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黄河颂1人音版简谱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0436125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黄河颂1人音版简谱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黄河颂1人音版简谱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黄河颂1人音版简谱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黄河颂1人音版简谱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黄河颂1人音版简谱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黄河颂1人音版简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黄河颂1人音版简谱(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河颂1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黄河大合唱和钢琴协奏曲黄河2、懂得从学习的内容想开去,关注相关艺术。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学情分析 我校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五年多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多种乐器的音色,具备初步分析音色和聆听交响乐队演奏的能力,在欣赏钢琴协奏曲黄河时可以尝试让他们了解黄河大合唱的有关知识,加深他们对这部作品的理解。3重点难点 来源:学科网ZXXK1、钢琴协奏曲黄河与声乐作品黄河颂的关联及这部作品的意义。2、在欣赏黄河时能分辨出大提琴的音色。4教学过程 来源:学|科|网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图片欣赏加朗诵 来源:Zxxk.Com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看一看黄河,首先让我们一起欣赏一首赞美

2、黄河的诗歌: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啊,黄河,你是我们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同学们,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上游平缓温柔,如同娴静美丽的少女;下游自由奔腾,如同脱缰的野马。黄河是中华民族生存和

3、发展的伟大摇篮。几千年来,黄河流域是我们中华民族进行文明创造的重要基地。黄河奔腾向前、百折不挠的气势,是我们民族自强不息、蓬勃向上精神的生动写照。从古到今,无数的作品赞美过黄河,在现代音乐史中,关于黄河我们有两部作品,一部是黄河大合唱,一部是钢琴协奏曲黄河。说起黄河大合唱,同学们可能曾经无数次的听到过其中的某些片段,而这部作品直接促成了我们后面要讲的钢琴协奏曲黄河。我今天要讲的是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介绍两位音乐家,二是黄河大合唱的一些特点,三是钢琴协奏曲黄河。(出示主讲内容图)活动2【讲授】音乐家介绍 让先来认识两位音乐家。(出示冼星海和殷承宗介绍图)冼星海是我国著名的人民音乐家。毕业于法国巴

4、黎音乐学院,他是一位接受过专业训练的音乐家,但是他在后来的创作生涯中,渐渐抛弃了一些高深的音乐技能,写出了大量人民群众听得懂,喜欢听的音乐,所以称他为人民音乐家。殷承宗是我国著名的钢琴演奏家、作曲家。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音乐学院,他12岁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18岁时参加了维也纳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钢琴比赛,获得了金奖。也就是说他也是一位接受过专业训练的音乐家,跟冼星海一样,他也逐渐抛弃了一些高深的音乐技能,创作出贴近人民的音乐作品。因为两位音乐家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所以在相隔30年的时间里,他们分别创作出了这两部关于黄河的作品,这不得不让我们感到惊叹!活动3【讲授】黄河大合唱特

5、点介绍 黄河大合唱由8个乐章组成,从形式看,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它是由一首一首的歌曲组成的,组成了一个套曲的形式。并且,这些歌曲是有一个个故事情节的,虽然故事情节不是特别明确的说你扮演谁,我扮演谁,但是它有一个文学性的主题和暗示贯穿在其中,使得整个作品有一条主线连贯起来。我们从第一首开始听,一直到最后一首,我们知道它是在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黄河大合唱特点图)第一首叫做黄河船夫曲,讲的是黄河上,在惊涛骇浪中英勇搏击的黄河船夫。这部作品为什么要写这个呢?实际上是写在黄河两岸的那些人在平常是怎样生活的,他们生活的场景是什么样的。其中既有他们面对惊涛骇浪的音乐段落,

6、也有他们开怀大笑的音乐段落,是一个生活的场景。第二首叫做黄河颂,“颂”是歌颂的意思,就是黄河两岸的人对于黄河这样一条母亲河,对于这条哺育了我们中华文化的河流的一种感恩。这个感恩就被称为黄河颂。第三首黄河之水天上来,大家注意这一段是一个诗朗诵,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诗朗诵把感恩的心情一步一步地堆起来了。黄河养育了我们中华文明,那么这个黄河是从哪里来的啊,是上天赐给我们的,黄河之水天上来!第四首黄水谣,黄水谣开头还是叙述式的,黄河两岸怎么样,它的那些生活的场景,但是从中段开始,“自从鬼子来”!整个音乐就往下面去了,变得非常的压抑阴暗。整部作品从这个地方出现了转折,有一些侵略者来到了我们家园里。再下面一

7、首河边对口曲,在黄河边,一个从东北来的逃难的老乡,一个从山西来的逃难的老乡,两个人在黄河边遇到了,然后互相聊了一下:为什么到这里来啊?家乡在哪里啊?聊来聊去最后大家决定要打回老家去。大家注意了,这里是一个对唱,什么是对唱啊?就是你一言我一语,你一言我一语。这非常符合我们中国民族传统的形式,老百姓很容易明白。在这里“打回老家去”还是个体的愿望,还没有形成群体的力量。再往下面去,他们的妻子呢?他们的妻子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和家园,孩子也死掉了,她在一个夜晚来到黄河边,面对黄河吐露她内心的痛苦和怨恨,最后跳进了黄河的波涛中,音乐发展到黄河怨的时候是整部黄河大合唱的最低点,情绪的最低谷,其实你可以感觉到,

