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案例分析_阴阳合同范本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0264358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法案例分析_阴阳合同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税法案例分析_阴阳合同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税法案例分析_阴阳合同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税法案例分析_阴阳合同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税法案例分析_阴阳合同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税法案例分析_阴阳合同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法案例分析_阴阳合同范本(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格式,目 录第一章 案情简介一、案例前的知识储备 (一)、何谓“阴阳合同” (二)、“阴阳合同”存在的原因二、案情介绍第二章 法律问题第三章 相关税法知识 一、相关的法律条款二、法律后果三、二手房交易买卖双方税费问题第四章 法律分析与结论一、法理分析二、法律处理结论第五章 案例启示及拓展一、案例启示二、拓展内容主要参考文献第一章 案情简介一、 案例前的知识储备(一) 何谓“阴阳合同”自从颁布针对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不同的税费标准后,上下家在房屋交易过程中常签订两份合同,即俗称的“阴阳合同”。那么,何谓“阴阳合同”?“阴阳合同”,又称“黑白合同”,是指合同的当事人出于规避政府管理或经济

2、利益最大化的动机而对同一单交易所签订的两份内容不一致的合同,其中一份提交给相关部门查验和备案,但合同当事人并不实际履行;而另一份合同仅为合同当事人所掌握,但约定照此实际合同履行。前者称为“阳合同”,后者称为“阴合同”。二手房交易中“阴阳合同”的具体做法是买卖双方及中介公司签订两份协议合同,阴合同体现买卖双方真实成交价格的协议,用于双方付款结算;另一份阳合同则是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提供的标准的房地产买卖合同,此合同的成交价格作为办理房地产出售转移登记、申报纳税时计税依据的价格,是一份隐瞒真实成交价格的虚假协议。(二) “阴阳合同”存在的原因二手房交易指导价格的调整严重滞后是“阴阳合同”存在的根本

3、原因。为什么二手房交易指导价格的调整不能及时更新?原因有三点。一是地方政府不愿意承担房地产调控失利的责任,不愿意为本已火热的房地产市场火上浇油。众所周知,中国近年房价的持续攀升已经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对声音,关于高房价的争论此起彼伏,人们对于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不力已经颇有微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很多地方政府为了自身政绩或所谓政治稳定,不愿意触犯众怒,迟迟不肯根据市场行情变化上调二手房交易指导价格。二是二手房交易指导价格与基准地价相挂钩,而基准地价又涉及到地方拆迁等问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基准地价上升,必然会导致政府相关拆迁成本的上升,为此,政府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对于适时调整二手房指导价便不太

4、热衷。 三是我国相关政策欠完善。二、 案情介绍今年6月初,王先生通过某著名港资中介公司购买一套建筑面积为89.4平方米的房屋,总价155万元,其中包含王先生应支付的契税和中介费。据此计算,扣除相应税费和佣金,房屋成交价应为149万元。随后,王先生支付10万元定金,签署了一张注明房价款为149万元的房地产买卖居间协议。然而就在第二天签署正式的房地产买卖合同时,中介公司和上家一再坚持,合同中的房价只能写89万元,如果同意,房价还可以优惠1万元。王先生想,做低房价对自己没有任何害处,反而可以减少契税支出,双方遂签署了一张房价为89万元的合同。这样一来,这套房屋每平方米的单价骤降至9955元,恰巧可以

5、满足“中内环之间单价低于1万元/平方米”的普通住宅标准!可在房产交易中心的税务窗口办理手续时,税务部门却说价格太低,要求其到专业的估价公司重新对该房产进行估价,然后再来办正常的过户手续。双方为税费问题遂起纠纷。第二章 法律问题针对上述案例,本小组提出三个法律问题: 问题一:税务部门的做法对吗? 问题二:“阴阳合同”是否有效? 问题三:“阴阳合同”真的“惠”双方吗?第三章 相关税法知识一、 相关的法律条款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二十五条纳税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纳税

6、人报送的其他纳税资料。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五条 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 (六)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税务机关核定应纳税额的具体程序和方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七条纳税人有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五条或者第三十七条所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采用下列任何一种方法核定其应纳税额:(一)参照当地同类行业或者类似行业中经营规模和收入水平相近的纳税人的税负水平核定;(二)按照营业收入或者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的方法核定;(三)按照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推算或者测算核定;(四)按照其他合理方法核定(对“阴阳合同”的处理)。采

