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教育思想史期末整理

上传人:ali****an 文档编号:120404136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24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教育思想史期末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西方教育思想史期末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西方教育思想史期末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西方教育思想史期末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西方教育思想史期末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教育思想史期末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教育思想史期末整理(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方教育思想史 第 1 页 共 17 页 西方教育思想史 第一编 古代教育史 第三章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一 生平简介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 教育家 在西方哲学史上开辟了从自然哲学向伦理哲 学转变的新阶段 是西方思想史上有长远影响的第一位教育家 二 教育思想 一 论教育的意义 苏格拉底认为 人天生是有区别的 但不管这种区别有多大 教育可以使人得到改进 对于治国者来说 受教育更为必要 只要是人可以预测结果的事都是由人的智力掌控的 是 可以学习的 二 论教育的目的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 苏格拉底是专家治国论者 他认为治国者必

2、须有德有才 深明事理 具有各种实际知识 至于担任将领 更必须通过学习 具有军事知 识 三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 伦理 道德问题是整个思想体系的中心 1 实践的哲学 道德 苏格拉底认为哲学应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伦理 政治等人类自身问题 哲学应当是能够 实践的 苏格拉底的这一立场在西方哲学史 伦理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 寻求道德的 一般 苏格拉底不满意智者们的怀疑论和相对主义 他汲取自然哲学家探讨万物本源的思想方 法 要求在真理 道德上探求普遍有效的 一般 研究伦理概念的一般定义 第一次提出 了伦理学理论问题 寻求普遍有效的真理观点 是哲学思维的一次飞跃 3 教人学会做人 苏格拉底认为 教育

3、的首要任务是教人 怎样做人 4 智慧即德行 道德不是天生的 正确的行为基于正确的判断 所以教人道德就是教人智慧 智慧就是 道德 正义的事和其它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智慧 智慧及德行 知识即道德 的论断在教育实践上有重要意义 既然正确行为基于正确认 识 对人进行道德教育就是可能的 道德是可教的 后世的教育家因此把发展道德意识 道 德判断作为德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但知识即道德的观点是不完善的 因为知识并不等于道德 5 自制是德行的基础 苏格拉底要求人们以明智的认识约束自己的行为 抑制自己的欲望 他认为自制是 一 切德行的基础 不能自制就使智慧和人远离 6 守法就是正义 他认为 正义的行为和其他一切道德都

4、是智慧 区分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志就是守法 7 身教重于言教 苏格拉底不仅劝人向善 他本人就是崇高道德的榜样 他严于律己 以身教人 西方教育思想史 第 2 页 共 17 页 四 教学内容 要求掌握广博而实用的知识 苏格拉底认为 治国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 苏格拉底除了教授政治 伦理 雄辩术和 人生所需要的各种实际知识以外 第一次将几何 天文 算术列为必须学习的科目 五 教学法 苏格拉底方法 问答法 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 形成了由讥讽 助产术 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 特的方法 称为苏格拉底方法 讥讽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 迫使对方自陷矛盾 无 词以对 终于承认自己的无知 助产术即帮助对方

5、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 归纳即从各种具体 事务中找到事物的共性 本质 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 一般 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 入一般概念 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六 认为健康在于锻炼 苏格拉底认为 身体健康在平时是有用的 在战时身体健康更重要 即使在思维活动中 健康的身体也是必要的 健康不是天生的 锻炼可以使人身体强壮 第二节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一 生平简介 柏拉图是古代西方哲学史上客观唯心主义的最大代表 是西方教育史上伟大的教育家 其 理想国 与卢梭的 爱弥儿 杜威的 民主主义与教育 被称为三个里程碑 二 政治观和哲学观 政治观 想建立一个完善 理想的国度 哲学家居于统治地位 军人居于辅佐地位 第

6、三类人则有节制美德的手工业者和农民 三类人各安其位 分工又合作 不同而又和谐 这 就是正义 智慧 勇敢 节制 正义 这就是理想国中的四种美德 哲学家含有黄金 军人 含有白银 手工业者和农民则生来只含有铜和铁 他认为 只有哲学家成为统治者 理想的国家才能成为现实 另一方面 他又说只有在 理想的国家里 哲学家才能充分成长 理想国有赖于哲学家 哲学家有赖于理想国 陷入 了不能自圆其说的循环论 哲学观 轻视感性事物 认为从感性的事物中不能得到真实知识 相信轮回说和灵魂转世说 认为灵魂只有脱离肉体才能升华 他将这一切哲学观和他的政治观结合起来 提出了两个世界的理论 他将世界划分为现 象世界和理念世界 现

