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间公益组织发展现状和传播需求(尾)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0420947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民间公益组织发展现状和传播需求(尾)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我国民间公益组织发展现状和传播需求(尾)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我国民间公益组织发展现状和传播需求(尾)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我国民间公益组织发展现状和传播需求(尾)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我国民间公益组织发展现状和传播需求(尾)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民间公益组织发展现状和传播需求(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民间公益组织发展现状和传播需求(尾)(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业.专注.我国民间公益组织资源现状及其传播需求曹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海淀区,100084摘 要 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管理的特殊性,给民间公益组织的发展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也影响了民间公益组织的资源现状。总体资源的匮乏,使得民间公益组织不得不借助其有限的传播资源,通过主动的组织传播撬动资源杠杆,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于是,对资源的改善预期通过组织的传播需求表达出来。关键词: 传播需求、资源现状、公益组织的传播Present Status of Chinese NGOs Social Resource and Their Need For CommunicationAbstract

2、It has been deeply affected by the specialsocialstructure and management of China that most of China NGOs are suffering the deficiency of social resource so that they have to struggle with their communication ability to find out the possible resource to feed their need in both survival and public go

3、odness. Keywords: need for communication, status of present resource, communication of NGOs 简单的回顾我国民间公益组织的发展历史。在经历了建国后被作为“异己力量,受到严格的控制” 康晓光,转型中的中国社团,中国改革论坛网,1999年12月31日初期阶段和文革期间的全面瘫痪,到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由于市场发展的需要逼迫政治领域释放出一部分社会管理空间,使得民间公益组织得以迅速发展。2008年,大量异事态事件的发生,引发了社会公益参与的高潮,促进了民间公益组织数量的急剧增加。从服务范围观察, 民间公益组织的服

4、务已经涉猎了从救灾扶贫到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区促进等多个范围,囊括了几乎全部的社会服务范畴。这一时期,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民间“结社”和民间公益组织的传播及社会动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促进,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让具有某种共同关注对象的公众更加容易的走到了一起,通过他们的互动传播,正在形成着对政策的强大的公众影响力。但现阶段,对于公益的社会认识和社会管理体系的先天不足,使得大多数民间公益组织的管理水平低下、资源整合不足、人才短缺、公益实践监管缺失等现象普遍存在,甚至,公益组织利用其身份参与市场行为,滋生了大量的公益腐败现象,而诸如红会“郭美美事件”、宋庆龄基金会下设组织参与地产投资等等乱

5、象,造成了社会公众对社会公益态度的变化和对民间公益组织的不信任,使得民间公益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面临极大的困难。在此种情况下,对于民间公益组织如何利用自身的传播,在做强自己的同时,更好的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满足组织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并更好的践行自身的公益理想,就成为亟待解决问题。一、民间公益组织发展中的资源现状中国民间公益组织实现组织的社会抱负、提供社会服务的过程首先是一种社会资源整合的过程。民间公益组织的人力资源、组织的资金状况、合法性获得、组织品牌及实力和社会关系等, 构成了民间公益组织的主要资源,其中最重要的是人才、资金和合法性的获得。但从现状观察,现阶段民间公益组织在上述资源方面的状况不容乐

6、观。第一,民间公益组织的人才资源状况不容乐观。组织就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 百度百科,组织的定义,2014年。所以,组织是由具有着共同目标的人构成的团体,对于一个组织的生存发展而言,构成组织的人力资源,是其最核心的资源部分。通过对几个较有影响力的民间公益组织进行研究后 这些组织包括大爱清尘救助尘肺病农民工组织、腾讯公益基金会、免费午餐基金项目等,不难发现,其组织的人力资源构成呈现以下的特点:首先,兼职人员过多。特别是涉及到组织的决策和领导层。管理人员以兼职身份出现,对民间组织的日常管理工作的参与缺乏连续性和顺畅的沟通,甚至某些公益组织的发起人自身仍在为自身生存拼

7、搏,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公益事业之中;其次,现有专职人员数量量少、素质低。专职人员的现状,使得大量的民间公益组织无法有效承担从组织传播、公益行动、社会筹募、组织发展、社会合作等错中复杂的公益实践任务,造成了工作效率低下、监管不利、社会服务不到位等诸多现象,影响了组织发展。第二,民间公益组织的资金状况对组织的生存构成重大威胁。根据2011年中国公益资源匹配报告 本报告由明善道CCiA发起,由恩派(NPI)公益组织发展中心、英国大使馆、瑞典国际发展署(Sida)共同支持及编制的调查显示: 为了自身机构的生存与发展而进行的筹资行为占到了民间公益组织筹资行为的93.3%,公益组织的的根本生存及发展需要,

8、是其向外部筹资的最主要动因。也就是说,就目前状况而言,资金状况的优劣对民间公益组织的生存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其中项目资金和管理费用,构成了其自身生存发展资金的主要部分。2011年中国公益资源匹配报告还显示:综合了扶贫、环保、文化教育、扶老助残、医疗卫生和能力建设等诸多个公益领域的资料,各类民间公益组织的资金缺口平均在29%44%之间,而且80%的组织每年的外部资金支持在人民币20万元以下,显示出目前国内民间公益组织的整体资金状况极为不乐观。从由资金状况所决定的民间组织的生存状况来看,调研 黄晓勇主编,中国民间组织报告(2013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显示:目前,只有21%的社会组织自

