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0237918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辽宁省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辽宁省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辽宁省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辽宁省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本卷共35题,共100分。考试时间共90分钟。1、 选择题:本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孔子将人依其禀赋划分为“生而知之” 、“学而知之” 、“困而学之” 、“困而不学” 四类;并指出“生而知之者,上也; 学而知之者,次也; 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据此可知孔子意在 A.鼓励人们勤学奋斗 B.强调人性等级尊卑 C.蔑视懒惰厌学之风 D.倡导圣贤为人本性2.班固在汉书艺文志序中指出:“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

2、术,蜂出并作,各行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这表明百家争鸣的出现 A.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 B.提高了士阶层的社会地位 C.反映了民众的利益诉求 D.顺应了统治集团的政治需求3.汉初百废待兴,经济残破。汉高祖刘邦“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汉惠帝继位后,奉行清静无为,减轻赋税。内修亲亲,外礼宰相,人谓“宽仁之主”。这说明汉初 A.人民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B.统治者利用黄老之学来治国 C.以儒家民本思想为治国思想 D.恢复经济是治国的根本目的4.尚书洪范认为君主施政态度能影响天气的变化。墨子曰:“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公元前1

3、35年,皇帝祭祖的辽东高庙发生大火,董仲舒上书汉武帝认为这是上天示警,让汉武帝反思,结果汉武帝勃然大怒,将其革职。据此可知 A.汉武帝时儒学尚未形成思想体系 B.董仲舒思想来源复杂且体系复杂 C.天人感应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汉武帝时儒学的统治地位受挫5. 空宗是印度大乘佛教的主要派别之一。它以讲空为主,破斥迷信,扫荡一切形相(形状)。中国思想界也受其影响,具体表现在A. 陆王心学的出现 B.程朱理学的形成 B. 董仲舒的新儒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6.宋代以后,“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逐渐成为中国大多数家族推崇的经典家训之一,该家训反映出儒家学者强调 A.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 B.“

4、存天理,灭人欲” C.道德与知识修养并重 D.“格物致知”的认识论7.下面分别是传统社会治理结构图和黄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图。由此可知,黄宗羲认为 A应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度 B应建立平等民主的君臣关系 C君主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 D统治者应重视对百姓的教化8.培根(1561-1626)提及“印刷术、火药、罗盘这三项发明对改造世界起着重大的作用。它们的起源是模糊不清的。中科院研究所史晓雷则叙述“火药、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影响世界历史发展走向的四大科技成就。”据此可知 A.四大发明的起源地有待考证 B.造纸术没有其他文明影响大 C.二人观点带有浓厚的主观性 D.中国科技助推世界文明

5、演进9.孙思邈在丹经内伏硫磺法中记载:“硫磺、硝石各二两,令研(研磨),又用销银锅或砂罐子入上件药在内候出(会有)焰起。”郑思远的真元妙道要略记载:“以硫磺、硝石并蜜烧之,焰起。”材料表明 A.火药制造技术已经成熟 B.人类尝试多角度使用火药 C.火药对于人类意义重大 D.人类在探索火药配置方法10.徐光启在撰写农政全书时对前人的文献进行摘录,摘录过程中对于文献中一些迷信之流,往往阙而不录,对于已收录的文献,也多或指出错误,或纠正缺点,或补充其不足,或指明古今之不同。材料主要反映了农政全书 A. 对前人的成果批判存录 B.重视与农业相关的领域 C.具有反迷信的科学精神 D.杂采前人文献中的内容

6、11.金文的“华”,字形如一朵绽放的花朵,取义为美。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中也说:“中国有礼义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这表明 A.周人对礼乐文化发展的自信 B.文字的变化折射出民族交融 C.西周时期华夏民族已经基本定型 D.“礼”成为华夷之辨的主要内容12.北宋时,民间娱乐场所需要大量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柳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这说明 A.宋词只在民间流行与发展 B.宋代文学日益市场化 C.宋词婉约派占据主导地位 D.文学平民化、世俗化趋势13.明代小说西游记讲述的是唐太宗李世民派三藏赴西天取佛家真经的故事。小说中有

7、一段孙悟空在太上老君(注:太上,清静至极)的八卦炉中炼成火眼金睛的片段。这说明西游记 A.是明代社会的真实写照 B.可折射出唐代三教合一 C.故事情节虚构毫无意义 D.反映出唐明两代历史的同一性14.据考证,“乾隆中叶以后,扬州闻名的戏班一半以上是徽商的家班”,徽商常以自家戏班联络地方官员和乡绅。1790年,为庆祝乾隆八旬寿辰,徽商江鹤亭组织“三庆班”,进京祝寿,开“四大徽班进京”之先河。这表明 A古代戏曲技艺传播甚广 B京剧吸收元曲戏曲元素 C商业发展助力艺术交流 D家班符合士大夫的品味15.克拉底鲁,古希腊哲学家,公元前5世纪人。他歪曲了他的老师德谟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切皆