7、用前款所列一种方法不足以正确核定应纳税额时,可以同时采用两种以上的方法核定。纳税人对税务机关采取本条规定的方法核定的应纳税额有异议的,应当提供相关证据,经税务机关认定后,调整应纳税额。明法通则第55条第二款的规定,民事行为应当“意思表示真实”。在房屋买卖“阴阳合同”中,“阳合同”上约定的房价是为了逃避税费及相关费用而故意降低房产标的,该合同只是符合合同法规定的“要约”和“承诺”的形式要求而得以成立,仅用于交易登记,并不是买卖双方的内心真实意思的表示。“阴合同”上约定的房价是房价买卖双方协商一致并愿意履行的合同,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达。合同法第522条第2项规定“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

8、利益”的合同为无效合同,阴阳合同以虚报价格来逃避国家税收或骗取高额贷款损害国家税收和第三人的合法利益,属于无效合同。二、 法律后果实践中,鉴于买卖双方签订阴阳合同的行为严重违反了我国税收管理规定,有关部门查实后,轻者给予罚款、拘留等行政处罚;如果偷税数额较大、次数较多,则可能构成犯罪。三、 二手房交易买卖双方税费问题在个人二手房交易过程中,税费是除房价之外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支出。根据现行税法规定,目前在我国进行二手房交易,无论是买方缴纳的契税还是卖方缴纳的营业税以及买卖双方均需缴纳的印花税,计税依据均为房屋交易的价格,而且个人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的计税依据也与房屋交易的价格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部分

9、购买、出售二手房的当事人为了减少应交税费,降低交易成本,会在二手房经纪公司的“出谋划策”下签订“阴阳合同”,以达到偷逃税款的目的。买方:契税卖方:营业税、个税。若卖房的房子房产证或者契税单未满五年,那么无论他有几套住宅,都要缴纳个税;若房产证或契税单满五年,名下有其他住宅房产,则需要缴纳个税,若为家庭唯一住宅则不缴税。 买方:在二手房交易过程中产生的税费有契税、交易服务费、交易印花税、产权转移登记费等。a) 契税=成交价或评估价(高者)1.5% (商用用房或大于144平米的税率为3%)b) 交易服务费=建筑面积(平方米)3元c) 交易印花税=成交价或评估价(高者)0. 05%d) 产权转移登记

10、费=50元(每增加1人加10元,买家为单位的80元) 卖方:在二手房交易过程中产生的税费有交易服务费、交易印花税、土地出让金、个人所得税、营业税金及附加。a) 交易服务费=建筑面积(平方米)3元b) 交易印花税=成交价或评估价(高者)0. 05%c) 土地出让金=成交价或评估价(高者)1%(商品房土地出让金按基准地价 3% 未交土地出让金的建筑面积)d) 个人所得税=成交价或评估价(高者)1%(房改房自用满五年,且是唯一生活用房的免征)e) 营业税及附加税=成交价或评估价(高者)5.5% (房产证或购买时契税完税证未满五年)第四章 法律分析与结论一、 法理分析问题一:税务部门的做法对吗?税务部

11、门要求其到专业的估价公司重新对该房产进行估价,然后再来办正常的过户手续的做法是对的,因为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纳税义务人应当如实办理纳税申报;第三十五条规定 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案例中王先生购房实际成交价149万元,而合同中注明的价款为89万元,税务机关有理由认为其价格过低,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七条规定,纳税人有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五条或者第三十七条所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采取其他合理方法核定。在现实生活中,由于重新对房产进行评估程序较复杂,而且耗时耗钱,所以当合同中注明的成交价低于税务部门的纳税核定价时,税务部门还可

12、以按照其规定的纳税核定价计税。问题二:阴阳合同是否有效?根据合同法 第 52 条规定,“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是无效合同。“阴阳合同”以虚报价格来逃避国家税收或骗取高额贷款损害国家税收和第三人的合法利益,属于无效合同。根据合同法第 56条规定:无效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无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在司法实践中,如果签订的“阴阳合同”仅仅是虚假价格,则该价格条款无效,但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即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当事人一方以逃避税收条款为由请求确认买卖合同无效,法院一般不予支持。问题三:“阴阳合同”真的“惠”双方吗?“阴阳合同”这种行为表面是上的“趋利避害”,实质上来说貌似获利实则处处潜藏风险,即不划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