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竞培中心).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255240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竞培中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竞培中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竞培中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竞培中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竞培中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竞培中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竞培中心).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试题(竞培)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共8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1、 单选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填写在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60分)读某地地形剖面图以及气温、降水量随地形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有关图中山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山肯定位于北半球 B该山出现永久积雪的最低海拔约为3000米CA、B两坡随高度增加降水量增加 DA、B两坡雪线较高的是A坡2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山麓B的自然带最可能是A温带草原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热带雨林带2018年1月初至2月初,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先后出现大雪或暴雪,强降

2、雪导致这些地区部分房屋、农业和电力基础设施受损,局部地区群众和车辆出行受阻。但冬天的降雪对于农作物越冬是有利的,“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句谚语就是具体表现。据此回答下列3-4题。3上述谚语最适用的省区是A黑、吉 B新、湘 C豫、鲁 D冀、赣4关于冬雪对越冬作物的好处描述正确的是A冬雪覆盖地面时可以反射大量太阳辐射,导致地温低,可以冻死害虫B冬雪覆盖可以减少土壤热量的散失,阻挡雪面上寒气的侵入,起到保温作用C冬季部分积雪融化,缓解了一年中主要的旱情D覆盖的冬雪融化后可以大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某地某时段内迁入率与迁出率之差。读下图“我国东部某省(市)20

3、062014年人口增长率变动图”,回答5-6题 5、该省(市)2010年以前人口总量( )A.先增后减 B.先减后增 C.持续上升 D.持续下降6、下列属于该省(市)在20062010年期间人口机械增长率变化主要诱因的是 A 劳动密集型产业 B.水陆交通便利C.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收入高 D.城镇房价增长快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不管距离多远,在外的游子们都渴望回家和家人团聚,每年数以亿计的人群集中在春节期间往返于家乡和工作地点,形成了堪称“全球罕见的人口流动”的春运。读2018年(预测)与2017年全国春运旅客发送量比较表(见下表)和2017年春节前后春运迁徙情况统计图(见下图),回

4、答下面7-8题。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18年比2017年春运交通压力明显减轻B2018年比2017年春运旅客平均在途时间缩短C2018年春运道路发送旅客数量下降与私家车保有量增加无关D 高铁会逐渐成为未来几年春运的最主要交通工具82017年2月1日前后人口迁徙数量较多的主导因素是A 经济因素 B传统文化 C春运政策 D天气因素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图2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以下9-11题。9、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 A. 站点的用地面积 B. 周边的人流量C. 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D. 周边的环境质量10、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

5、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 A. 中心商务区 B. 森林公园 C. 大型住宅区 D. 产业园区11、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 A. 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 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C. 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 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珠江三角洲的广东九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的城市群。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连接香港、澳门、珠海的粤港澳大桥即将建成。据此完成12-14题12.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预计将来粤港

6、澳大湾区内各城市( )A. 一城独大 B. 分工协作 C. 模式趋同 D. 同业竞争13.粤港澳大桥建成后,大湾区内部( )A. 政治界限消失 B. 消费差异加大 C. 区域融合加快 D. 交通更加拥堵14.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将首先辐射到( )A. 东南亚 B. 中亚 C. 南亚 D. 澳大利亚下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处于( )大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A. B. C. D.16、阶段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交通通达性差 地价昂贵 污染严重 远离商业中心A. B. C. D. 自20

7、世纪90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他们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次年5月中旬返回温州。据此完成17-18题 17、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A.西瓜品种优 B.种植成本低 C.种植利润高 D.市场需求大18、温州瓜农每年58月离开海南岛,主要原因是此期间A.温州正值农忙季节 B.海南岛不宜种植西瓜C.瓜地休耕以恢复肥力 D.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近年来“互联网+农业”蓬勃发展,农民通过网获取市场信息、寻求技术支持;通过“智慧农业”平台管理温室大棚生产、开展网络销售;与网站联合举办农业生态旅游节,吸引城市居民前去观光采摘。据此回答19-2

8、0题 19. 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相比,“互联网+农业”给农业带来的显著变化是A. 农业生产规模缩小 B. 市场定位更加精准C. 农业布局日趋集中 D. 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20. “互联网+农业”时代,下列农业区位因素中,影响力明显增强的是A. 自然 B. 劳动力 C. 交通 D. 科技图甲为欧洲四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图乙是该区域某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经营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21-23题 21、面向城市市场,商品化和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a B.b C.c D.d22、若图乙中箭头线q表示产品流量最大,则该经营方式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a B.b C.c D.d23、m、n两地均盛

9、产葡萄。两地相比,m地的区位优势是A. 交通便捷 B.市场广阔 C.鲜果上市早 D.技术条件好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的特征。回答24-25题 24、二十四节气可以指导农业生产。如在山东、河南一带种植冬小麦是“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但向北到北京一带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那么向南到江苏、安徽等江淮地区“种麦正当时”是A.秋分 B.霜降C.寒露 D.白露25、从5月20日开始,1万多台收割机陆续赶赴麦田进行一年的夏粮抢收,金黄的麦田与青山绿水相辉映,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道风景最有可能出现在A.吉林 B.山东 C.北京郊外 D.安徽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

10、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读图,回答下面26-28题。26. 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A. 市场指向型 B. 劳动力指向型 C. 动力指向型 D. 原料指向型27. 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A. 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 B. 产品科技含量高C. 以航空运输为主 D. 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28. 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A. 环渤海地区 B. 长江三角洲地区 C. 珠江三角洲地区 D. 中、西部地区下图为某类工业在我国不同区域所占比例图。据此完成29-30题。29该类工业最有可能是A钢铁工业 B电子工业 C制糖工业 D乳制品工业30该类工业在区域所占比重大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 原

11、料 B市场 C劳动力 D技术第卷二、综合题(共3题,总分40分)31 读我国部分农产品优势产区布局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1)试分析东北粮食优势产区粮食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4分)(2)试比较东北牛奶优势产区和京津沪牛奶优势产区的形成条件。(4分)(3)与长江流域粮食优势产区相比,东北粮食优势产区粮食单产较低,而商品率较高,请说明理由。(4分)(4)简述近年来东北三江平原大面积种植水稻的社会经济原因。(4分)3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材料一“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材料二 近年来老钢

12、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 年来此过冬养老人数近10 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材料三 图16 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表1 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1) 攀枝花发展成为“钢城”的有利条件是 、 。作为老工业基地,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主有 、 。(4分)(2) 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是 、 ;此外,其他地理原因有 、 、 。(5分)(3)大量外来人口对攀枝花“阳光花城”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4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1分)材料一 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的产业集群化效应初步显现,基本形成了以东北、京津、中部、西南、”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代表的六大汽车产业集群。同时,中国还有一些地区也逐渐形成汽车产业集群,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材料二 我国六大汽车产业群地区分布图。(1)结合图示总结我国汽车产业群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共同区位条件。(5分)(2)经验证明,汽车产业是一个关联度高、资本密集、产业链长、带动性强的产业,适合以产业集群的模式发展,试评价这种发展模式的好处。(3分)(3)当前,我国汽车消费火爆,私人汽车的迅猛增长,极大地促进了相关工作及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弊端。简述我国汽车消费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