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考试真题版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0494225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4月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考试真题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7年4月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考试真题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7年4月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考试真题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7年4月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考试真题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7年4月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考试真题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4月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考试真题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4月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考试真题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2017年4月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考试真题 以下为大家带来的是2017年4月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各位小伙伴们可以自行参考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被认为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标志的著作是( ) A、课程 B、课程编制的原理 C、怎样编制课程 D、儿童与课程 2、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是( ) A、博比特 B、查特斯 C、泰勒 D、泰罗 3、“实践性课程”的开发方法是( ) A、观察 B、审议 C、实践 D、规定 4、从本质上看,“泰勒原理”的深层价值取向是( ) A、技术兴趣 B、解放兴趣 C、实践兴趣 D、价值兴趣 5、在

2、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德国教育家( ) A、夸美纽斯 B、卢梭 C、裴斯泰洛齐 D、拉特克 6、标志着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确立的著作是( )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D、学记 7、提出“教育性教学”思想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裴斯泰洛齐 C、赫尔巴特 D、罗杰斯 8、学习过“平行四边形”概念的儿童,通过学习“菱形”这一概念,知道了“菱形是四边形一样长的平行四边形”,这种学习是奥斯伯尔所提出的( ) A、尚未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总结学习 9、儿童生来就有好奇心,随着后天经验的增长,他们越是不断探索周围世界、了解周围世界,越是从

3、中得到满足,这是奥苏伯尔所提出的( ) A、成功驱力 B、自我提高驱力 C、附属驱力 D、认知驱力 10、下列属于行为控制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是( ) A、加涅的教学设计模式 B、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 C、斯金纳的程序教学设计模式 D、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 11、斯金纳提出的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操作条件反应”和( ) A、“积极强化”B、“消极强化”C、“实物强化”D、“奖励强化” 12、“学生将通过陈述而证明已掌握了五个逗号规则的知识,并能在逗号被删除的句子中正确插入逗号。”这种教学目标的表述属于( ) A、行为目标 B、普遍性目标 C、生成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 13、课程开发以当代社会

4、的需求为基点、强调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的优先性,此种课程观是( ) A、儿童中心课程 B、学科中心课程 C、社会中心课程 D、知识中心课程 14、教师向学生作出一定的活动、行动、态度以供学生效仿的教学方法是( ) A、呈示 B、示范 C、展示 D、口述 15、在现今,世界各国的教育实践依然将其作为课程主要内容的是( ) A、儿童经验 B、学科知识 C、社会经验 D、儿童生活 16、以下不属于课程要素的是( ) A、概念 B、目标 C、方法 D、价值观 17、主张从儿童的乡土周围生活及其直观范围里去寻求知识的课程属于( ) A、学科课程 B、经验课程 C、分科课程 D、综合课程 18、学生们可以从

5、政治的、经济的、地理的和历史的角度探索英国与欧盟关系的问题,这种课程类型属于( ) A、学科课程 B、经验课程 C、分科课程 D、综合课程 19、“伴随具体内容的学习而形成的对学习的内容以及学习过程本身的情感、态度”,被称为( ) A、主学习 B、副学习 C、附带学习 D、相关学习 20、源于同步学习又回归同步学习的是( ) A、能力分组 B、提示教学 C、分组学习 D、个别学习 21、当教师按原先的计划来执行课程变革的时候,课程实施是成功的。这种取向被视为( ) A、忠实取向 B、适应取向 C、创生取向 D、学生本位取向 22、下列关于帕里斯的课程变革的情景模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课

6、程变革是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的组织程序 B、教师的课程实践总是基于其对特殊情境的知觉而发生变化 C、教学是对所有人都共同的静态的真理 D、教师是课程知识的接受者 23、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教养过程,而且还是一个教育过程。此处的“教育”指的是( ) A、知识教育 B、体育教育 C、道德教育 D、劳动教育 24、在课程创生取向的视野中,教学设计的主体是( ) A、专家 B、教师 C、学生 D、教师和学生 25、被称为“暗箱式评价”的是( ) A、效果评价 B、内在评价 C、内部人员评价 D、外部人员评价 26、以“判断”作为评价本质的是( ) A、第一代评价 B、第二代评价 C、第三代评价 D、第四代

7、评价 27、本质上受“解放理性”支配的课程评价取向是( ) A、目标取向的评价 B、过程取向的评价 C、主体取向的评价 D、行为取向的评价 28、课程研究的方法论的未来走势是( ) A、量的研究占主导 B、质的研究占主导 C、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整合 D、理论研究占主导 29、下列关于中国课程教材改革走向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正探索一种“均权制”的课程管理体制 B、我国确立了“一纲多本”的课程改革方略 C、课程改革就是改教材 D、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要逐步与国际接轨 30、情境教学中,各种事件或问题是学生要完成的“真实性任务”,通过学生和教师对这些事件或问题的探究,建构出每一个主体对自

