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管理中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分析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0185096 上传时间:2020-02-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学校管理中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学校管理中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学校管理中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学校管理中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学校管理中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学校管理中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学校管理中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浅谈学校管理中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崇溪镇中心学校共和完小 谢先贵摘要:一个好的学校,必然有一个好的管理体系,这种好的管理体系下,肯定有一种东西在起作用,那就是校园文化。学校的管理离不开校园文化,一个学校有了好的校园文化,就有好的文化底蕴。校园文化不仅能够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能够推动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而且对学生的学风、教师的教风有着积极的影响,而这些影响无形当中就是一种强大的管理作用。因此,如何在学校实施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文化起到应有作用,本文将据此进行探讨。关键词:校园文化 学校 策略1、 校园文化的内涵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

2、要内容,校园文化建设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涵盖学校领导、教职工在内,具有广阔性、空间性,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环境建设的一部份,指的是学校一切建设设施,校园硬件环境的配备与展示,包括园区环境的装点与室内环境的营造。2、 制度文化,学校制度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处于核心精神文化和浅层物质文化之间的中间层文化,简言之,即由学校制度所承载、表达、衍生和推动的文化,它是一所学校渗透在体系架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岗位职责中的价值观念和风格特色,也是在生成和执行各类制度的过程中折射出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学校制度文化

3、是有形的制度与无形的价值的有机结合,一方面以有形的制度作载体,一方面以无形的价值在学校的诸多领域体现出来,不仅体现在制度本身,而且通过制度实施,体现在一切结构、组织、形式、过程、方法、技术、行为方式、人际关系、心理氛围之中,学校制度文化越发展完善,无形价值在上述各领域的体现与制度所承载和推动的文化越趋同。3、 精神文化,学校精神文化,专指学校“人-人”管理系统中人们特有的文化,是学校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学校文化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是建立在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环境(硬件)文化基础上的精神层面的文化。它既可以通过学校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等有形文字的内

4、涵和外延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学校师生的“公共人生”,包括精神面貌,言谈举止、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身心素养等隐性的东西表现出来,因而更具无形、内化和隐含性。2、 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中现状分析(一)校园文化无核心理念,只重形式。校园文化先精神文化而行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缺乏主体思想,只重表象,没有内涵,不能对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结果往往是校园文化缺乏主题,缺乏核心理念和主题文化的提挈,无法表现学校特色和学校校园文化主旨,对于学校的管理缺乏实质的促进意义。(二)校园制度文化建设重管理,只重约束力,缺乏人文关怀。时下大多数学校,都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建设,大家较多的关注了学校的规章管理

5、,一竿子打到底,并不注重人文关怀,只注重全面的约束效能,殊不知学校的发展过程中,还有一部分特殊的还需要关注,还需要发展,还需要张扬个性。注重了对教育教学过程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作为学校主体的教师和学生的个性需求,对教师、学生的发展关注不够,缺少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不够。这样的制度文化建设在学校管理中只能起到消极作用,并不能使师生在日常行为规范中自觉的去遵守和践行,相反还会实施抵触行为。(三)对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存在片面性众所周知,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中重中之重,它所体现的是一个学校的文化蕴含,办学风貌,教师精神,学生成果,办学目标等。它能够真正起到让全校师生“内化

6、于心,外化于行”的管理作用。但是有的学校对校园文化的内涵和要求不甚了解,基本处于无意识的自发状态,而非有意识的主动建构;不少学校热衷于打造表面的环境文化,营建“形象工程”,深层的核心价值文化并没有结合学校环境实际、师生基本情况,学校的人文厚度没有随着校园的日渐漂亮而有所增长;有的学校只重视物质硬件、管理制度、文体活动等“显”性文化建设,忽视教师的精神风貌、思想理想信念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健康个性、健全人格等“隐”性文化的构建;有的学校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师生的需要结合起来,人本意识不强。有的学校虽制定了一训三风,并没有依据学校实际、办学方向、人文环境,对于的学校的发展,学校的特色,师生奋斗的指引

7、完全没有切合实际的指引意义,(四)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不能体现实际的管理作用大多数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想起一出是一出,总是今天一个主意,明天一个主意,没有整体设计与长远考虑,没有长远规划、近期目标和分步实施方案,随意性太强;环境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三驾马车各奔东西,不成体系。3、 学校管理中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1) 建立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文化 在学校校园文化的的建设之处,应该要制定合理的实施方案,必须要立足于,展望于长远。校园文化的建设,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一成不变,也不是一天一个样,而是要有合理设计,使之遵循时代的发展,学校的发展,适合于师生的发展,自觉运用

