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卫生计生事业 发展纪实

上传人:1522****302 文档编号:120164499 上传时间:2020-02-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革开放40年卫生计生事业 发展纪实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改革开放40年卫生计生事业 发展纪实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改革开放40年卫生计生事业 发展纪实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改革开放40年卫生计生事业 发展纪实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改革开放40年卫生计生事业 发展纪实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改革开放40年卫生计生事业 发展纪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开放40年卫生计生事业 发展纪实(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红土沐春风 卫计谱篇章 改革开放40年徐闻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纪实 李 青 四十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吹响了改革开放的总号角。穿越四十年的风雨历程,地处祖国大陆最南端的徐闻卫生计生系统,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虽路途艰辛,但硕果累累,一组组翔实的数据,无不昭示着红土地上卫生计生的今昔变化事业发展飞跃:全县公立医疗卫生机构28个,其中县级以上综合医院2个,中医医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妇幼保健院、卫生监督所、慢性防治站、中心血站、120急救指挥中心各一个,乡镇卫生院15所,社区服务中心(站)1间,标准化村卫生站130间(在建67间),标准化率70.7%.全县计划生育服务机

2、构16间。全县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有卫生工作人员3495人,平均每千人4.5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2832人,占81%。全县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有病床2823张,平均每千人拥有3.6张。 杏林偿试改革开放第一桶金 改革开放前的徐闻卫生系统,一度以国家财政扶持支撑度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像一场及时雨,建立卫生经济的政策更是让卫生人获得新生。 1979年,徐闻县卫生系统拿到“第一桶金”改革财务管理和实行奖罚制度。时任徐闻县卫生局长史桂林说:“关于改革卫生财务管理和实行奖罚制度,是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一种尝试。只有壮大卫生经济,卫生工作者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卫生事业的发展才有重要基础。” 下达医疗单

3、位收支预算指标。分季度核算,一至四季度收入指标分别是:20%、27%、30%、23%。支出指标除业务费随同业务收入的比例核算外,其余项目均按每季占25%核算,这是徐闻卫生经济发展历程中的初始阶段。 经济管理实行“5+8”的管理方法。“五定”即定业务收入、定工资、定业务费、定管理费、定定额补贴的全额管理。定额补助,结余留用,超支不增,节支不扣管理的管理方法;“八项管理”即对药品进行改革管理、卫生材料、收费、办公支出费用、废品回收、医疗器械、医职人员医药费、基建管理。设集体福利的综合奖与单项奖,70%作为集体福利和综合平衡奖,30%为单项奖。同时,制定包括政治方面、业务数量、业务质量、合理收入、节

4、约支出、设备物资管理六大工作考核指标,全系统迈开大力发展卫生经济的步伐。 对比湛江地区其他的县区,徐闻县没有在医疗价格战中“血拼”,而是走出一条高品质,高层次的差异化发展道路,在卫生集体经济结构调整下,不断取得新突破。 实施过程中,医疗机构正确处理讲求经济效益与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关系,用有偿的优质服务来实现两个效益。医疗单位创收益,讲指标,与改革开放政策并行不悖,在有偿服务中最大地创造利润投入医院的发展,既可最大限度减轻群众负担,又可以在提高医务人员福利资金待遇过程中炼就适应医疗护理需要的岗位技能。基于这个认识,卫生局把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为群众看病作为履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有效途径,抓住

5、以优质服务这个中心改革,大力加强医德、医风和职业道德建设,通过建立有效监控和考核机制,进一步开展“白求恩式医生”、“南丁格尔式白衣天使”等评选活动,有效地实现了卫生经济发展和个人积极性充分发挥的目标任务。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徐闻改革卫生财务管理和实行奖罚制度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省市卫生主管部门领导的给予首肯和推广:徐闻卫生是湛江卫生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血拼”的缩影。 牢记习老的嘱咐砥砺前行 1988年1月7日,对广大医务人员来说,是一个永远难忘的日子,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习仲勋到徐闻县人民医院(原徐康医院)视察。习老对群众看病就医状况、医院建设发展、医疗技术水平等都作了一一询问

6、。当看到当时X光机等医疗设备较简陋,便对在场的县委书记朱华生、县人民医院院长何学良等说:“你们要加强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增添医疗设备,改善就医环境,为当地老百姓做好医疗服务,要体现人民医院为人民啊。”他非常关心医务人员的工作、生活情况,亲切地嘱咐:“医生治病救人,首先身体要好才能做好工作,如果你有病怎么给病人治病呢,病人还怕你传染给病人呢,对吗?健康是革命的本钱,毛主席说得对啊,你们医务人员一定要有健康的身体,才能真正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做好人民群众健康的卫士!” 1991年6月的一天,徐闻县人民医院副院长李位民接到湛江市委办公室紧急电话,与爱人火速前往深圳迎宾馆。次日上午10时,习老在下榻的

