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知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及对策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0279479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知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财务知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财务知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财务知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财务知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知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知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及对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论坛 经济杂谈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及对策(转载)点击:1618 回复:6 作者:我是光光 发表日期:2003-6-24 21:23:00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和我国加入WTO之际,关于人民币汇率走向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与讨论。本期刊登一位长期旅居日本、现任日本福井县立大学经济学部教授的中国学者凌星光先生的一篇文章。该文从一位海外学者的视角讨论了我国人民币汇率走向和21世纪初我国宜采取的国际货币战略问题。 世界经济正面临世界性大幅度减速,其中,唯有中国经济一枝独秀,继续保持着78的高速发展。在此形势下,人民币要升值的国际呼声急剧上升。特别是近一个月来,日本媒体大量报道

2、这方面消息,正成为热门话题。然而,我国国内主要关心如何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而且很担心加入WTO后进口大量增加,外汇储备减少,人民币贬值压力增大。笔者认为,人民币升值趋势仍是经济规律所决定,宜采取积极对应政策,并加强研究制定长期国际货币战略。 一、世界经济潮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在90年代出现空前繁荣的美国经济,进入2001年后每况愈下,年初一般认为可V字型(年中)回升,春天就被认为U字型(年底)回升,如今调子变到L字型,即只能到下年才能回升。在美国出现的经济减速直接波及至日本、东盟、中国台湾、中国香港、韩国等东亚国家(地区)和欧洲。日本2001年将出现负增长,美国和欧洲经济亦只能达到101.5。

3、美国当局在90年代中期曾经设想当美国经济繁荣时,日本进行经济改革,美国经济开始下降时,由日本经济支撑世界经济,因而世界经济能够实现扩大均衡的软着陆。但美国信息技术(IT)的泡沫因素出乎预料地严重,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亦挺大,现在,世界经济正陷入一种美国的信息技术泡沫崩溃影响到亚洲经济,亚洲经济的恶化又影响到美国经济的恶性循环之中。因此,世界经济界人士都担心世界经济会不会陷入一种缩小平衡的世界性经济危机。2001年上半年的世界经济局势首先说明,靠世界大量资金流入于美国,以刺激美国的消费和投资来支撑的世界经济,在不平衡下的稳定已经开始崩溃,即美国经济占一头的格局正在发生动摇。 其次,它还说明新经济未

4、必新,经济周期规律仍然发挥作用。美国经济的繁荣时期比较长,很可能这次经济萧条期间也比较长,美国经济在1975年和1982年曾经出现负增长,其原因在于石油危机,即外来因素所致。2001年美国经济未必出现负增长,但这次经济大减速是内因所致,如政策上有失误或者国际协调不顺,就可能出现极其严重的世界性萧条。 由于美欧日经济都不佳,美欧日三大货币的汇率战及其相互协调势在必行。欧元在过去两年约贬值30,现行汇率偏低,势必出现上升趋势。日本为了摆脱当前经济缩和推行经济结构改革,希望维持日元相对偏低的现行水平,但美国制造业希望美元贬值,日元升值,以利于提高出口竞争力。美国金融界却希望维持目前美元相对高的汇率水

5、平。因此,日元的今后趋势难以预测。总的来说,随着美国经济优势的消失,美元汇率将呈下浮趋势。 针对着世界经济如此严重的局面,中国需要采取既尽量避免负面影响,又积极国际合作的政策。首先要坚持内需主导型经济发展的政策,以抵消出口困难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其次,要认真听取世界各国专家的意见,并研究我国外汇制度改革。既要研究汇率水平,又要研究汇率形成机制本身,由于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世界有识之士认为,中国作为仅次于英欧日的第四个经济力量崭露头角,在这时候,我们必须注意到谦虚谨慎,并要显出世界性“经济大国”(就总量而言)的风度。 二、过于偏低的人民币汇率必然要矫正 在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的条件下,汇率决定于对货

6、币的供求关系,而这种市场汇率往往与反映实际经济情况的购买力平价相背离。这种情况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尤为突出。其原因在于,经济强国货币有信用、需求量大,经济弱国货币没有信用、需求量小。因此,一般来说,发达国家货币汇率偏高,发展中国家货币汇率偏低。 现在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828元左右。自1994年外汇制度改革以来,基本上处于稳定,但人民币现行汇率在国际上被认为过于偏低,人民币购买力平价约等于现行汇率的4倍,如此大的背离是怎样产生的呢? 改革开放开始时,比如1979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1美元兑156元,当时还在计划经济的外汇管理体制之下,汇率是由国家制定的。其根据可以说基本上是按照货币购

7、买力,当时为了以少量东西换来更多东西,一般说来,社会主义国家的汇率定的比较高,前苏联的卢布尤为突出。 随着经济改革的发展,这种偏高汇率不能增加出口,于是1981年实行了双重汇率,即法定汇率(1.50元)和内部结算汇率(280元),1986年又改为法定汇率和外汇调节市场汇率的双重汇率汇率不贬值,人民币贬值35倍制,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增加对外出口,不断地调低法定汇率,1993年底降低到58元。1994年1月1日,法定汇率调低到调节市场汇率87元,实现法定汇率和调节汇率并轨。就是说,从1979年到1994年的15年间,人民币对美元约贬值到15(15?87)。在此期间,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从1980年的