7、象世界是不完善 不真实 暂时的 只有理念世界才是完善 真实 永恒的 这个理念世界就是他头脑中的理想国 三 教育观 一 理想国 中的教育观 1 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 2 女子应当和男子受同样的教育 从事同样的职业 3 重视早期教育 4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 灵魂转向 5 柏拉图是 寓学习于游戏 的最早提倡者 他要求不强迫孩子们学习 主张采用做游戏 的方法教育孩子 但游戏必须是合法的 6 柏拉图认为节制是一种好秩序或对快乐与欲望的控制 人应当用理性来指导欲望 国家对教育的重视 教育与政治结合 高度评价教育在人的塑造中的作用 将算术 几 何 天文 音乐理论四门课程 四艺 列入教学科目

8、第一次提出以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 手段之一 强调身心协调发展 男女教育平等 注意早期教育 主张课程学习与实践锻炼结 合 净化教育内容 反对强迫学习 以理性指导欲望作为道德教育的中心任务 这些就是 理 西方教育思想史 第 3 页 共 17 页 想国 中的教育观的积极因素 他们对后来西方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长期影响 但是 理 想国 的教育过于强调一致性 用一个刻板的模子铸造人 忽视个性发展 其次 他拒绝变 革 不让体育和音乐翻新 柏拉图认为音乐的翻新会给国家带来危害 二 第二个理想国 中的教育观 法律篇 中的教育观 1 在教育管理上 有了一名专管教育的长官 2 规定了学校的兴建 3 对专职教师有了明

9、确规定 4 在课程设置上 哲学被取消了 5 首次提出强迫教育 6 控制人口过度增长 7 早期教育的规定比 理想国 更加具体 8 详细介绍了埃及人在 寓学习于游戏方面的经验 9 在恢复了一夫一妻制的背景下 人伦关系 孝道成为道德教育的必要内容 10 对儿童的管理持更加严厉的态度 11 对诗人有更严格的限制 详尽推荐埃及人对于音乐和舞蹈的严格审查和十分具体的法律规定 四 学习观 回忆说 他认为从感性的个别的事物中不能得到真知识 只有通过感性事物引起思维 认识共相 才能达到对真理的把握 强调理性思维 追求共相 本质 这个本来很深刻的哲学见解被他 做了唯心主义的解释 他把思维 共相看成与外界无关的 存

10、在于人的灵魂的内部 他说人 在出生以前已经获得了一切事物的知识 当灵魂依附于肉体 降生 后 这已有的知识被遗 忘了 通过接触感性事物 才重新 回忆 起已被遗忘的事物 学习即回忆 这就是柏拉图 的 回忆说 第三节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一 生平和世界观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对西方的教育和教育思想有着深远影响 在哲学上 他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在认识论上 他认为认识的对象是物质世界 物质 世界是经验和感觉的源泉 而经验和感觉则是理性思维和概念的源泉 在社会政治观上 为 奴隶制辩护 二 教育思想 一 教育理论 1 灵魂论 人的灵魂由三个部分构成 即营养的灵魂 感觉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

11、 相应于植物的灵 魂 动物的灵魂和人的生命 当营养的灵魂单独存在时 是属于植物的 如果它还有感觉 则属于动物的灵魂 如果它既是营养的 也是感觉的 同时又是理性的 就是人的灵魂 使 灵魂的三部分在理性的领导下和谐共存 人就成为人 灵魂论在教育理论上的重要意义在于 首先 它说明人也是动物 人的身上也有动物性 的东西 能否用理性领导欲望 使欲望服从理性 使人与动物区分的标志 发展人的理性 这就是教育 特别是德育的任务 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为教育必须包括体育 德育 智育提供了人性论上的依据 西方教育思想史 第 4 页 共 17 页 2 论教育的作用 亚里士多德提到了人形成为人的三个因素 天性 习惯

