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京_ 试论区块链应用于养老金融领域以与推出“养老币”的设想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0406805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玉京_ 试论区块链应用于养老金融领域以与推出“养老币”的设想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陈玉京_ 试论区块链应用于养老金融领域以与推出“养老币”的设想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陈玉京_ 试论区块链应用于养老金融领域以与推出“养老币”的设想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陈玉京_ 试论区块链应用于养老金融领域以与推出“养老币”的设想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陈玉京_ 试论区块链应用于养老金融领域以与推出“养老币”的设想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陈玉京_ 试论区块链应用于养老金融领域以与推出“养老币”的设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玉京_ 试论区块链应用于养老金融领域以与推出“养老币”的设想(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试论区块链应用于养老金融领域以及推出“养老币”的设想陈玉京(包商银行战略发展部)内容提要:时下“区块链技术”已成为各界关注,并在尝试推广应用的热点之一。包商银行战略发展部的陈玉京,结合其对养老机构所做的调研,对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养老金融领域颇有观点。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分析: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金融领域的技术方向以及在养老金融应用的独特优势;从现行养老领域相关资源隔绝的状况以及从老年人行为特点总结出养老金融改进的方向;最后综合分析,对“养老币”的推行提出初步设想。笔者近两年来考察了十几家养老机构,结合人们普遍关注的养老金融问题,利用区块链的原理进行解析,得出了一些有意思的论题

2、。养老领域的工作可以说是细分性最高甚至可以说是要求近乎严苛,所以习惯于粗放式经营的养老机构往往陷入了“机构养老费力不挣钱”的困境,而那些高端养老机构又使普通中产阶级家庭感到可望而不可及,这些都给养老金融的发展带来了很高的要求。从当前技术发展的情况看,区块链金融有可能会带来养老金融深化的机遇,整合国家、机构、个人及家庭多方面资源用于推动养老金融向纵深发展势在必行,而鼓励各种机构推出“养老币”,可能是国家养老保险、机构人寿保险等当前主流养老金融之外的一种积极补充。如果推行顺利,有可能在数年后形成“养老币”的交易市场。民众持有“养老币”,既是对国家、对养老事业曾经做出贡献的荣誉证明,也可随时随地用于

3、自身和亲友购买养老服务。一、 区块链技术追踪对于金融领域的意义区块链技术有可能使我们得到一种认知现实经济和市场基本属性的新的思维方式,是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互联网金融属性的技术。“区块链追踪意味着能够统计所有参与方对系统的贡献,无论是多么微小级别,无论是否需要上升到宏观层面,都可能以无缝、自动化方式进行评估和总结,因为在一些社会价值体系中是完全无法明确跟踪用户贡献的。例如,可以在所有时间内跟踪其软件代码,记录其中某一行是谁贡献的。这很重要,因为所有系统内的经济理性参与方(例如人类)都需要评估它们的贡献,然后根据它们的贡献来回馈酬劳、名誉、地位或者其他奖励。”梅兰妮斯万区块链:新经济蓝图及导读,新

4、星出版社,2015年,第91页。这里说清楚了区块链技术整合的大数据和以往大数据分析的根本不同点就是,区块链技术整合的大数据是交互生成,系统内所有经济主体参与,而且由个体私钥掌握,对个体贡献是可以进行奖励的,而以往的大数据分析则是个别行业内的数据,而且往往是个体被动参与、个体隐私难以得到保障,个体贡献也得不到明确的奖励。基于区块链技术有可能实现的价值互联网是革命性的,“在未来,自动市场可能支持对现实世界中的资源分配进行限价单交易和程序化交易。”“在未来能够自动运行,自己拥有自身产权的资产,可能把它想象(成)一辆自己拥有产权并能自动驾驶的汽车。自我导向的资产能够自动连接到互联网上获取信息来评估动态

5、,然后雇佣自己为自己的需求进行交易,就像Uber现在所做的那样能够寻找潜在的客户,能够根据自己的规划来预测油价的变化进行对冲,最终在他们使用寿命到期时自动退休简单地说,就是能够完成各方面的自治操作。” 同上书,第80页。综上,我们将把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内的应用奠基于对个体(某个个人或某个企业)的金融行为、金融品质及其资产、信用生成过程的追踪记录,从而推动金融创新向个性化、精细化、自我管理的方式纵深发展,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以往金融行业以信息不对称挣钱、粗放式经营、追逐暴利的特征。接下来的研究试图说明,整合大数据之后展开的区块链金融应用将极大地推动养老金融领域的创新。二、 收入、财富、生存价值与养

