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国 近 代 史纲要论述题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120384441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15.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 国 近 代 史纲要论述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 国 近 代 史纲要论述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 国 近 代 史纲要论述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 国 近 代 史纲要论述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 国 近 代 史纲要论述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 国 近 代 史纲要论述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 国 近 代 史纲要论述题(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述题1、有人说:“鸦片战争是在执行一种历史使命,它是用侵略手段来达到使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结合事实,评述这一观点。答:这种观点美化了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客观上对中国社会发展确实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如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国门,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带来了近代文明和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等。但它们只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不应盲目夸大其积极作用。(2)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目的是要变中国为它们的殖民地。在资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下,中国向世界开放,只能意味着中国沦为西方的商品倾

2、销地和原料掠夺地,沦为西方的经济附庸。它们绝不希望中国实现独立和现代化。(3)资本帝国主义通过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等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造成近代中国贫穷和落后的根本原因。(具体史实略)(4)近代中国历史表明,不反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掠夺,不推翻帝国主义的反动统治,不改变半殖民地的地位,中国就不可能实现独立和近代化,就不可能真正实现近代文明。2、有一种观点认为,近代以来的反侵略斗争,都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进行的,既然反抗以后仍要失败,而且失败以后付出的代价更为惨重,那么还不如放弃抵抗,先搞现代化。结合史实分析上述观点,并阐述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的意义。(1)这种观点实

3、际上宣扬了反侵略战争“徒劳”论(2)在古今中外历史上,以弱胜强的例子屡见不鲜。但从来没有哪个国家、民族甘愿接受侵略、压迫能获得民族独立和富强的。(3)近代中国历史表明,只有首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才能为实现现代化扫清障碍,创造条件。那种认为不抵抗侵略就能实现现代化,是不切实际的。(4)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第一,弘扬了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侵略和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第二,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第三,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3、试述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及其影响。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极大地激发了

4、中国人的觉醒和奋起。第一,鸦片战争后,出现了向学习西方的潮流。(1)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主动去了解西方,组织人手翻译外国报纸和书籍,译有四洲志和华事夷言等。 (2)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写出了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3)19世纪70年代以后,以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为代表的早期维新派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如郑观应在所著盛世危言中提出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同西方国家进行“商战”,设立议院,实行“君民共主”制度等主

5、张。这些主张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蒙的意义。 第二,喊出了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还只是少数人有朦胧的民族觉醒意识。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当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时,中国人才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在1895年,严复就写了救亡决论一文,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他翻译的天演论,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 孙中山在1894年11月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第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都是在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这面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发生的。这些斗争和探索,使中华民族燃烧起了新的

6、希望,标志着中华民族进一步的觉醒。4、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教训?(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A、从主观上看:第一,农民阶级不是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第二,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组织发动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战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第三,太平天国也没能正确对待儒学。第四,太平天国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对西方侵略者

7、还缺乏理性的认识。B、从客观上看: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镇压太平天国。(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教训: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5、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1)洋务运动的失败的原因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企图在不改变中国固有的制度与道德的前提下,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严重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第二,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

8、性。西方列强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控制,他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处处依赖外国,企图以此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第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确是封建式的,企业内部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中饱、挥霍浪费等腐败现象。(2)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地主阶级不能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历史重任。6、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1)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

9、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第四,戊戌维新运动不仅在思想启蒙和文化教育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而且在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2)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虽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其次,对帝国主义报有幻想。他们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

10、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结果是处处碰壁。再次,惧怕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因此,运动未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3)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教训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仅暴露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着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7、革命派与改良派在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的?7、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竞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

11、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各自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革命派在论战中论述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 (1)改良派认为,革命会引起下层社会暴乱,招致外同的干涉、瓜分,所以爱国就不能革命。革命派针锋相对地指出,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2)改良派认为,革命使中国“流血成河”,使人民遭受痛苦和牺牲。革命派则强调,革命虽不免流血牺牲,但是,只有革命才是疗冶社会的捷径,才能真正使人民免除痛苦和牺牲。(3)改良派认为,革命“破坏一切”,因而不可革命。革命派则强调,革命本身就是为了建设,

12、革命所付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8、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8、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一个里程碑,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使中国的发动统治再也无法建立稳定的统治。(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3)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开启了思想进步和民族觉醒的大门。(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

13、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5)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9、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9、失败的原因:客观上,帝国主义和袁世凯所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势力和旧官僚、立宪派相勾结,从外部和内部联合绞杀的;主观上是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自身的软弱性。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纲领。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幻想以妥协退让来换取帝国主义的承认和支持。他们只强调反满和建立共和政体,没有认识到反对整个封建统治阶级,最终把政权交给了同是封建势力代表袁世凯。(2)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不敢依靠反封建的主力

14、军农民群众,甚至压制人民的革命行动。(3)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发挥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作用。同盟会的组织松懈,派系纷杂。辛亥革命后,有的主张解散同盟会,有的另建党派、自立山头。“革命军起,革命党消”。经验: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以及由此而来的局限性,使辛亥革命难以摆脱失败的命运。辛亥革命只推翻一个清朝政府,而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10、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答案要点:(一)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

15、动的蓬勃发展,给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阶级基础。(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影响。 (1)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一个启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道路。(2)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态度对待中国.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3)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三)近代以来,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封建主义宣告破产,资产阶级探索资本主义道路的失败,中国革命迫切需要另外寻找科学的思想武器。(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推动。新文化运动冲破了封建思想的禁锢,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开拓了道路,创造了思想条件。五四以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五)在各种新思潮的比较和竞争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面对各种学说和救国方案,一批中国的先进分子经过反复的比较和慎重的选择,坚定地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第一,经过比较,中国先进分子认识到,资产阶级思想学说和政治主张不能救中国,从而转向了社会主义。第二,空想社会主义实践的失败,使中国先进分子认识到,必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