8、227日元升值到1994年的102日元,即约升值到2倍,人民币对日元,便约贬值到110,即从1981年的100日元兑077元贬值到1994年的844元。 如果在这15年间,中国物价上涨率5倍于美国,10倍于日本,则是人民币的购买力平价大为下降。人民币贬值是合情合理的,但实际情况是,虽然中国物价上涨率高于美国和日本,但根本没有那么大差距,假设1981年人民币汇率基本上反映了购买力平价,按照物价上涨率差距调整的1994年购买力平价应为1美元兑291元,100日元兑178元,而1994年当时的实际汇率分别为862元和8.44元,(见表1)。由此可见,国际上认为中国现行汇率仅为购买力平价的14是基本上

9、合理的说法。 表1中美日物价上涨率和汇率比较(人民币汇率是对1美元和对100日元) 消费物价指数 1980?1994 年间消费物 价上涨率倍数 1981年 现行汇率 相应于物价变化 的1994年汇率 1994年 现行汇率 2000年 现行汇率 1980 1994 2000 美国 80 144 170.3 1.8倍 1.71元 2.91元 8.62元 8.28元 日本 76.3 100.1 101.5 1.31倍 0.774元 1.78元 8.44元 8.07元 中国 84.4 258.6 6342.9 3.06倍 (1999年) 由于1979?1994年间人民币大幅度贬值,按美元计算的我国国内

10、生产总值和经济增长率严重失实,出现了按人民币是高速发展,按美元是负增长的怪现象,于是我国政府不得不宣布停止发表按美元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另方面,按美元计算的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严重被扭曲,15年间,我国经济以9的增长速度发展,快于世界经济平均增长速度的2倍。按理说,我国GDP在世界所占比重应该上升,但不仅没有上升,反而从25下降到20(见表2)。与此相反,日本虽然在15年间经济增长率只有4?5,与世界平均经济增长率比较,没有超过多少,但由于日元急剧升值,其在世界GDP所占比重由9上升到182。 表2国内总生产总值(GDP)在世界所占比重(世界=100%) 1945 1950 1960 1

11、970 1980 1990 1992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美国 50.7 40.4 36.8 32.2 23 26.8 25.8 25.7 24.5 24.7 26.6 29.2 日本 0.3 1.6 3.2 6.5 9 14.2 15.7 18.2 17.9 15.4 14.2 13.4 欧盟 16.9 18 20.7 21.8 26.5 29.2 29.3 26.5 29.4 28.8 27.4 29.5 中国 2.4 3.6 2.5 2.5 1.8 1.9 2 2.4 2.8 3.1 3.4 资料来源:19451992年数字为岛田晴雄著日本再浮上的构想(东洋

12、经济新报社)第59页。19951998年为世界国势图会20002001年版第121页。 人民币汇率的过分偏低,是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现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这种偏离现象势必被矫正过来,这是经济规律所决定的。 三、国内外条件的变化和人民币升值压力 在19791994年间,人民币汇率偏低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是有利于出口,根本上改变了国际收支赤字和外汇匮乏的被动局面;二是有利于引进外资,在吸收外国先进技术和经营方式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尽管有过贸易条件差,不等价交换突出,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之间的矛盾扩大等负面作用,但总的来说,利远大于弊,其历史性作用应加

13、以肯定。 然而,经过过去7年半的汇率稳定和经济改革的进展,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竞争力亦大为加强;从国外条件来看,发达国家经济丧失活力,东亚国家亦面临种种困难,要求对人民币低汇率进行调整的压力正在增大。 日本经团联会长今井敬2001年8月底谈称:需要向中国提出要调高人民币(读卖新闻,9月5日)。日本银行理事松岛正之2001年9月初谈称:为了使人民币汇率适应于实力,有必要在国际上共同施加压力(日本经济新闻,9月4日)。日本经济新闻自2001年9月6日在变调:贸易黑字大国专栏中,连续3天登载有关人民币汇率调整问题的文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亦在2001年9月发表的有关中国的报告

14、中说,人民币有必要向浮汇率制过渡,以暗示人民币需要升值。日本国际通货研究的调查部长森纯一说:不但是日本,东南亚国家也盼望人民币升值。 近来,日本经济界就人民币汇率偏低问题大做文章,甚至提高到“中国威胁论”。其原因在于: (1)担心日本产业空心化。由于劳务成本低和中国市场有吸引力,日本企业把生产据点转移到中国,其结果是,虽企业利润上升,公司能够生存,但国内工厂相继关闭,失业人口增加,有产业空心化的危险。 再说,日本一直将制造业领域占优势作为日本的经济资本,如今,中国掌握了制造业技术和现代经营方式,产品质量和经营能力大为提高,其制造业产品大量进入日本市场。不但如此,在东南亚国家,物美价廉的中国家电

15、产品和摩托车等,正侵犯着日本的传统市场,于是他们惊呼,日本制造业从国内外两个市场遭到中国挑战,搞不好,日本产业就要空心化。 (2)担心日本贸易顺差急剧减少。日本贸易收支自1984年以来每年巨额顺差,2000年顺差额约达1256万亿日元(约合1000亿美元),但比历史上最高的1998年1598万亿日元减少20。2001年将更加减少。于是日本媒体大加议论,说日本巨额贸易顺差的基础可能正在发生变化,并担心不久的将来日本贸易顺差消失。 其实,日本在2000年不但有12万亿日元贸易顺差,而且有所得收支顺差(利息收入等)621万亿,尽管劳务收支差513万亿和转移收支逆差106万亿,但经常收支顺差达1258万亿,约等于贸易顺差。因此,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日本仍是国际收支巨额顺差国。其资金大国地位不会发生动摇。 但2000年和2001年上半年,在各国对外贸易停滞或减少的情况下,中国出口贸易仍保持较高增长率,日本对此甚感不安,日本一些人则以日本在中日贸易中巨额逆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