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历史专题易错强化: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120343702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0.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三历史专题易错强化: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届高三历史专题易错强化: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届高三历史专题易错强化: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届高三历史专题易错强化: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届高三历史专题易错强化: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高三历史专题易错强化: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三历史专题易错强化: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1(2019年江苏卷)1949年10月3日,解放日报发表张乐平的新闻漫画大旗招展全球(见下图),对这幅漫画所含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A新中国奉行和平外交政策B国民党政权统治已被推翻C人民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D国际社会普遍承认新中国【答案】D2(2019年北京卷)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我党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必须在全党思想上和工作上确定下来。我们必须把党外大多数民主人士看成和自己的干部一样,同他们诚恳地坦白地商量和解决那些必须商量和解决的问题。”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共同纲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主集中制ABCD【答案】C3(2019年4月浙江选考)请看下

2、图报影,下列项中对该报章内容解读正确的是A北京这个千年古都成为人民政权的首都B北京市人大、政协等相关政权组织已经产生C北京市人民政府于1949年10月1日正式成立D该消息标志着“北平”正式更名为“北京”【答案】A4(2019年北京卷)1972年,中国致函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指出“香港、澳门是被英国和葡萄牙当局占领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根本不属于通常所谓殖民地范畴”。联合国采纳了中国的立场。中国政府这一举措A奠定了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石B掌握了解决港澳问题的主动权C是“一国两制”的具体体现D标志着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答案】B5著名报人徐铸成回

3、忆道,对于共同纲领不提社会主义的疑问,周恩来解释说,今天应集中力量于新民主主义建设,发展包括民族资本主义在内的四种经济成分。如过早写出社会主义,易在国内外引起误会。周恩来的解释在当时有利于A团结各阶层人士共同建设新中国B推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施C落实“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D尽快结束政协代行人大职能的局面【答案】A61954年6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宪法草案全文并发表社论,号召全国人民讨论宪法草案,参加讨论的人数达1.5亿,约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由此说明A群众参政能力大为提高B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广泛建立C人民民主意识显著增强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以确立【答案】C71958年人民解放军

4、炮击金门后两岸炮战不断,数月后,大陆宣布:单日打炮,双日不打炮,再后来,双方只将炮弹打在无人的滩头上,到1961年改为只打宣传弹。这表明A新中国逐渐确立和平统一中国的方针B炮战是两岸保持联系的特殊方式C“一国两制”的提出势在必行D两岸交往的坚冰逐渐打破【答案】B820世纪50年代后期,各种国际力量分化重组。毛泽东同志冷静分析形势,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的战略思想。即通过依靠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争取以欧洲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两个中间地带”思想提出的背景是A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支援中国建设B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与新中国建交C新中国周边的外交环境逐渐恶化D团结欧

5、洲和亚非拉国家共同反对霸权主义【答案】C91955年8月,中美大使级会谈在日内瓦(后在华沙)举行,至1970年会谈共进行了136次。中方代表是驻波兰大使王炳南,美方代表是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约翰逊,双方就彼此关注的问题进行接触和交换意见。中美大使级谈判A反映国际形势逐步缓和B标志中国外交政策改变C体现中国外交的灵活性D为中美建交奠定了基础【答案】C102000年11月,中国首次提出成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设想得到东盟与会领导人的积极回应。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这表明中国A为全球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B主要致力于与周边国家建立外交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下的经济合作D与世界经济正式实现

6、了国际接轨【答案】C11政权建设是政治生活的核心内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1948年)3月29日,第一届国民大会在南京国民大会堂开幕。会议法定代表总额为3045人,共选出代表2961人,总计报到代表2878人。本次国大的唯一任务是选举总统与副总统,但是国民党籍代表总嫌国大的权力过小,亟思有所修正,在国大开幕后,他们首先动议修改国大“议事规则”,增加了国大“得听取政府施政报告,检讨国是,并得提出质询建议”的规定。为此,国大连续多日听取国民政府各部门负责人的施政报告,并进行质询。4月18日,国大通过动员裁乱时期临时条款,规定:“总统在动员找乱时期,为避免国家或人民遭造紧急危难

7、,或应付财政经济上重大变故,得经行政院会议之决定,为紧急处分动员裁乱时期之终止,由总统宣告,或由立法院咨请总统宣告之。”摘编自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第十卷中国命运的决战材料三 1954年北京西单区第一届人大代表构成统计表类别政府党派团体驻区机关工人文教卫生私营工商业少数民族宗教街道居民人数964853241313442比例5.11%3.41%2.29%4.55%30.11%13.64%7.39%7.39%2.27%23.86%(1)归纳材料一中政权构想的特点,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对第一届国民大会作简要评价。(2)概括材料三中政治制度的特点,并说明其作用。【答案】(1)特点:具有分权色彩;中西结

