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分类汇编(九下).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446508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分类汇编(九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浙江省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分类汇编(九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浙江省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分类汇编(九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浙江省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分类汇编(九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浙江省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分类汇编(九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分类汇编(九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分类汇编(九下).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201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分类汇编(九年级下册)一、选择题1(杭州-3)我国法律规定严禁种植能提取毒品的植物。下列属于此类植物的是( )A大麻 B天麻 C蓖麻 D亚麻2(杭州-6)在无菌条件下将铁皮石斛植株的组织放在含有全面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上培养,培育出许多与原来的铁皮石斛基本相同的新个体。上述培育技术( )A属转基因技术,能大幅度改良后代的性状B优点是后代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且繁殖速度快C与克隆技术相比,二者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完全不同D属组织培养技术,能使后代获得比亲本更优良的性状3(杭州-7)接种疫苗可以预防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疫苗可以促使人体()AT 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从而产

2、生大量特定抗体消灭病原体B接受大量抗体或淋巴因子,立即获得针对特定传染病的免疫力C在健康状况下获得对特定传染病的免疫力,从而保护易感人群D产生针对特定传染病的抗原,从而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4(宁波-3)甲型流行性感冒是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禽共患的传染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型流感病毒是该病的病原体B甲型流感病毒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C甲型流感病毒性状由体内蛋白质控制D接种流感疫苗获得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5(温州-13)大爆炸宇宙论认为宇宙处于不断的膨胀中,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离我们越远的星系,退行越快。若在我们所在的星系1观测,下图能类比宇宙膨胀的是(箭头方向和长短分别表示运动方向

3、和快慢)( )6(湖州-4)下列传染病中,病原体是病毒且主要是通过性接触传播的是( )A艾滋病 B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C肺结核 D疟疾7(湖州-7)在人体针对病原体的抵抗中,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 B皮肤的角质层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C鼻黏膜分泌黏液消灭病原体 D吞噬细胞从血管进入组织吞噬和消化病原体8(湖州-1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减少的。在一个池塘生态系统的下列生物群体中,构成一个“级”的是( )A所有的鱼类 B所有的动物C所有的生物 D所有直接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9(衢州-1)生命和健康是我们最大的财富,下列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是( )A远离毒

4、品 B喜欢吸烟、酗酒 C经常不吃早餐 D不愿与人交往10(台州-1)2月6日,台州市禁毒办开展禁毒“流动课堂”宣传教育活动。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以下对毒品危害认识错误的是( )A吸毒会损害人体免疫系统 B吸毒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C吸毒、贩毒严重危害社会 D经济允许时,可以偶尔吸一次二、填空题1(杭州-22)湖州农民将桑林附近的洼地深挖为鱼塘,垫高塘基、基上种桑,以桑养蚕、蚕丝织绸,蚕沙(蚕的粪便)喂鱼,塘泥肥桑,从而建成了有特色的桑基鱼塘生态系统。2018年4月19日,该桑基鱼塘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由于人为调整了该生态系

5、统中的 结构,使能量较多的流向蚕和鱼,发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吃了蚕沙后,鱼将蚕沙中的有机物转变成自身的有机物,这一过程属于鱼的 ,其中新合成的有机物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消耗,另一部分用于 。(3)若塘中鱼群处于幼年时期时,每摄取100千克的蚕沙可以使鱼群增重X千克。当鱼群长到成年期时,每摄取100千克的蚕沙可以使鱼群增重Y千克,则Y X(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温州-18)2018年5月,在一颗七千年前的牙齿化石中,科学家检到乙肝病毒DNA的部分片段。(1)七千年前乙肝病毒与现在乙肝病毒的DNA存在差别,这种差别说明乙肝病毒在繁殖过程中存在 现象。(2)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

6、、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我国新生儿都要注射乙肝疫苗,这属于上述措施中的 。3(绍义-16)如图为某同学绘制的生态系统结构示意图。(1)甲代表的生态系统成分是 。(2)请根据图中提供的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写出食物结: 。4(绍义-22)1955年,中国科学家汤飞凡分离出一种能引起沙眼的微生物“TE8”。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将“TE8”等类似微生物命名为“衣原体”。(1)从传染病角度分析沙眼衣原体属于 (选填“病原体”或“传染源”)。(2)不使用公共毛巾和脸盆,有利于预防沙眼传染这种防止传染病流行的措施属于 。5(嘉舟-20)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研究表明,感染人

