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高考复习整理__哲学原理归纳(表格式)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0167268 上传时间:2020-02-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11月高考复习整理__哲学原理归纳(表格式)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7年11月高考复习整理__哲学原理归纳(表格式)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7年11月高考复习整理__哲学原理归纳(表格式)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7年11月高考复习整理__哲学原理归纳(表格式)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7年11月高考复习整理__哲学原理归纳(表格式)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11月高考复习整理__哲学原理归纳(表格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11月高考复习整理__哲学原理归纳(表格式)(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格式.哲学原理归纳(2017-11月高考用)一、唯物论(物质和意识、规律和主观能动性)(7条)原理世界观方法论典例1世界物质性原理P28-30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人类对宇宙的探索2意识能动作用原理P38-40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十三五”规划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女排精神;身残志更坚。3物质决

2、定意识原理P40-4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主观反映。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实情,制定政策(对策、计划);针对情况,作出反应;郑人买履;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含义:指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要求: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

3、、无所作为的思想。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P33-34规律是客观的,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是普遍的。要求必须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人们对规律的利用体现在两方面: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变害为利,为人类造福拨苗助长;科学发展;“神舟“飞船成功发射。事有必至,理有固然。5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P40-41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

4、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南辕北辙;成功建成(办好)某工程(某事)。6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原理P31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离不开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刻舟求箭;仁者心动;运动都在概念中运动7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P32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和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人不

5、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原理世界观方法论典例实践P42-43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坚持实践第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原理P44-46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我们既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学以致用;绝知此事要躬行;“三个有利于”标准;摸着石头过河。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P47-48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

6、范围;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效率和公平关系的不同表述;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P48-491 认识具有反复性。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

7、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个过程。这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对真理的追求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某个重要思想提出的过程;某个重大科学发现的过程;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包括实践观和真理观)(共4条原

8、理)三、唯物辩证法(一)联系观(5条原理)原理世界观方法论典例联系的普遍性P54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经济是政治、文化发展的基础联系的客观性P55-56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过度开发、

9、涸泽而渔等不可持续发展;网络的建设,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跨海大桥联系的多样性P56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同一个人在不同场合扮演不同的角色;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内部各因素和政府等外部因素4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P57-58(1)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相互依赖。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

10、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部分。相互影响。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全国发展和某个地区的发展;西部开发、中部崛起;某单项实力对综合实力的影响;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供给侧改革与整个国民经济;5系统和要素关系P58-59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

11、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探月系统工程;人体的消化系统、泌尿系统;汽车上的传动系统。(二)发展观(3条原理)原理世界观方法论典例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或发展的普遍性原理)P60-63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地变化发展之中,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

12、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发展;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P64-65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加大;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矛盾重重;科学实验中遭遇的失败;新制度推行过程中受到阻碍。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P65-66事

13、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学会优化结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每年减少1000万贫困人口,实现共富。(三)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矛盾分析法)( 8条原理)原理世界观方法论典例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14、。继承与发展;在解决问题中得以进步。2矛盾原理P67-68矛盾: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要求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同一中把握对立。传统和现代;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东方和西方;前进性和曲折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不前提,双方共处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A.同一性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B.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的关系;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同一中把握对立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3矛盾的普遍性原理P69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