8、变的思想;否认事物有相对稳定性,提出“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这一主张 A.与苏格拉底的主张类似 B.体现了相对主义倾向 C.反对雅典的直接民主 D.发展了相对论16.右图是德意志画家丢勒的版画作品启示录四骑士(1498年创作)。画中四位骑士马蹄所到之处,罪人们统统受到惩罚。一个主教倒在马下,头被地狱之龙吞噬着。画家借用它来抨击教会的罪恶。画中骑士脸上带有相当浓厚的情感色彩,天使的衣服也与常人无异。这反映了 A.启蒙运动将矛头直指封建教权主义 B.文艺复兴倡导“人本”对抗“神本” C.宗教改革抨击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 D.古希腊智者怀疑神、反对神的精神17.16世纪,英国自上而下地进行宗教

9、改革,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唯一的首脑。17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宣布实行宗教自由,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此举旨在 A.促进信仰自由 B.巩固君主立宪 C.强化专制统治 D.落实权利法案18.有学者指出:启蒙运动在17世纪的英国表现为一种试图在上帝的羽翼下发展理性的审慎主张,在18世纪的法国表现为一种用理性来颠覆信仰的激进姿态,那么它在稍晚的德国则表现为一种努力调和理性与信仰的稳健立场。作者旨在强调启蒙运动 A.对宗教的批判并不彻底 B.理性内涵不断丰富发展 C.动摇了宗教神学的权威 D.核心的价值理念未统一19.1861年1月,马克思在一封信中说:“达尔文的著作非常有意义,这本

10、书我可以用来当作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这说明达尔文进化论 A.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B.影响到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 C.成为了社会革命的理论武器 D.使科学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20.戏剧秃头歌女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种漂泊的生命;失去了内心的和宇宙间的依附和坐标,找寻着无法找到的避难所。该类作品反映了 A.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B.文学家关注社会现实,揭露批判社会的罪恶 C.作家反帝反殖的爱国主义精神 D.一代人迷惘、苦闷的精神创伤21.海国图志中,作者表达对西方坚船利炮等奇技的惊叹,对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体的仰慕。并提出一套具体方案,包括兴办官办军事工业,兴办民用工业,允许

11、商民自由兴办工业的主张。材料反映出海国图志 A.对后世影响深远 B.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C.主张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D.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22. 1875年,郭嵩焘奏称:“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这一认识 A是中体西用论的具体表述 B对洋务派思想有所突破 C反映了顽固派的政治主张 D奠定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23.1895年甲午战败后,各种救亡图存思想或运动兴起。张之洞在1898年的劝学篇中明确表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这说明在19世纪末“中体西用” A.成为

12、对抗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武器 B.与洋务运动初期的“中体西用”目的相同 C.反映了中国文武制度强于西方的事实 D.有利于中国进行改良政治的实践24.梁启超在参与戊戌变法的过程中留下很多历史记载性的著述。他擅长用浅显流畅的文字来阐述重大的时事问题和深刻的道理,文章常带感情,有很强的鼓动性。严复评价其“任公文笔,原自畅遂。”这反映出 A.当事人对事件的记述最为可信 B.一手资料未必能客观反映史实 C.历史著述与客观史实必然出入 D.历史著述均受个人情感所支配25.“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图2是一位学者制作的“三民主义”的讲解图片,对图片中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图2 A.民族平等即反对

13、帝国主义侵略 B. 族群和谐即是追求各民族平等 C. 天下为公即追求生产资料公有 D. 共和是实现民治平等的途径26.批判封建旧思想和输入西方新思想演变为对旧道德的工具(封建旧文学)的进攻,李大钊提出“要以其优美之文学,高尚之思潮,助我国民精神之发展”。陈独秀提出:“吾国文艺犹在理想主义时代,今后当趋向写实主义。”材料说明文学革命 A.伴随思想解放而产生 B.缺乏系统有效的理论 C.促使新文化运动转型 D.参与者观点高度一致27.“抗战以来,全国人民有一种欣欣向荣的气象,大家以为有了出路,愁眉锁眼的姿态为之一扫。但是近来的妥协空气,声浪,忽又甚嚣尘上,又把全国人民打入闷葫芦里了。 特别是文化人

14、和青年学生,感觉锐敏,首当其冲。于是怎么办,中国向何处去,又成为问题了。”为此,毛泽东发表了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十大关系28.一位著名学者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这个思想确立了以后中国搞建设就有了方向, 搞经济改革就有了方向。由此看出该学者认为“这个思想” A.是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宣言书 B.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 C.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最终形成 D.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29.“三个代表”刚发表时,全名没有固定,时有诸如“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等说法。到2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