9、评生存状况良好,54%的组织认为有困难但前景良好,另外的25%的组织存在极大生存困境。第三,民间公益组织合法性不足。赵秀梅在中国NGO对政府的策略中曾经对NGO的合法性进行了如下的定义:NGO的合法性是指作为一个组织,由于其行为符合法律、道义、或者权威、制度看门人所制定的标准,而被人们、组织和政府部门所接受和认可而能够运作的状态,合法性的基础可以是法律秩序,也可以是一些其他的社会规范、价值或信仰 赵秀梅,中国NGO对政府的策略,社会学视野网,2007年8月。从此定义中分析,对于民间公益组织而言,其合法性构成就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方向,一个是政府通过注册登记管理,以行政制度化的手段对公益组织身份的

10、给予,即构成了其行政合法性的获得,而另一个方面,正是前述所提到过的,民间公益组织通过提供一定的社会服务或产品得到的社会公众对它的认同,即其民间合法性的获得。其中,以“双重分层管理” 按照1989年开始执行的社会团体注册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 社会团体的登记注册由民政部门负责, 但在正式登记前, 社会团体必须取得相关政府业务主管部门的管理许可,方可登记。制度为代表的行政管理手段是民间公益组织合法性获得的最大障碍。二、现阶段中国民间公益组织的传播需求 社会组织和大众传播共同构成了哈贝马斯所述的“公共领域”,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连接政府和社会的媒介,而大众传播所形成的公共舆论则是这种媒介的载体,公共

11、领域通过公众舆论调整着政府与社会之间的需求与行为。也就是说社会组织通过传播行动,实现着其对政府和社会之间相互行为的影响,发挥着自身的作用。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在社会组织通过公共舆论实现自身对政府和社会的影响的同时,以现阶段中国民间公益组织的现状看,通过传播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对于尚且被压迫在政府与社会需求交叉的狭小地带中且势力弱小的民间组织而言,其重要性远远大于对其社会管理功能或愿望的表达。从上述对于民间公益组织的资源状况分析可见,为适应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民间公益组织必须不断努力改善自身的资源状况,不论是人才需求、资金需求,还是合法性的获得以及组织的品牌建设和整体实力的增长,处于社会和政

12、府之间的公益组织,都要合理有效的利用好手中的公共舆论工具,通过传播行为来满足自身的各种资源需求。 (一)争取合法性的传播 民间公益组织的合法性由政府、社会的的双重赋权构成。在政府层面,政府除了通过“双重分层管理”的办法对民间公益组织实施日常行政管理之外,还要求民间公益组织的运作在价值取向上保持与政府政治的一致性,即民间组织在获得了行政合法性的同时,仍需在其运作中获得政治的合法性。同理,在社会层面上,公益组织通过社会服务或产品的提供,满足社会公众对公共服务一定的需求,通过获得社会公众的认同以取得其社会合法性,但此社会合法性的获得,不仅存于社会公众对公益组织服务的满意度的表达,同时需要以具体的责权

13、益的方式将其固化下来。民间公益组织不仅要承诺服务,同时要经受各种法律规制对承诺完成效果的检验、评估,并承担相应的服务提供责任,成为公益组织取得其法律合法性的依据。所以,社会的、政治的、行政的和法律的四个方面构成了民间公益组织合法性的全部 唐薇等,论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合法性问题,大众文艺,2008年第11期。其中,除去行政合法性的获得必须通过正式的民政部门的注册以具备相应的合法性身份,其余的三重合法性的获得,民间公益组织都可以通过其传播手段的应用达成目的。中国的民间公益组织在寻求自身的独立性和服从规制两者之间试图求得平衡。在这一过程中,媒体成为了民间公益组织重要的政治资源。因为在中国的社会结构中,

14、媒体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是政府的喉舌,反应政府的价值观和方向,另一方面又承担着舆论监督功能。所以,当公益组织的活动得到媒体的正面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得到了政府的承认 同上 ,无疑增强了该组织的政治合法性。同时,对于民间公益组织的公益实践及其成果的充分报道,使得组织的社会工作成就广为人知,不仅使公益组织得到广泛的社会宣传,也使组织获得自我意义建设的宝贵机会,使得组织和组织的诉求得到社会的更多认同,促成了组织的社会合法性身份的获得。 目前,随着政府行政职能的转变,各级政府尝试通过政府采购等措施,促进政府对于民间组织和公益事业的支持。近几年,民间公益组织在数量、服务领域方面的激增,造成了公共服

15、务市场的竞争加剧,同样是面对竞争,民间公益组织开始吸收市场营销的合理方法,利用传播手段,建立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与信任,在其所服务的特定领域中,找到与政府公共服务需求的相关性,并通过对自身能力的传播体现,引起政府和社会公众的注意,有意识的“主动把自己纳入国家行政体系,通过与国家行政体系发生一定关联来从某种程度上合法化自己” 同上,这样的做法,也大大降低了其行政合法化的难度。 (二)进行资源交换的传播 作为组织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资源依赖理论将组织的生存作为其理论的核心进行考察,并且明确的指出,组织最重要的核心是生存,为了生存,组织需要各种资源,而且组织通常不能生产这些资源,组织必须与它所依赖的

16、环境中的因素进行互动和交换。该理论存在几个基本的假设,首先,没有组织是可以自给自足其生存所需要的全部资源,为了生存,组织与其周围的环境必须进行资源的互动和交换。其次,组织的生存建立在一个控制它与其他组织的关系的能力的基础上。第三,组织自身是以政治行动者的面貌出现而不仅仅是一般的工作型组织 马迎贤,组织间关系资源依赖理论的历史演进,社会2004年第7期。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现阶段中国民间公益组织整体发展状态,与上述理论的几种假设有着惊人的一致性。首先,对于大多数中国民间组织而言,生存状态堪忧,其内部的资源条件根本无法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其次,民间组织对于政府资源的严重依赖决定了其对政府资源的依附关系从而导致其自身的“二重性”身份。第三,中国的民间公益组织的诞生是伴随着中国从传统国家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