7、乳头瘤病毒(简称 HPV)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最高风险因素。为此,科学家研发了HPV疫 苗,以有效地预防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进而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1)右图为某年我国肿瘤登记地区宫颈癌发病率随年龄变化的曲线图。根据该图信息分析,宫颈癌发病率增速最快的年龄段是 。(以5 岁为一个年龄段)(2)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女性接种HPV疫苗属于 。(3)接种疫苗后,人体血液中的相关淋巴细胞会大量增殖、分化,并产生专门抵抗这种病原体的蛋白质,此种蛋白质在免疫学中称为 。6(衢州-16)随着科技的进步,霍金提出的黑洞理论和宇宙无边界的设想,正逐步得到证实。如图A.B.C.d四点分别表示处女座、大熊座、牧夫

8、座和长蛇座四大星系离银河系的距离与它们的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由图可知: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 ;可推知宇宙处在 之中。三、解答题1(宁波-29)宁波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是典型的海岸湿地生态系统,大量水鸟栖息于此,故有“鸟类天堂”的美誉。(1)湿地公园中水鸟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2)湿地公园中荷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 输送到地下茎(藕)中贮存。(3)下列关于湿地公园的一些观点,其中合理的有 (可多选)。湿地植被能净化水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湿地公园中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湿地公园环境优美,可在园内修建高档住宅小区湿地公园中生物与环境相适应,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温州-28)图甲

9、为某生态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只画出部分生物),图乙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示意图。(1)据图甲,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2)能量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化学能的形式流动。图乙中可表示化学能从蛇流入微生物的是_(填数字序号)。(3)碳元素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在自然界中循环的。图乙中可表示二氧化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是_(填数字序号)3(金丽-31)2018年5月15日,四位志愿者从“月宫一号”走出,标志着“月宫365”实验获得圆满成功。“月宫一号”与外界密闭隔绝,志愿者所需的氧气、水和食物可在系统内循环再生,其中饲养的黄粉虫以蔬菜老叶等为食,并能为人提供优质动物蛋白。与前一次实验相

10、比,新增加了一个植物舱,植物种类增加到30多种。请回答:(1)写出这个密闭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 ;(2)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生物可看成一个 ,其中植物叶片的 大大促进了水循环;(3)植物种类的增加,提高了生态系统的 ,使该生态系统更稳定。4(衢州-34)衢州是全国生态保护纲要确定的九个生态良好地区之一,是浙江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如图是衢州某农场无废弃物农业生态模式示意图。(1)该农场中所有的生物可以看作是一个 。(2)下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填序号)。该农场的农业生态系统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小型生态瓶5(台州-33)5月15日,在“月宫一号”内进行的“月宫365实验取得圆满成

11、功。在“月宫一号”内,人类 生括所必需的物质可以循环再生。(1)图甲表示“月宫一号”内各生物间的物质流动。图中有 条食物链。(2)某同学认为“月宫一号”作为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可以引入以黄粉虫为食的生物。请你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角度评价此观点 。(3)“月宫一号”里的植物能为人提供氧气、水和食物。光照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之一。某科学兴趣小组利用图乙装置研究不同色光对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影响,并对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如图丙)。据图分析,“月宫一号”内给植物照射的最佳两种色光为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1(1)食物链(或食物网) (2)同化作用 个体生长(或生长发育) (3)小于2(1)变异 (2)保护易感人群3(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水稻蝗虫青蛙蛇4(1)病原体 (2)切断传播途径5(1) 3540岁 (2)保护易感人群(者) (3)抗体6越快(越大 变大、变快) 膨胀三、解答题1(1)消费者 (2)筛管(韧皮部也给分) (3)2(1)小麦鼠蛇猫头鹰(小麦鼠猎头鹰)(2)(3)3(1)植物黄粉虫人 (2)群落 蒸腾作用 (3)自动调节能力4(1)群落 (2)5(1)2(2分)(2)观点错误,引入的生物会消耗能量,流入人体的能量减少。(或“观点正确。增加生物种类,可以给人提供更丰富的营养。”等合理均可)(3)蓝光和红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