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主体防水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0458571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铁车站主体防水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地铁车站主体防水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地铁车站主体防水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地铁车站主体防水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地铁车站主体防水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铁车站主体防水工程施工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车站主体防水工程施工设计方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范文范例 精心整理目 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12.1工业展览馆站概况12.2防水设计要求1三、施工组织机构1四、施工准备24.1 技术准备24.2 材料准备24.3 机具准备24.4 劳动力准备3五、施工工艺流程35.1 施工总体工艺流程35.2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施工工艺流程45.3 聚氨酯涂膜防水施工工艺流程4六、施工方法46.1 底板和侧墙冷自粘防水卷材施工方法46.2 顶板聚氨酯涂膜防水施工方法66.3 施工缝防水处理86.4 变形缝防水处理106.5 接地电极防水处理136.6 盾构洞口防水收口处理136.7 穿墙管、钢管降水井及格构柱防水处理146.8 防水砼施工方法16七

2、、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7八、安全措施17 word完美格式一、 编制依据1、 沈阳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防水设计图纸;2、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3、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版)4、 沈阳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施工设计结构防水通用图 2007年2月5、 地下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50108-2008)二、 工程概况2.1 工业展览馆站概况工业展览馆站位于沈阳最繁忙的主干道之一青年大街旁,车站西面紧邻辽宁工业展览馆,东面为文化路立交桥,车站主体呈南北走向,车站设计起点里程为K12+246.917,左线设计终点里程为K12+396.4

3、23,右线设计终点里程为K12+396.425,总长149.5m。其计算站台中心里程为K12+314.817。中心里程处轨面高程18.839m。标准段宽度为20.7m,计算站台中心处顶板覆土厚度为4.15m,轨面埋深为22.95m,采用明挖法进行施工。2.2 防水设计要求防水设计遵循“以防为主、刚柔结合,多道防线,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地下车站(含出入口通道、风道)和机电设备集中区段的防水等级为一级,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裂缝宽度迎水面不得大于0.2mm,背水面不得大于0.3mm,并且不得出现贯通裂缝。车站主体结构全部采用防水混凝土进行结构自防水,抗渗等级不小于S10。同时车站设结

4、构外包防水层,结构底板及侧墙附加防水层采用1.5mm厚预铺式合成高分子冷自粘防水卷材细石混凝土等材料;顶板防水采用2.5mm厚单组分聚氨酯涂层等。车站结构防水为钢筋砼结构自防水体系,辅以附加防水层加强防水。车站主体、车站与风道连接部位、车站与出入口等的连接部位设置变形缝,在变形缝处沿隧道环向设置封闭的背贴式止水带。三、 施工组织机构3.1 项目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作为本施工段工程管理的核心机构,设项目经理1名、项目副经理2名、技术负责人1名,配置4个业务管理部门,配置专职的安全、质量检查人员,下设防水专业施工队伍。详见施工组织结构图。项目经理:杨宏伟常务经理:姜国锋安全副经理:朱文忠 总工:李诗

5、尧工程部:王丛林安质部:曹林设备物资部:高洁试验室:刘洪茹 其它防水材料施工队 防水卷材铺装队防水施工队技术负责人四、施工准备4.1 技术准备编制详细的防水施工方案,进行详尽的技术交底。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考核,持证上岗。组织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有关操作规程、规范及工艺要求学习,做到“心领神会”。4.2 材料准备在甲控材料供应商中确定防水材料供应商,进行进场前抽样质检,组织材料进场及进场检验,检验合格后的材料方可使用。(1)凡进入施工现场的防水卷材应附有出厂质保书,并注明生产日期、批号、规格、名称。(2)按照沈阳市轨道交通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检测频率管理办法进行取样及试验,合格后方准使用。4.3 机具