8、合;体现人民主权。评价:抗战结束后,国内民主运动兴起;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由选举产生,体现一定的民主性;国民大会修改“议事规则”,增加权利,这是民主化的表现。当时正是内战时期,国民大会通过动员拨乱时期临时条款,增加总统的特别权力,目的是维护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这说明国民大会不代表人民的利益。(2)特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代表来源具有广泛性。作用:集中人民的意志,充分保障了人民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章节摘录条约关系1868年,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卸任,恰逢清政府想要“笼络”各国,因此受聘为中国特使,率团访问欧美。2月,

9、蒲安臣未经授权,与美国国务卿签订条约,有利于美国人在华传教、办学和招收华工民国初年1913年3月,美国驻华代办卫理以“美国是共和国之母”等理由建议政府承认袁世凯政权。5月,威尔逊上任后,不顾他国反对,率先单独承认袁政府;10月,袁唆使军警强迫国会选举其为正式大总统后,立即驰电表示祝贺;袁图谋复辟帝制时,竟也荒唐地予以支持战时盟友1939年2月,中美桐油借款合同达成,美方借款2500万美元给中国,中方于1944年元旦前以桐油偿债。其政治意义远大于经济意义,之后华锡借款,钨砂借款相继出台,并在国际上引起连锁反应好事多磨20世纪90年代,为扭转贸易逆差,美国多次以知识产权问题为由挑起纠纷,苛求中国在

10、短期内达到发达国家的保护水平。在三轮漫长而紧张的谈判中,中方既针锋相对地拟定反报复清单,但也做出相应承诺,并加大立法、执法力度,表明了妥善解决争端的意愿和决心。双方最终于96年6月达成协议,贸易战化险为夷摘编自陶文钊中美关系史等从材料中提取两条以上信息,围绕“影响外交政策的因素”,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示例一论题: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始终以国家利益为基本出发点。阐述:晚清时期,美国或直接出兵(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或假意从中调停(如第二次鸦片战争),或提出门户开放政策,都是为了扩大在华政治、经济特权,满足本国资产阶级获得原

11、料产地、商品、资本输出市场的需要。辛亥革命后,美国拒绝承认南京临时政府,制造“非袁世凯不可”的舆论,随后率先承认袁政府,趁机索取新的利权。袁世凯死后,为了抵制日本的扩张,美国支持直系军阀吴佩孚。随着国民革命军北伐的节节胜利,蒋介石不断排斥异己、强化自身权力,美国转而扶植蒋介石,正式承认南京国民政府;为了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美国向中国提供大量战略物资,发表开罗宣言,投放原子弹等,加速抗战胜利进程。二战后,为了在与苏的争霸中占据优势,美国长期奉行“扶蒋”政策,对新中国进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在中国周边制造事端,干涉台湾问题等中国内政,阻挠中国在国际机构中合法席位的恢复。20世纪7

12、0年代,美国经济“滞胀”现象凸显,并深陷越战泥潭,在争霸中处于守势,因此改善与新中国的关系。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美国一方面与中国建立良好的经济合作关系,这增进了两国的共同利益;但另一方面又试图对中国的发展势头加以遏制,防止对美国利益构成威胁。(本示例罗列了近现代各时期美国对华政策调整的原因及表现,学生仅需从其中两个或以上阶段展开论述即可。本则示例内容加以采撷,亦可以支撑“美国长期奉行以华制华的侵略政策”、“历史上中美两国既有对立,又有合作”等论题)示例二论题: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使近现代中国由“不平等的屈辱外交”逐渐走向“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阐述:近代前期,晚清统治者仍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

13、梦中不能自拔,近代外交观念和世界意识严重缺乏,尽管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这一局面,但已经落后于世界资本主义潮流的中国在一场场侵略战争后,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试图换取列强的支持;袁世凯、张作霖、吴佩孚等北洋军阀,先后充当列强在华利益的代理人,在列强的支持下专制独裁、割据混战。国民政府成立后,蒋介石、汪精卫等新军阀得到列强支持,抗战期间,汪精卫叛国投敌,建立亲日伪政权;蒋介石在战后与美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例,使美国获得大量在华政治、经济特权。新中国成立后,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所认可;以负责任的大国身份出席一系列国际会议,推动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应有作用;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推动新型区域合作,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