6、老金融在展开我们的论题之前,还需要对养老金融的特点或者说本质做出分析。养老金融涉及的主体包括个人、家庭、养老机构、金融机构、社会公益机构和国家等。我们的观点是,只有着眼于养老行为个体的真实需求和感受,着眼于个体财富的积累和传承,着眼于养老期间个体生存目标的实现,才能把养老金融的特点和本质说清楚,而这也是我们要将区块链新技术引入养老金融的根本原因。养老行为个体的真实需求和感受的满足,就是费雪利息理论开篇所言的收入:“收入是一连串的事件”,“一个人的收入有三个连续的阶段:享用收入或精神收入,这是由满意的感觉或体验所构成的;实际收入,这是以生活费用来衡量的;货币收入,这就是一个人所得到的货币,用来支

7、付生活费用。”欧文费雪利息理论,商务印书馆,2015,第3、10页。俗话说,老人要像小孩一样哄着,说明老人的行为有“任性”的特征。当然,老人毕竟不是小孩,他们仍然是具有理性的个体,他们的历史经验和理性认识各不相同。这就要求养老机构和金融机构对老人的各种思想、行为和习惯做出精细化的描述和分别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若干重大变化,以及近年来人均寿命的普遍提高,使得各个历史时期的人们聚集在了一起,呈现出个体经验和行为颇为复杂多样的局面。所谓30、40、50后,以及即将成为养老群体主力的60、70后,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和历史经验都很不一样。,从而使老人在消费养老机构和金融机构提供的产品时,使有限的货币(

8、包括我们本文提出的“养老币”)付出得到的是最大化的效用。一般来说,处于养老阶段的老人不再创造和积累财富,而主要是用以往创造和积累的财富来生成养老期间的收入,用于个体真实需求和感受的满足。基于中国千年文化传承的影响,老人以往创造和积累的财富往往又不能全部用于自己养老,而总是想留出一部分用于子女或家族的财富传承。虽然绝大部分老人仍然需要居家养老,也更希望居家养老,但是“421”甚至“8421”家庭的普遍出现,居家养老的人力成本剧增,年轻一代客观上已经难以胜任家庭赡养的负担。由于个体财富积累的程度大相径庭,而每一个体还都有财富传承的期望,但是客观上多数家庭在未来十年以后都可能要将老辈人积累的财富更多

9、的部分用于老人养老,这就决定了中国养老金融的复杂性更有甚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养老金融。虽然个体的生命最终会终止,但是只要活着,养老个体的养老期间生存目标也是多样化的。随着人的预期寿命不断延长,养老时间段的长度甚至有可能超过人们工作的时间段,“人们不仅追求欲望的满足,更向往着多姿多彩的人生经历。”“一旦目标确定,就有着毋庸置疑的价值,与个人的生活水乳交融、难分难解。”“一旦身处局中,此时此刻,实现目标即成生存之意义。更有甚者,不管是比赛,还是人生舞台,社会都为之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推动力。当然,也有人崇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独居意境。”弗兰克奈特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华夏出版社,2011年,第45页

10、。奈特的这些经济学家罕见的文采飞扬的句子,用于说明养老期间人们的目标、行为和价值取向十分恰当。人老了并不是等待死亡,特别是有一定财富积累的中产阶级更是向往多姿多彩的老年生活。从发达国家和中国的趋势看,不少老年人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生存,而是对养老生活的品质要求逐步提高,他们讲究个性化服务、个人隐私的保护以及个人自由主导,更加追求精神愉悦、追求新知识和新享受,更加积极地和现实社会保持密切的接触,总之就是更加重视老年期间生存价值的实现,这些都是养老机构和金融机构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是最有可能产生经济利润的地方,也是区块链技术可以大显身手的所在。以上说明,养老行为个体的复杂性决定了养老机构和金融机构