8、己的意义。这种教学被称为( ) A、随机访问教学 B、认知弹性教学 C、支架式教学 D、抛锚式教学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简述学术中心课程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32、简述“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 33、简述综合课程的涵义及开发策略。 34、简述课程实施与教学的关系。 35、简述古巴和林肯提出的“第二代评价”的特点。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6、结合教育发展与改革实践,试述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内涵发展的六大趋势。 37、请结合实例说明随机访问教学的基本环节。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6分) 38、请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9、 材料:“这门课程完全是无组织的,确实是这样。在任何时候,任何人、甚至是教师本人都不知道课堂的下一刻会出现什么,会出现哪些讨论课题,会提出哪些问题,会形成什么样的个人需要、感情和情绪。是罗杰斯现实他自己造就了这样一种无组织的自由气氛如同人们允许彼此为所欲为那般自由。他用一种友好的、轻松的方式与学生(大约25人)一起围着一张大桌子坐下,并且说:如果我们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作自我介绍,那是令人高兴的。接踵而来的是一阵紧张的寂静,没人说话。最后,为了打破这种沉默,一位学生羞怯地举起手,发了言。又是一阵令人不快的安静,然后,又有一位学生举手。此后,举手更多了。教师从没有催促任何学生发言。?” (1)材料体

10、现的是哪一种教学设计模式? (2)这种教学设计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尝试对这种教学设计模式进行评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5、ACBAD 6-10、ACBDC 11-15、AACBB 16-20、BBDCD 21-25、ABCDA 26-30、CCCCD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1)“学术中心课程”是指以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2分) (2)基本特征:学术性、(1分)专门性,(1分)结构性。(2分) 32、(1)学校应该试图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或确定教育目标)(2分) (2)怎样选择有助于达到教育目

11、标的学习经验?(或选择学习经验)(1分) (3)怎样为有效的教学而组织学习经验。(或组织学习经验)(1分) (4)怎样评价学习经验的有效性。(或评价教育计划)(2分) 33、综合课程是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2分) 开发策略: (1)确定作为综合课程组织核心的主题、问题和概念的选择标准。(1分) (2)教师与教育行政人员要对综合课程进行恰当规划与合作。(1分) (3)开发综合性评估形式。(1分) (4)建立单一学科知识与跨学科知识相结合的教师培训计划。(1分) 34、课程实施与教学相互区别又内在统一。(2分) 区别:课程实施与教学分属于不

12、同的研究领域。课程实施主要探讨对课程变革计划的实施成都、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课程变革计划与实践情境的相互适应机制、教师与学生创生课程的过程等。教学研究主要探讨教师的“教授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及二者之间的互动机制。(2分) 联系:课程实施内在地整合于教学,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环节和基本途径;课程实施研究与教学研究具有内在的互补性。(2分) 35、(1)评价过程是将教育结果与预定的教育目标相对照的过程,是根据预定教育目标对教育结果进行客观描述的过程。(2分) (2)评价的关键是确定清晰的、可操作性的行为目标。(2分) (3)评价不等于“考试”和“测验”,尽管“考试”和“测验”可以成为评价的一

13、部分。(2分)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6、(1)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2分) (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2分) (3)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2分) (4)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2分) (5)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和“虚无课程”并重。(2分) (6)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并重。(2分) 37、(1)呈现情境:向学习者呈现与当前学习内容相关的情境。(2分) (2)随机访问学习:向学习者呈现与当前所选内容的不同侧面的特性相关联的情境,引导学

14、习者自主学习。(2分) (3)思维发展训练:教师引导学生发展“元认知”水平,帮助学生建立思维模型。(2分) (4)协作学习:围绕通过不同情境获得的认知、建构的意义展开小组讨论。(2分) (5)效果评价:与问题解决过程融为一体的“场合驱动评价”。(2分) (6)结合实例展开论述。(2分)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6分) 38、(1)罗杰斯创立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2分) (2)基本特征是:首先,极大地依赖于个体成长、健康与适应的内驱力。(2分)其次,强调情感因素,强调教学的情感方面而不是理智方面。(2分)再次,强调学生“此时此刻”情形,而不关心他过去的情感和经验。(2分)最后,强调本身就能促进学生经验生长的人际接触和人际关系。(2分) (3)评析:该模式把教学的目标看作是学生人格、自我的健全发展,把教学的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