6、准备防水施工主要施工机具一览表序号机具名称数量序号机具名称数量1铁锹47弹线盒42扫帚48刮板153剪刀49毛刷104吹灰器210热熔喷灯25手锤511热风焊枪26钢凿412卷尺54.4 劳动力准备序 号工 种 名 称人 数1卷材铺装队122注浆管止水胶队63顶板聚氨酯队8合计26五、施工工艺流程5.1 施工总体工艺流程基底验槽综合接地施工底板垫层施工底板混凝土浇筑底板施工缝、变形缝防水施工侧墙防水层施工侧墙、中板混凝土浇筑侧墙施工缝、变形缝防水施工,中板施工缝防水施工顶板混凝土浇筑顶板施工缝、变形缝施工顶板防水层施工底板防水层施工工。 防水施工总工艺流程5.2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施工工艺流程

7、基层找平处理 阴阳角倒角 铺设加强层 防水卷材铺设 固定、压边 验收。5.3 聚氨酯涂膜防水施工工艺流程基层找平压光 阴阳角倒角 涂刷涂膜加强层 粘贴聚酯布增强层 涂膜防水层施工 验收 保护层。六、施工方法6.1 底板和侧墙冷自粘防水卷材施工方法、基面处理铺设冷自粘防水层前必须对基面进行处理,底板垫层采用自找平处理,侧墙围护结构网喷面采用20厚1:2.5水泥砂浆进行找平。所有阴阳角部位均采用1:2.5水泥砂浆倒角,阴角做成5cm5cm的倒角,阳角采用水泥砂浆圆顺处理,R30mm。对基层表面突出的砼、钢筋等尖锐物体须采用剔凿和切割后,采用1:2.5水泥砂浆抹平处理。、加强层在处理完毕的底板和侧墙

8、阴阳角部位铺设加强层卷材,加强层卷材宽度50cm。阴阳角防水卷材铺设方法见下图: 阴阳角防水加强层做法、防水卷材铺设冷自粘防水卷材铺设在底板和侧墙阴阳角部位加强层铺设完毕后进行,施工顺序为先底板,后侧墙,底板从南往北纵向铺设,侧墙自下向上铺设。靠近底板垫层和地连墙面一侧为非粘结面(PE面),与结构外表面密贴面为有隔离面(粘贴面)。侧墙防水层采用机械固定法固定于围护墙表面,固定点距卷材边缘2cm,钉距不大于50cm,钉长不得小于27mm,且配合垫片将防水层牢固的固定在基层表面,垫片直径不小于2cm,厚度不小于1mm;底板除阴阳角等特殊部位需要机械固定外,大面防水层可直接搭接;顶板采用专用底涂粘结

9、。相邻两幅卷材通过相互自粘连接成一体,搭接宽度为10cm。要求上幅压下幅进行搭接,避免T形和十字搭接,将钉孔部位覆盖住。侧墙立面防水层铺设高出钢筋端部50cm。预留搭接做法见下图。 侧墙防水层预留搭接施工 底板防水层预留搭接施工、固定、压边侧墙冷自粘防水卷材防水层铺设完毕后,为防止防水层下滑脱落,在防水层端部采用机械固定,进行临时压边处理。、验收在一个防水卷材施工段施工完毕后,及时报请监理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验收不合格,立即对不合格部位进行修补,达到要求且验收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6.2 顶板聚氨酯涂膜防水施工方法、基层处理顶板砼浇筑完毕后,采用木抹子反复收水压实,使表面平

10、整,平整度用2m靠尺进行检查,靠尺于基层的间隙不超过5mm,且只允许平缓变化。所有阴角部位均采用55cm的1:2.5水泥砂浆进行倒角。基层表面的气孔、凹凸不平、蜂窝、缝隙、起砂等缺陷应修补处理,对基层表面突出的砼、钢筋等尖锐物体须采用剔凿和切割后,采用1:2.5水泥砂浆抹平处理。基层须干净、无浮浆、无水珠、不渗水。当基层上出现大于0.3mm的裂缝时,应骑缝各10cm涂刷1mm厚的聚氨酯涂膜防水加强层,然后设置聚酯布增强层,最后涂刷防水层。、加强层顶板在阴阳角和施工缝等特殊部位涂刷防水涂膜加强层,加强层厚度1mm。、增强层顶板阴阳角和施工缝等特殊部位涂刷防水涂膜加强层后,立即在加强层涂膜表面粘贴

