地形地质剖面(2)谷地或盆地山岭(3)山脊向斜(4)向斜槽部的岩石受到挤压,岩性坚硬,抗侵蚀能力强,形成凸起的山地。13.(2019天津河西区质检)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曲流是指河流在平缓地区形成的连续穹曲河道。流经太行山北段的拒马河,古时“水势巨大,如万马奔腾”,因此得名。在北京市房山区十渡,拒马河的曲流在雄峻峡谷中蜿蜒流淌,地质专家将这种独特的景观命名为曲峡地貌。2005年,十渡景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复为世界地质公园,下图所示为拒马河的地理位置、遥感图像和河湾形态。(1

11、)说明拒马河的十渡河段形成曲流地貌的地质过程。(2)拒马河的十渡河段,每个河湾的凸岸都有古村落聚集,分析其主要成因。(3)改革开放以来,十渡镇的很多古村落经历了一次“萧条复苏”的发展过程,试分析其主要原因。解析:第(1)题,曲流是由于侧蚀作用形成的,峡谷是由于下蚀作用形成的;早期,太行山地区地形平坦,侧蚀作用为主形成曲流现象;随着地壳的整体抬升,流水沿着曲流的河床侵蚀下切,形成峡谷(曲峡地貌)。第(2)题,河流凸岸的水流速度较缓,以沉积作用为主,形成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利于发展村落和农业生产;凸岸流速慢河岸不易崩塌,居住环境较为安全。第(3)题,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萧条复苏应与我国大环

12、境有关;萧条的原因与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才流失、交通落后、经济落后有关:十渡镇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毗邻北京城区,大量劳动力进城务工、居住,导致村庄的人口流失,村落萧条。复苏的原因与发展旅游业、改善基础设施有关:十渡镇地区风景优美,是世界地质公园,旅游资源丰富;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国家对于古村落的保护和扶持政策,促进了旅游及其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吸引人口回流,经济复苏。答案:(1)早期,太行山地区地形平坦,形成曲流现象。随着地壳的整体抬升,流水沿着曲流的河床侵蚀下切,形成峡谷(曲峡地貌)。(2)河湾凸岸的水流速度较缓,以沉积作用为主:地形平坦,土地肥沃;河岸不易崩塌,居住环境较为安全。(3)萧条:十渡镇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毗邻北京城区,大量劳动力进城务工、居住,导致村庄的人口流失。复苏:十渡镇地区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国家对于古村落的保护和扶持政策,促进了旅游及其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吸引人口回流,经济复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