8、于学校的管理体系,激励机制。如:一个学校的师生表彰栏或展示栏,如果长久不更新,这样对于条件达到表彰的师生不展示,这样势必会影响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长久以往,学校的师生也许会缺乏拼搏的斗志,思想松懈,对于学校的管理极为不利;又比如,学校的规章制度栏,规矩天天层出不穷,这样势必会让学校的师生产生厌恶抵触情绪,规矩一天一个样,朝令夕改,久而久之,就会使学校规章制度失去效力,甚至是管理者失去应有的威信。因此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之初,就应该进行全方位的考虑与思考,合理规划,合理布局,纪要注重长远打算,又要照顾间段实效,这样才能形成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对于学校的管理才会有促进作

9、用。(2) 充分发挥校长的效能作用 俗话说“一个好的学校,必然一个好的校长”,因此校长在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起到引领作用。增强教育管理者的校园文化意识。教育管理者的观念、指导思想,直接影响着对教育培养目标的实施。这就要求教育管理者必须要加强学习,要以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作为领导区域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根本方针,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充分发挥校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校长是学校的领导和核心,是学校教育的组织者和决策者。校长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往往决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风格,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学校的物质文化的创造,教育制度的形成以及学校精神的培育。在当前社

10、会大气候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影响下,校园文化正朝着正规化、多样化、群体化、艺术化发展,校园文化研究的侧重正在从高等学校转移到中小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因此,每个学校的校长,要有敢于担当的精神,勤奋学习,努力专研,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水平,转变管理,与时俱进,建立合理的校园文化。(3) 校园文化建设,要明确价值取向校园文化概念的规定性,决定了其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与发展生命的品性。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紧紧依随师生生命发展的内在需要与逻辑性的过程,而且要自主追寻和成就师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合理的价值取向应包含整体性、育人性、校本性、创新性等几方面的内容。整体性价值。就是要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总

11、体上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规划。将精神文化作为中心并渗透到制度文化、环境文化中去,使三者成为一个有机的体系,使各个因素协调一致,保证校园文化建设协调发展,使其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和前面的合理性、可持续发展观基本一致。育人性价值取向。校园文化的主要功能是育人,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来实现以“环境育人、教书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为主要内容的“全面育人”,提高育人质量。校本性价值取向。立足校本,植根校园,建设个性鲜明的校园文化。深入挖掘学校办学所积淀下来的文化内涵,并尽量物化;不断吸收先进文化,生成、创造学校自身的文化。创新性价值取向。文化的生命在于创新,创新才有个性,创新才有特色。在

12、充分考虑历史继承性、民族独特性、地域本土化的基础上,尽可能不重复别人的东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突出人文与科学性。(四)发挥师生的自主能动性,共建校园文化教师和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任何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都离不开师生作为主体的而发挥的作用。教师的文化和形象,对于学生的健康向上的文化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有助于学生去学习和向往,更具感染力。而学生的乐于接受新事物、新理念、新思维的特点,使新的文化不断涌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之中,使他们富于创造力,想象力。并使师生的这些文化因素运用于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能促进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更能促使师生积极向上,这对于学校的管理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5

13、) 突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从根本上来讲,就是要突出的自己的各方面特色,从本质上来讲,就是要做到,人无我有的文化特色,因此要做好这一点,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加强三风一训的建设。三风一训建设实际上就是把学校的理念系统变为教职工、学生的自觉行动,就是塑造学校精神的过程,它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是学校独特的“文化品质”。2、 形成体现文化个性的学校形象标志,彰显校园文化底蕴。无论是校徽的制作、校赋的撰写、校歌的创作,还是校刊的编辑、校服的设计,都要充分体现学校的文化底蕴,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3、提炼具有自身特色的理念系统,形成学校的凝聚力。要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思想,

14、挖掘校园文化内涵,传承学校历史,结合学校自身优秀办学传统、发展目标和现代教育的总体趋势和要求,让广大师生广泛参与,提炼并确立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4、 结语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学校的标志性工程,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实践,长期的沉淀和积累,它不是靠某一个人的力量能够建设成功的,具体而言,做好以上几点,为我们学校管理中实施校园文化建设有一定的帮助,但还需要我们广大师生不断的探索和努力。参考文献:1许丽艳.传统文化与学校文化建设. 中小学管理,2008(3)2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3)3杨明全.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的转型J.教育研究,2002(12)4杨彦平, & 朱久昀. (2006). 校园文化建设中管理者作用浅析.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3-5. 专业word可编辑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