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儿童行为关注儿童需要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0381257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读儿童行为关注儿童需要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解读儿童行为关注儿童需要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解读儿童行为关注儿童需要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解读儿童行为关注儿童需要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解读儿童行为关注儿童需要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读儿童行为关注儿童需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读儿童行为关注儿童需要(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解读儿童行为 关注儿童需要上海市思南路幼儿园第一部分专题讲座 教育,从辨别儿童的需要开始我们每天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孩子,每天面对着孩子各种各样的言行。是否想过如何寻找对孩子行为的恰当解释?如何从孩子的言行中辨别他们真实的需要?什么是儿童需要?什么是儿童需要?需要是儿童所有言行的基本动力,也是促进其行为活动的内在动力源泉。 儿童的发展是在天性的基础上展开的,更倾向于遵循自身内在的发展逻辑性和规律性。 儿童的需要具有层次性、多样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甚至在不同的时刻,需要都是不同的;儿童需要的产生、满足与发展,不仅受个体内部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且与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受环境变化的制约

2、和影响儿童行为背后的真实需要?(一)儿童有哪些需要? 幼儿园教育从辨别儿童需要开始,只有了解和尊重儿童的需要,将“满足儿童的需要”作为引导儿童发展的教育切入口,才可能激发儿童的内在动力。日常生活中食住排泄的需要自然空间的需要直觉动作的需要宣泄、玩耍的需要依恋的需要避害的需要用避辱的需要秩序的需要儿童认知性发展需要儿童社会性发展需要(二)对儿童行为的合理解释?儿童的需要是合理的,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儿童、研究儿童的言行来辨别儿童行为背后真实的“需要”。 秩序的需要刚入园的第一周,贝贝在妈妈的陪同下,愉快地在幼儿园玩到10:30回家,妈妈给她吃些小点心;第二周开始,妈妈不再陪伴,贝贝也能够愉快地活动,

3、可到了10:30,贝贝又开始哭着要回家了,老师给贝贝递上小点心,并轻轻告诉她小朋友都在吃小点心了,贝贝就安静下来了。认知性发展需要:感官发展的需要观察示例1融融最喜欢玩汽车,拿起小汽车沿着地板的缝线边爬边推着车子,选择凹凸不平的空地,在遇凹处时,边玩边伴随语言:“嘟嘟,吧吧,倒车,倒车!”一直从教室的墙面到橱柜面,甚至延伸到了走廊外面,可以反复玩很长时间。社会性发展需要:合作的需要观察示例1三个小班的孩子在学习区域内玩老师做成的软体蔬果,平平拉开“玉米”的拉练发现了里面的玉米棒,红红拉开“豆荚”发现里面的三粒豆宝宝孩子们一边操作一边喃喃自语,互不影响,平平模仿说:“我吃玉米了。”红红听见,望着

4、他说:“我也有豆豆。”然后又各自玩了起来。第二部分案例分析 解读儿童行为,分析活动需要“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要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求,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确立满足儿童需要的价值观确 “思优”教育观: 教育,从辨别儿童的需要开始 “思优”儿童观: 儿童的需要是合理的,儿童的需要是要发展的“思优”课程观: 满足儿童发展需要,科学有序地实施教育 儿童需要与适应性行为满足儿童的需要,其基础在于寻找“儿童天性”和“教育目的”之间的平衡点。“满足儿童需要”对儿童的适应性行为有着显著影响。教育提示: 午餐是儿童在园生活的一

5、部分,进餐的环境、同伴、对餐具的喜好、进餐方式等都影响着儿童对集体共同进餐的感受。 为儿童创设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条件,让他们能在进餐中满足陪伴与分享独立的需要,发自内心地期待与好朋友结伴。进餐不再枯燥,也给了儿童按照自己方式进餐的空间,享用午餐成了他们期盼的“活动”。 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需要,创设可选择的物化环境,发挥儿童对自身发展的能动作用,让他们做出选择,不仅意味着要给每一个儿童满足需要的均等选择机会,更意味着追求每一个儿童拥有同等的发展机会。教育提示: 儿童的“专注”状态不是仅仅根据不说话、安静地坐着、机械地重复某一动作等表象就能判定的,而是要从儿童由内而外产生的言语和表情来判断其是否有明