11、聚酯布增强层。严禁涂膜防水加强层表面干燥后再铺设聚酯布增强层。阴阳角的处理方法如下图: 阴阳角部位处理、涂膜防水层施工首先应选择在无风、无雨的季节进行涂膜防水层施工,对雾、雨等恶劣天气也应避免。 顶板涂膜防水层采用多道(一般35道)涂刷,上下两道涂层涂刷方向应相互垂直。当上道涂膜实干后,才可以进行下道涂膜施工。防水涂料宜用棕刷、橡胶刮板涂刷在基层面上,其施工遍数和用量可参照下表所示。涂料施工遍数和用量施工遍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用量0.7kg/m21.3kg/m21.0kg/m2涂膜防水层的施工顺序应遵循“先远后近、先高后低、先局部后大面、先立面后平面”的原则,按照分区分片后退法进行涂刷或喷涂。

12、平面或坡面施工后,在防水层未固化前不宜上人踩踏,固化后应按设计要求,对涂膜防水层进行妥善保护。、结构侧墙防水卷材与结构顶板聚氨酯涂膜及纸胎油毡之间须进行过渡连接,其做法详见下图。 顶板、侧墙防水层过渡做法、当顶板聚氨酯涂膜一个防水施工段完毕后,经自检合格后,报监理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验收不合格,立即整改补涂,达到要求并经验收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6.3 施工缝防水处理施工缝采用止水胶并预埋注浆管的方法进行防水处理,遇水膨胀止水胶物理性能见下表,施工缝防水具体做法如下图所示。止水胶与注浆管的物理性能遇水膨胀止水胶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检测项目单位技术指标序号检测项目技术指标1未

13、固化前固含量 %80比重 g/cm31.201.55下垂度(20),mm 3表干时间,h 242固化后延伸率 % 400抗拉强度,Mpa0.33净水体积膨胀倍率(室温,蒸馏水), % cm/sec220施工缝防水示意图施工缝施工要求如下:(1)按施工顺序设置墙体水平纵向施工缝和环向施工缝,墙体水平纵向施工缝底板斜托顶上200mm,各层楼板顶面以上200mm。环向施工缝间距控制在1522m范围内,同时应避开出入口通道和通风道(环向施工缝距开孔边缘不小于300mm)。顶、底板不得设置纵向施工缝。具体做法见图“施工缝做法”。(2)止水胶应具有一定的缓胀性能,属于不定型产品,挤出后固化成型,成型后的宽

14、度为20mm,高度为10mm,宽度误差不大于-2mm,采用专业的注胶器均匀挤出粘结在施工缝表面。(3)粘贴止水胶的施工缝表面必须先凿毛,将疏松、起皮、浮灰等凿除并清理干净,使施工缝表面坚实、平整、干燥、无污物。(4)止水胶与基面间需粘结紧密、闹固、粘贴完毕后,避免雨天和施工过程中遇水,以避免提前膨胀导致止水能力下降。以膨胀部分应割除并重新粘贴止水胶。(5)注浆管采用专业扣件固定在施工缝表面结构中线上,固定间距2025cm,沿施工缝通长设置。注浆管采用搭接法进行连接,有效搭接长度不小于2cm。注浆管每隔45m间距引出一根注浆导管,利用注浆导管注浆。(6)浇注施缝混凝土时,应进行充分的振捣,保证施工缝两侧的混凝土密实。振捣时振捣棒不得触及止水条。6.4 变形缝防水处理侧墙和底板采用35cm宽钢边橡胶止水带、32cm宽的背贴式止水带进行防水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