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__以东亚为例讲义含解析新人教必修3.docx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221116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__以东亚为例讲义含解析新人教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__以东亚为例讲义含解析新人教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__以东亚为例讲义含解析新人教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__以东亚为例讲义含解析新人教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__以东亚为例讲义含解析新人教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__以东亚为例讲义含解析新人教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__以东亚为例讲义含解析新人教必修3.docx(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课程标准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习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2.掌握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产业转移概况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2分类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产业转移的目的:从本质上讲是追求更高的利润。2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1)主要因素劳动力: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内部交易成本a发达国家:社会消费水平很高,内部交易成本高,推动企业家向国外转移产业。b发展中国家: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减少内部交易成本,吸引产业转移。市场a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或不能满

2、足自身发展需要,开辟国际市场。b为了避开多种限制,直接到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c市场不断变化,产业转移方向随之变化。(2)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判断1国际产业转移只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2劳动力在国际范围的流动性很小。()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1)发达国家或地区:原主导产业顺利实现向国外转移,可使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2)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2促进区域产业

3、分工与合作(1)发展中国家:主要发展处于成熟或衰退期的产业。(2)发达国家:主要发展处于开发和增长期的产业。3改变区域地理环境(1)表现: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2)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重化工业转移的同时,应充分估计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加强对废弃物排放的控制和综合治理。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1)转移国或地区: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常常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2)转移对象国或地区:缓解就业压力。探究点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下图为“20世纪下半叶东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对象国(地区)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经济发展水平角度解释上图所示的产业转移规律。

4、答案根据上图结合东亚经济发展进程可以看出,劳动密集型产业呈现出按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向低梯度转移的规律。2为什么一个国家或地区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对象国或地区转变成转移国或地区?答案一个国家或地区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后,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价格相应提高,生产成本又会增加,使劳动密集型产业继续向劳动力价格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转移。3目前,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是完全基于劳动力价格因素吗?答案不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除了中西部劳动力价格低外,还受资源开发、政策鼓励等多种因素影响。4归纳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答案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

5、是影响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除此之外还有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国家政策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读“棉纺织工业在全球的转移路径示意图”,完成12题。119世纪末20世纪初,棉纺织工业转移到日本的主导因素是()A接近原料产地B劳动力价格低C市场广阔D技术水平高220世纪90年代棉纺织工业由我国沿海城市转移到新疆的最主要原因是()A新疆交通便利,便于棉纺织品运往内地B新疆邻国多,便于棉纺织品出口C新疆长绒棉产量高,接近原料产地D新疆石油资源丰富,能源充足答案1.B2.C解析第1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棉纺织工业转移到日本的主导因素是廉价的劳动力,B正确;日

6、本种植的棉花较少,A错误;当时的日本市场不广阔、技术水平不高,C、D错误。第2题,新疆盛产长绒棉,所以棉纺织工业由我国沿海城市转移到新疆的最主要原因是接近原料产地,C正确。探究点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皖江(长江安徽段)城市带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利用苏、浙、沪等沿海地区产业部门“腾笼换鸟”之机,形成了纺织、家电、汽车产业基地。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从产业结构和地理环境两个方面,分析“腾笼换鸟”对苏、浙、沪等沿海地区的影响。答案产业结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出,有利于苏、浙、沪等地区产业升级,使生产要素集中到高新技术等产业。地理环境:环境污染减轻,环境质量改善。2产业转入对安徽皖

7、江地区的发展有何影响?答案皖江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也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大量吸收产业转移有利于促进皖江地区劳动力就业。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随着产业转移的发生,产业移出区和产业移入区在产业结构、生产分工、区域环境等方面均发生着变化,具体表现分析如下:下图为“我国区际产业转移动力机制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据图可知,中西部地区吸引东部地区产业转入的拉力不包括()A经营成本较低B淘汰落后产业C扩大企业经营规模D政府的优惠政策4产业转入给中西部地区带来的影响包括()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有利于扭转环境恶化的局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ABCD

8、答案3.B4.B解析第3题,淘汰落后产业是东部地区推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推力,不属于中西部地区吸引东部地区产业转入的拉力。第4题,结合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由东部地区迁往中西部地区的产业主要是能耗较高、污染较严重、附加值较低的原料导向型产业和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如果控制不当,会导致中西部地区环境恶化。图表特征:产业转移示意图主要是反映产业转移方向、目的地和分布的一种图示,该图示往往以区域图为载体,或以统计图形式呈现,综合考查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产业转移的影响和区域地理特征等。下图示意制鞋业在两个地区的转移。回答(1)(2)题。(1)描述制鞋业在M、N两地之间的转移情况。(2)分别简述制鞋业