8、黄水谣不是说过了吗,“自从鬼子来”那情绪已经传下来了,可是后面还有一个河边对口曲是说有人要抗日,有人要去抗战,但是这种抗战又是一种个体式的抗战,这个情绪到了黄河怨的时候降落到了最低谷,为什么要降落到最低谷,是为了后面的高潮做准备。作曲家在些音乐的时候他一定有构思,我们在欣赏音乐的时候,一定要明白音乐家他暗示给我们的那些东西,所以你要仔仔细细的去分析,这样才能体会到作曲家的创作技巧,这是一种高级的乐趣。因为有这样一个低潮,所以后面的保卫黄河一下子才能突出,我们要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它的力量才能显现出来。反过来,如果前面是一个高潮呢,保卫黄河就没有力量了,正是有一个低潮,非常悲哀的低潮

9、,保卫黄河的力量才能凸显出来。不仅如此,没完啊,保卫黄河并没有结束,我们接着往下看,还有一个怒吼吧!黄河,在写到这首的时候,大家能够明确的感受到,黄河已经不是一条河流,而是我们中华文化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所以整个民族都要起来怒吼,起来抗战才可以,最后的这个段落写的非常的辉煌。通过刚才的介绍,我们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这里面是有一个构思的,这个构思非常的精妙,这种精妙的的构思需要我们仔仔细细地去体会。活动4【活动】黄河颂演唱版欣赏 来源:学+科+网Z+X+X+K今天,在这里主要给大家介绍黄河颂,华夏文明,中华文化源于黄河,这种源于黄河的感恩心情在这个作品中有一个体现,这是黄河颂的歌词(出示黄河颂

10、歌词),这里把黄河颂分成3个段落,这3个段落我们可以再来分析一下,第一段写的是什么呀,还是写的黄河的环境,黄河所在的中国,所在的中华大地的一个环境,可以说是写景的。从第二段开始,就讲黄河的伟大意义在哪里:“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非常重要,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我们再把眼光放远一点,如果我们刚才还是在中华大地这个范围来谈论黄河,那么现在“你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黄河就这么重要,不仅孕育我们而且保护我们。最后一段,是一个歌颂,对于黄河的歌颂,既然前面黄河有这样一些功绩,做成了一些这样的事情,即是我们的母亲又是我们的屏障,那么

11、最后就是一个对黄河的歌颂“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通过对歌词的分析,我们下面将结合音乐的欣赏来了解这首歌曲。(欣赏歌唱版黄河颂)活动5【活动】钢琴协奏曲黄河颂欣赏 黄河大合唱写于1939年,是我国的抗日战争时期,当时这个作品极大的鼓舞了人们抗战的决心,在黄河大合唱诞生30年后的1969年,中国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黄河大合唱的主要曲调为主又出现了一部中国近代历史上重要的钢琴协奏曲叫做黄河。它的作者就是我们前面介绍过的钢琴家殷承宗。1970年的元旦,这个作品在人民大会堂演出,殷承宗担任钢琴的独奏,中央乐团协奏,指挥是著名指挥家李德伦,这场演出是轰动式的,非

12、常的成功。这是后来出版的一个唱片,演奏钢琴的就是殷承宗,后面背景里的指挥家就是李德伦。(出示唱片图)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作品的结构。(出示就构图)钢琴协奏曲黄河由四个乐章组成,它的全部音乐主题都来自于黄河大合唱,第一乐章对应黄河船夫曲,第二乐章就对应黄河颂,第三乐章黄河愤对应了黄水谣和黄河怨的音乐片段,第四乐章对应保卫黄河。我们今天重点向大家介绍的是第二乐章黄河颂,首先我们来聆听一下。(播放钢琴协奏曲黄河颂)来源:学科网活动6【练习】乐器音色分辨 同学们,一部优秀的交响乐作品是要众多的乐器参与才能完成的,下面让我们运用我们积累的音乐知识分辩出下面五种乐器的音色。(播放五种乐器演奏片断,学生听辨音色)活动7【作业】小结 通过欣赏我们可以感觉到,这个钢琴协奏曲的黄河颂好像跟那个声乐的作品差别不大,是不是这个样子啊?原因在哪里呢?因为在把由几首歌曲组成的黄河大合唱改编成钢琴协奏曲的时候有一个难题,歌曲是歌唱性的旋律,而器乐的语言和歌唱的语言是不一样的,那怎么办,所以我们看到这个黄河颂有点像一个歌曲的伴奏一样,一个主要的声乐主题一直贯穿始终。这个主题没有经过器乐化的处理,所以我们感觉到它和原来的合唱非常的相似。1975年殷承宗在欧洲演出了黄河,黄河从此开始了在国际上的演出,这个作品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一样,也是享誉海内外的一部成功的作品,希望同学们有机会可以把整个作品完整地听一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