6、确的目的;不是单调重复而是经过认真努力。“专注”体现了活动对儿童的吸引,是活动的价值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被内化的过程。 促进“专注”的活动环境也是提高活动质量的一项重要因素。儿童专注并持续活动时间较长的活动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这些活动是由儿童所能看到的事物构成的、能使儿童产生活动、表现活动行为。活动所体现出来的情境性具有以下特性:即使没有来自周围的帮助和建议,儿童也能够寻找达到目标的方法,从而使活动进行下去。教育提示: 教师充分利用儿童的好奇天性,智慧加入“神秘感”,用环境创设一步步引导、培养儿童去观察、发现、体验、行动,既尊重了儿童的天性,又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需要,促进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行为,也

7、使儿童的需要转化成更高级的认知活动,实现了教育促进发展的根本目标。关注儿童行为,提高保教活动质量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 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核心,旨在引导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观察儿童行为的实践提示关注儿童行为变化与成长历程教师对儿童长期定时和固定的观察,记录儿童的行为,收集他们的作品,这样才能反映儿童的一贯性行为;这有利于教师鉴别儿童的需要;有利于教师对儿童学习和发展的支持;有利于教师对个别儿童制定计划和进行指导观察儿童真实情境中的活动行为“

8、基于对儿童真实表现的解释”而不是“对设计活动的解释”,是指教师在儿童真实的生活、学习情境中观察儿童的活动行为,并分析其行为背后的需要收集能真实反映儿童表现的资料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去收集各类能真实反映儿童在一定时段内活动状况、学习特点、发展变化的原始资料、具有典型意义的儿童行为表现和各种作品对单个活动中的幼儿群体的观测:对特定活动中幼儿个体行为的观测对幼儿个体行为倾向的跟踪观测:对特别幼儿的行为观测:档案袋评估法是一种综合性的评价方法,它融过程与结果为一体,兼容了多种具体评价方法,如观察记录法、谈话法、作品分析法等。儿童成长档案里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幼儿活动的实际成品,它代表了每个幼儿行为

9、方式和活动倾向以及获得的经验,它呈现出一段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经历。 儿童成长档案是对幼儿活动行为的即时观察记录和解释,为儿童需要发展的辨别和评价提供事实依据满足儿童需要,创新活动样式“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体现儿童的主动参与性和充分的选择性突破了儿童在活动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体现活动内在的有序性和实施形态的时空弹性突破了儿童活动在教师预定的模式中机械推进的情况。 体现了活动展开的合理性和可变性突破了儿童活动固定不变的现象。第三部分交流对话 满足儿童需要的幼儿园活动样式创新故事一:一日生活要有“活”

10、的流程 一日活动中如何让每一位幼儿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和条件?时间结构:时间结构的分配包括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全部活动。空间结构:创设便于幼儿活动的、交往、表现的环境。内容结构:一日生活提供了不同的类型的活动,每一项活动作用和价值都不能相互取代,同时各类活动又共同影响幼儿的整体发展。人际互动结构:师生、生生在不同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中的互动方式故事二:娃娃播新闻 对孩子的不倾听行为做出合理的解释 故事三:欢乐运动大本营 遵守规则,从“要我这样做”到“我要这样做”。 故事四:微故事集锦 这是孩子日常活动中的常见“问题”吗?空间结构:创设便于幼儿活动的、交往、表现的环境。内容结构:一日生活提供了不同的类型的活动,每一项活动作用和价值都不能相互取代,同时各类活动又共同影响幼儿的整体发展。人际互动结构:师生、生生在不同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中的互动方式。 专业.专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