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课 明暗与立体人教新课标 (2)

上传人:doc****ang 文档编号:120445519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课 明暗与立体人教新课标 (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课 明暗与立体人教新课标 (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课 明暗与立体人教新课标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课 明暗与立体人教新课标 (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时 教 案课 题 明与暗教案序号4授课时间 课 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物体的明暗发现方法。2技能:学生能初步运用明暗表现方法去观察、分析、描绘物体的立体感觉。3情感: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存在的自然现象的研究兴趣。点难点教学重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物体在光照射下的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教学难点 :初步运用物体的明暗画法规律,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准备等教具教具准备 1. 球体、立方体石膏模型数个。 2射灯。 3摆放石膏形体的桌子,配以衬布。 4投影仪。 5范画两幅 6铅画纸一张(4k)、铅笔、美工刀。学具准备 8开素描纸,绘

2、图铅笔、画板、橡皮板 书 设 计 明与暗1形体的明暗技法特点2练习环节与时控师 生 活 动导入(1分)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揭示目标(1分)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目标及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及任务要求。自学指导(3分)你们来看,这是一张白纸,我们把它放在灯光下,你来观察一下,在它的表面上有没有明暗变化?谁能想办法让这张纸产生明暗变化?(学生上台演示)你是把它卷了一下,来观察一下在光的照射下发生了什么变化?总结:有了从明到暗的渐渐过渡的变化。下面来看这位同学把纸折了一下,我们把它放到灯光下,有了什么变化?总结:对,明和暗有了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对

3、比非常强烈。自主学习(10分)观察体会(设计意图:通过对实物的观察理解,加强学生对物体明暗认识与体验,并为下一步进行实践创作做准备。)1.同学们这里有一个石膏球体,我们来观察,当光线照射的它时,我们会发现什么?(出示石膏球让学生思考、议论后回答)总结:光照后,球体表面出现了明、暗半球。你们再仔细看看,球体的亮部有没有明暗变化?暗部呢?总结:球体的明暗变化比较复杂,而且是逐渐转变的,可概括为:亮面(即直接受光面),灰面(即侧面受光面),暗面(即没有受光的面),明暗交界线(区分明暗两部的界限),反光(侧面环境光影响),投影(物体挡住光源产生)。(课件演示)点拨释疑(12分)下面老师就用铅笔画素描的

4、形式表现圆球明暗关系。 1第一步是整体观察分析,要确立光源方位,找出明暗交界线所在的位置。2观察好了就可以起稿了,用直线画出圆球的结构轮廓;接着画出明暗交界线、投影;3然后就可以铺大色调了,铺出暗面、投影的基调;(注意:用直线排成块面,顺着球的弧面画;投影注意近实远虚。)4最后进行细致刻画:从明暗交接线入手,先画出背光面基本调子;背光面近暗远灰,但不能比受光面的灰调亮;再从明暗交界线向亮调子由深到浅过度;亮调子用较硬铅笔画。达标测评(12分)1学生选择立方体或圆柱体画出明暗素描,教师进行巡回指导2注意把握以下问题:A、 灰调过少或高光位置不对;B、明暗交界线不准;C、投影不准;D、排线问题;E、反光太亮。小结欣赏讲评(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平台。)1教师把学生完成的作品摆放到前面,全体学生欣赏讨论,然后说出自己的观点。2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体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知道了怎样运用明暗变化表现石膏几何体的立体感,希望同学们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绘画中,观察生活中各种不同物体的明暗,并用画笔把他们描绘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