9、转移对M地区和N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从图中找出产业的迁出区和迁入区。看图可知,从19982012年,M地区是制鞋生产企业的迁出区,N是制鞋生产企业的迁入区。 (1)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成本因素:从劳动力价格、土地价格、能源和资源价格等方面分析。市场因素:一般是本国或本地区市场饱和,需要开拓新市场。环境因素:一般是转移高污染、高能耗产业。(2)掌握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地区:一般从经济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部门:一般是先向外转移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然后,再向外转出知识密集型产业。(3)产业转移对区域的影响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回答。 (1)M地区制鞋业企业把生产企业都转移到N地区,在M

10、地区只保留研发中心。(2)对M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环境污染减轻,环境质量改善。对N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加重了环境污染,环境质量恶化;工业化发展,地理景观人文化增强(增加了大量的厂房、道路等人文景观)。读“我国服装产业转移示意图”,完成(1)(3)题。(1)新疆、四川吸引服装产业移入的突出优势区位条件分别是()A市场、产业基础B原料、劳动力C交通位置、技术D政策支持、资金(2)服装产业的大量转移,对四川省的主要影响是()A跨省人口流动减少,省内人口流动增加B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产业结构升级C加快城市化进程,成为西部制造业基地D产业升级困难,生态环境压力增大(3)未来,我国服装产业()A在西部地区

11、的服装加工企业布局将更加分散B专业化生产将突出,规模效应将减弱C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生产分工将更加明确D研发设计和销售基地向西部转移答案(1)B(2)A(3)C解析第(1)题,该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选择,新疆是我国主要的优质棉产区,服装生产原料丰富;四川人口数量丰富,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故答案选B项。第(2)题,四川是我国人口大省,劳动力丰富,是东部地区民工的主要输出地,服装产业的转入,增加其就业机会,将使流向东部地区的人口减少,同时省内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增加;服装产业的转入将优化四川的产业结构,缓解人地矛盾,但不可能使其因此成为西部制造业基地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服装业转出有利于东部地区的产业

12、结构升级。故答案选A项。第(3)题,未来,东部和中西部地区服装生产分工明确,东部主要为研发、销售基地,中西部则为加工生产基地,多集聚布局,各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更突出,规模效应将增强。答案选C项。韩国在沈投资额连续多年居世界各国在沈投资的首位,沈阳也成为最适合韩国人在华投资创业的城市之一。据此完成12题。1图中箭头表示国际产业转移中生产要素的流动,从区际关系判断伴随着箭头而流动的主要是 ()A资金、技术、信息B劳动力、市场、土地C原料、能源、政策D运输、水源、污染2韩国将部分汽车工业转移到我国沈阳等地,主要原因是为了 ()充分利用当地资金充分利用当地较为便宜的土地扩大市场,增加销售额传播新技术、

13、新工艺ABCD答案1.A2.C解析第1题,箭头表示韩国企业向沈阳投资,其流动要素是资金、技术、信息。第2题,发达国家将部分汽车产业转移到我国主要是因为我国市场广阔、地价较低等。下图是“我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下列有关我国产业转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B海外产业向我国转移,最初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C目前,制造业开始向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转移D目前,资金和技术占优势的产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4下列有关我国产业转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促使沿海地区工业产值呈下降趋势B促进长三角矿产资源的开发与经济发展C三次产业转移均促进了珠三角的产业升

14、级D可能给迁出地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答案3.A4.C解析第3题,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最初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目前,制造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以发展技术和资金占优势的产业为主。第4题,三次产业转移均促进了珠三角的产业升级。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家具制造业作为典型的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近年来逐渐向具有一定基础和比较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转移,而我国成为承接该产业的最佳国家。近年来,由于家具行业规模的快速扩大,我国加大了对国内木材资源的开发。材料二图甲是美国家具进口额、中国家具出口额及中国对美国家具出口额分析图,图乙是我国家具行业各省市出口占比示意图。(1)据材料描述美国家具进口额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2)分析我国成为家具产业转移最佳承接国的原因。(3)我国在承接家具产业转入时,哪些省份具有突出优势?请说明理由。答案(1)美国家具进口额不断提高,呈上升趋势。家具制造业属于劳动力导向型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家具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美国本土家具产量减少,进口量增大。(2)我国家具市场规模大;劳动力成本低;地价低;经济快速增长。(3)广东、浙江、上海等沿海地区具有承接优势。交通便利;海运发达;劳动力充足;劳动力素质高;经济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