12、和理性 重视天性 养成良好的 习惯 并通过教育发展人的理性 使天性和习惯受理性的领导 人就能成为有良好德行的人 在高度评价教育作用的同时 他并不认为教育在人的形成中的力量是万能的 教育不能 使那些天性卑劣又在不良环境中形成坏习惯的人服从理性的领导 对这种人需进行法制 3 白板说 亚里士多德在其唯物主义认识论中 用蜡块与金戒指比喻感觉和感觉对象的关系 感觉 只是采纳被感觉的东西的形式而不取其质料 人的灵魂也就像一块什么也没有的白板或白 纸 它能接收对象的知识 4 教育对象 普遍的公立的教育与教育立法 教育应是国家的事务 人人都应受到同一的教育 教育应由法律规定 二 对实际教育工作的意见 1 胎教

13、和婴幼儿教育 主张优生优育 控制人口过度增长 游戏对儿童有益 但要选择健康的游戏 应注意儿 童语言的纯洁 防止下流的语言 不要让儿童接触不健康的演出 2 初等教育 年龄划分 七岁上学 分四科 阅读 书写 体育 音乐和绘画 在教育上 实践必须先于理论 身体的训练应在智育之前 儿童的体育练习应柔和 音乐必须列入教育 3 高等教育 教学与科研结合 研究与实验结合 讲授与自由讨论结合 根据学员的程度划分年级或班级 4 兴趣是引起学习最重要的因素 5 应重视家庭教育的特殊功能 三 伦理思想 伦理思想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基础 亚里士多德提供了多种有益的见解 一 论幸福 幸福是人的一切行为的最高目的 它就是人的

14、目的 幸福是合乎德行的现实活动 幸福 的获得不能靠机遇 人应该通过努力获得幸福 幸福生活离不开勤劳 最高的幸福是思辨活 动 二 论美德 亚里士多德将美德分为两类 理性美德和伦理美德 后者才是伦理学讨论的对象 伦理 美的就是中道 中道在两种过错之间 一方是过度 一方是不及 美德就是恰如其分 恰到 好处 亚里士多德并不将欲望排除在美德之外 欲望 理性的统一 也就是介乎两个极端 之间的中项 就是美德 美德也包含非理性的环节在自身之内 三 美德在于实践 美德既非生来就有 也非与天性无关 自然给了我们接受德性的能力 我们应在实践中 获得这些德行 美德在于实践 在实践德行中 亚里士多德强调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15、 知与行的统一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西方教育思想史 第 5 页 共 17 页 第四章 古罗马的教育 第四节 古罗马的教育思想 一 西塞罗 一 生平 西塞罗是罗马著名的演说家和教育家 其代表作为 论雄辩家 二 关于雄辩家的定义 1 能就任何问题进行得体的演说是雄辩家最本质的特点 2 具备令人钦羡的高贵风度 3 掌握雄辩术的一切准则 三 雄辩家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成为雄辩家的条件 雄辩家教育的内容 1 要有广博的学识 2 要在修辞学方面具有特殊的修养 3 要有优美的举止与文雅的风度 关于雄辩家的培养方法 练习占重要地位 最主要的练习是写作 二 昆体良 一 生平 公元 1 世纪罗马最有成就的教育家 代表

16、作 雄辩术原理 既是自己约二十年教育教 学工作经验的总结 又是古代希腊 罗马教育经验的集大成者 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都以培 养雄辩家为宗旨 二 论教育与天赋 1 高度评价教育在人的形成中的巨大作用 他认为一般人都是可以通过教育培养成人的 2 继承和发展了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重视人的天性差异的观点 他认为 人人可通过教育而 培养成人 但人的心性各不相同 因此 要研究 了解儿童的天性 研究儿童天赋 倾向 才能 遵循儿童年龄特点 考虑不同年龄期的接受能力 昆体良对教育作用的高度评价 他关于天性是教育的基础和原材料的思想以及教育适应 自然的主张 反映了他对教育规律的认识 他的这些思想曾经给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 育家以深刻影响 三 德行是雄辩家的首要品质 重视雄辩家的道德品质 把伦理学视为培养雄辩家的重要课程 比西塞罗更重视雄辩家 德行的培养 四 昆体良的教育观 1 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善良而精于雄辩术的人 但是在他看来 雄辩家不仅仅是擅长演说的 人 还应当是一个具有较高的才能 同时具有崇高的思想 高尚的情操 成为一个善良的 人 从一定意义上讲 德行比才能更重要 教育的任务应当是培养良好的德行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