11、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必须做到精细化,而区块链技术的可回溯、不可更改和全过程记录的特征,对于行为个体的精细化研究提供了可能。区块链技术对于来自相关各个方面大数据的整合,将有助于对个体思想观念、历史经验、行为习惯、财富传承状况及生存目标意愿等进行分析和归类,以便于养老机构和金融机构设计精细化的产品,满足老人个体的真实需求和感受,使老人们感到“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与此同时,国家相关机构也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分析,对养老机构的设立和规模设计,对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使用,对养老金的精准发放等等,都可以逐步加强精细化操作,这些都将从不同侧面极大地促进养老金融的发展。我们认为,在养老经济和养老金融问题上,有必

12、要坚持贝克尔的人类行为经济分析,将涉及的相关各主体都纳入经济分析的视野内加里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人类行为不能被条块分割,这种条块分割认为人类行为有时基于最大化,有时不然;有时受稳定的偏好驱使,有时受随意的动机摆布;有时需要最优的信息积累,有时则没有这种需要。相反,人类行为均可以视为某种关系错综复杂的参与者的行为,通过积累适量信息和其他市场投入要素,他们使其源于一组稳定偏好的效用达至最大。”三联书店,2008年新2版,第19页。:一是不能像以往那样,政府把养老当成福利加市场,养老机构和金融机构也就拼命利用政府所能给的有限的“福利”,其实出于短期行为的利用都是不可持续的;二是要拓宽养老行为

13、个体的范围,让人们从年轻时就开始关注养老事业,同时也为自己及家人的养老做各种准备,重点就是参与养老金融;三是要把养老作为带动医疗大健康、文化旅游乃至整个金融行业向纵纵向深发展的重要产业,而不是把养老当作纯粹消耗社会资源的福利事业。由于缺乏整体性的经济分析,缺乏对产业链上各个主体经济行为的深入理解,也就对社会相关的资源利用不完全,从而出现大家都看着未来至少二十年内养老产业空间十分巨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总人口超过13.6亿,其中60周岁以上老龄人口超过2.1亿,占总人口的15.5%,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755万人,占总人口的10.1%。这两项指标都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人口老龄

14、化的“红线”。这实际上标志着50后已经正式进入养老阶段,随着60、70后的逐步加入,预计2030年全国60周岁以上老人将占总人口比例的30%左右,再加上我国平均预期寿命已经由1960年的43岁提升至2012年的75岁,今后仍将持续提升,养老产业的市场空间将出现难以遏制的爆发性增长。,但是却没有多少实力强劲的资本愿意进入的尴尬局面。资本进入的困难导致了养老机构及其服务的稀缺性明显,如果不解决好发展的瓶颈问题,势必在未来十年后供需矛盾严重失衡。在如此尴尬和矛盾的局面中突围,必须要有崭新的养老金融思路。随着区块链技术不断应用于经济金融领域,可能会有助于打通养老金融相关的各个环节的资源和信息分割,促进

15、全社会都以新的方式来关注和培育养老事业,特别是可能会促进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商业保险、养老产业基金等产生协同效应,促进医疗和养老结合、旅游文化和养老结合、地产物业和养老结合等行业融合局面的形成。三、区块链记录个人人生档案和家庭状况为养老金融奠基由于人均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想要较高养老人生质量的人们至少要提早二十年布局养老金融。也就是说,这些注定要向公共资源寻求帮助的人,要提早二十年把自己以及家庭的各个方面的情况都几乎毫无保留地让金融机构知晓。有意识地建立自己的人生档案,在区块链上贡献数据越多,对数据本身的积分奖励(养老币)积攒也越多。由于给金融机构提供了延续二十年以上的可信证据,并且各方面状

16、态保持良好,信用积累可能越好(对养老币有倍增效应)。区块链的全过程记录,有利于金融机构精细化的操作。金融机构会跟踪你和你的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你的资产负债状况,你的消费行为和交通行为,并适时对你的人寿险保费、车险保费进行调整,减少或提高你的消费贷款的利率,他们还会不遗余力地为你的子女做教育成长金融规划,做你的慈善信托和家族信托等等。区块链的全过程记录,也有利于养老群体的细分。不同家庭出身、学历和社会经历的人们,不同消费行为和资产负债状况的人们,肯定会对养老方式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着不同的期望。比如:知识分子一般不大合群,喜欢讨论学术或政治问题,喜欢每天都有时间可以安静地读书或写作。老兵一般喜欢群居,精力比较充沛,喜欢每天有时间锻炼身体、干些体力活。干部喜欢组织活动,喜欢开会,继续表现自己的领导能力和演说技能。为什么要用加密后的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