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2016_2017学年高中一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题文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0408854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2016_2017学年高中一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题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川省成都市2016_2017学年高中一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题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四川省成都市2016_2017学年高中一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题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四川省成都市2016_2017学年高中一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题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四川省成都市2016_2017学年高中一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题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2016_2017学年高中一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题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2016_2017学年高中一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题文(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下载可编辑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文科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本堂考试100分钟,满分100分。3、答题前,学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卷上,并使用2B铅笔填涂。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44分,其中1-7题2分1个,8-27题1.5分1个)图1图1示意某沙丘2016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内蒙古、宁夏和陕西三省区交界处的毛乌素沙漠南缘,年降水量约350mm左右,80%集中在夏季。据此完成1-2题。1. 该沙丘()浅层土壤含水量高 深层土壤含水量高68月土壤含水量低

2、68月土壤含水量高A. B. C. D. 2. 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风速较大 蒸发量较大 气温较高 降水较少A. B. C. D. 图2示意我国某地2017年1月份气温统计情况,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日期中最有可能出现阴转小雪天气的是() A. l日 B7日 C23日 D30日4根据图示信息推测该城市最可能是() A哈尔滨(47N, 127E) B西安(34.5N, 109E) C海口(20N, 110E) D. 成都(31N,104E)图3乙国有花园城市岛国的美誉。近年来由于甲地农民烧荒开垦,该国时常受烟霾威胁。读图3,结合某月烟霾平均浓度示意图,回答

3、56题。5该月份最可能是()A1月B4月 C7月D10月6影响甲地农民烧荒时机选择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B气温C地形D风力 拉萨河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脉,发源地海拔5200米,主要补给水源为高山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读“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完成第7-9题。7有关拉萨7月降水日变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B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凝结成雨C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D白天升温快,上升气流多,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图48.拉萨河谷是青藏高原重要的农耕区,据图示信息推断,该地7月发展种植业有利的气候条件是( )高温多

4、雨,水热充足 昼晴夜雨,土壤水分条件较好光照充足,有机物质积累多 夜晚气温低,农作物易受冻害A. B. C. D. 9.对拉萨7月多夜雨的影响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拉萨河径流量日变化增大 B旅行者会感觉更加舒适 C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减少 D提高夜晚行车安全系数 图5为我国某省1997201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入率(迁入率减迁出率)的变化图。读图回答10-11题。图510.该省常住人口持续减少的年份是( )A1997-2001 B2001-2005 C2005-2009 D2009-201311.有关该省1997-2014年人口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劳动力短缺 B人口逐年减少 C人口出

5、生率升高 D老年人比重上升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数量从2012年首次下降,至2015年累计减少1300万人。2015年,我国首次出现了流动人口减少的现象。2016年1月1日,我国实行全面二孩政策。据此完成12-14题。12.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下降趋势得到扭转的年份最可能是( )A2025年 B2030年 C2032年 D.2040年13.造成我国流动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地区差异缩小 发达地区和城市污染严重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 发达地区产业升级和转移A B C D14.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和流动人口出现双降,影响最明显的产业是( )A.资源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

6、C.资金密集型产业 D.知识密集型产业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展,城市内部结构会出现多核心.图6示意我国某城市土地价格。据此完成1516题。15导致图中020千米间地价变化主要因素是( ) A城市中心距和交通 B人口密度和环境 C城市中心距和环境 D人口密度和交通16仅从地价推测,该城市距中心8千米附近( ) A生态环境优美 B公交线路众多 C商业活动频繁 D生活便利度差 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种植中采用“垄覆沟播”技术,该技术在田面起垄,垄面覆膜,沟内不覆盖地膜,沟内种植作物。下图示意“垄覆沟播”栽培方式,据此完成1718题。图717宁夏南部山区种植马铃薯采用“垄覆沟播”技术的主要作用是( ) A.

7、阻隔水分下渗,汇集雨水 B利于增强光照,提高产量 C增大昼夜温差,提高品质 D减弱土壤侵蚀,保持水土18南方旱地作物主要种植于垄上,与宁夏“沟播”明显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土壤 C水分 D热量四川是中华茶文化的发源地,对于嗜茶者,莫不以春茶为贵,而四川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我国同纬度春茶上市最早的地区。据此完成19-20题。19.与江苏、浙江等地相比,四川春茶上市早的主要原因是( )A.云随山势湿气凝,春雨早来滋碧霞 B.雪山水秀润天府,宝盆地沃生龙芽C.秦巴山高作屏障,天暖春早上新茶 D.春风早来云雾散,昼暖夜寒育云华20.四川是茶的发源地,但中华传统名茶多产自我国

8、东部地区,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等。为提升“川茶”品牌影响力,四川应( )A.扩大种植规模,提高茶叶质量 B.推广机械生产,降低生产成本C.挖掘文化内涵,提升制茶工艺 D.加强交通建设,提高外运能力加拿大南安大略地区在该国的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图8为南安大略地区在该国的位置示意图,图9为该地区1980-2010年播种面积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21-22题。 图8 图921.据图示信息分析, 南安大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B.混合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乳畜业22.引起该地区农作物播种面积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国际市场 B.劳动力价格 C.气候变化 D.交通条件改

9、善23.当南安大略地区小麦大量收割时,下列地理现象在我国最可能发生的是( )A.北京香山正值赏红叶的最佳时节 B.华北平原农民也正忙着小麦收割C.新疆天山牧民将牲畜往山上迁徙 D.长江中下游地区油菜花大量盛开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在澳大利亚南部沿海地区出现了一种“阳光+海水”的新颖农业。落日农场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第一座利用聚光太阳能发电、海水淡化和温控温室来运营的农场。图10为落日农场位置,图11为其温室室内景观。据此回答24-25题。图10 图1124落日农场选址于A处的最有利自然因素是( )A光照充足 B降水丰富 C 热量充足 D 土壤肥沃25 “阳光+海水”的新颖农场相对传统农

10、场模式的优势是( )利用海水淡化,农场布局更灵活 温控温室,全年都可种植,成本低受自然灾害影响小,产量稳定 利用清洁的太阳能,对环境污染小A B C D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图12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2627题。26. 磷高累积区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A.蒸发量小 B.降水量大C.生物量大 D.径流量大27. 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 )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 C.地表径流量较小 D.土壤含水量较低第II卷(非选择题,共5

11、6分)28(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非洲国家中,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该国气候受某气压带和某风带交替控制。材料二:读图13,左图为马拉维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右图为该国A地降水资料图。图13(1)据材料信息,指出A地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3分)(2)运用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分析A地12月降水较多的原因。(3分)(3)根据A、B两点的地理位置差异,推测B地相较于A地,年降水量差异与雨季长短差异并分析原因。(8分)(4)近年来我国对该国援助力度大,有许多中国工人来到该国务工,针对该国自然环境特征,为保障身体健康,我国工人应重点防范的问题。(2分)29.(14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图14上海杭州南京徐州常州无锡苏州宁波温州7004007002004005020050图 例城市人口规模(万人)黄海黄东黄海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占全国的2.19%, GDP总量占全国的21.7%,城市人口比重达68%。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跻身六大世界级城市群。图13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分布示意图。 (1)依据资料,归纳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特征。(5分) 杭州是该地区的重要城市。图15为“杭州市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及年龄构成统计图”。(2)读图15,杭州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