7、别墅客厅接见李位民夫妇,见面时说:“位民医生,你好啊!很久不见了,你好吗?好几年没见你,你可忙啊?这次我来深圳想看看你,所以我叫他们把你和夫人叫来坐坐,没问题吧,我在徐闻跌伤那年,幸好得到你的医治,这也是个缘分吧.”习老非常客气和幽默。李位民不好意思说道:“习老,我非常感谢您给我和爱人有机会来见到您及夫人齐心老大姐,我们很高兴,也很激动,感到无比的荣幸,您的身体好吗?在徐闻县那年我们没有照顾好您,给您造成身体的损伤并带来痛苦,真是过意不去,请多多包涵!”接着,习老说:“你工作怎么样?县医院的变化好吗?我想医院应该有发展吧?”李位民马上接着说:“我工作还可以,我一直按你给我写的几句话作为我人生的

8、座右铭,要求自己学好本领,做人民的好医生。我还是做医生的工作,徐闻县人民医院现在变化很大了,医院被评为全省文明医院。”习老听后很高兴,连连说:“很好啊,要做好医生,办好医院,老百姓有病就有所医了。” 深情厚爱感肺腑,殷切期望燃豪情。今日徐闻县人民医院,迎来了一系列千载难逢的极好发展机遇,数百名白衣战士,正不负重托,砥砺前行。 医院发生了由人心思走到人心所向重大变化,“与医院共荣辱、同兴衰”的口号在全院叫响,出现了大批爱院如家、献身医院建设和发展的典型,无私奉献精神成为县人民医院之魂,为医院的掘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从“育才、引才、用才”入手,实施“引进一批、培养一批、启用一

9、批”的“三个一”战略,每年招聘本科生20多名,近几年共引进技术人员83名,派出进修培训人员100多人次,逐步形成人才技术培养梯队。 加强重点专科建设。重点建设重症监护、微创技术、创伤外科等七大医疗专业中心,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提高到98%。近3年医院向上级医院转诊率降低42%,逐步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镇”的医疗改革目标。 创新医院技术管理。独立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泌尿外科微创手术、复合心脏贯穿快速修补等5项新技术新项目,成功开展腹腔镜86例,经皮肾镜92例,鼻内窥镜136例,自主创新开展心脏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手术,填补了县内技术空白。 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狠抓内部管理机制,强化医疗管理,确保医

10、疗安全,按岗位职能共建立完善了300多项管理制度,工作预案26项,综合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度从85%提升到96%。 引进高端医疗设备。加大医疗设备投入,多方筹资新增64排128层CT、1.5T磁共振、四维彩色B超等医疗设备200多套,医疗设备基本满足临床需要,医技诊断水平提升。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完成体检中心、门诊大楼、手术室、住院病房等的改造工作,总面积共11250m2,立项新建19层21000m2住院综合大楼已竣工使用,基础设施得到不断改善。 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健全以医疗服务质量、数量、技术难度、成本控制、医德医风、患者满意度为核心的分配机制,做到多劳多得、同工同酬、优绩优酬,

11、收入分配重心向临床一线、高风险、高科技含量、业务骨干、突出贡献等人员倾斜,职工福利年均增长18%,医务人员积极性明显提高。 医院经济效益显著。2009年医院业务总收入从4500万元增至2017年的2.5亿元,业务收入年均增长25%,医院面貌发生巨变,社会效益突出。 在2016年广东省57家县级人民医院患者满意度第三方测评中,徐闻县人民医院排名第三,先后获得“全国医疗卫生改革示范单位”、“全国百姓放心患者满意品牌示范医院”等,符斌院长被评为“全国医院管理优秀院长”。 新农合惠泽千家万户 合作医疗最初是以农村人民公社及其生产队集体经济为主体、农民群众集资兴办的农村医疗制度,它使农民群众在医疗保健问

12、题上从“小病抗,大病拖的恶性循环中挣脱出来,获得必要的健康保障,对保障农民健康为农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产生深远的影响。 徐闻县合作医疗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开始的,农民在集体扶持下,自愿组织起来实行的集体医疗保健制度,它曾覆盖了全县50%以上的农村。这种农民每人每年交纳一定“合作医疗”费,看病时只交挂号费或药费,另由集体资金补助的医疗制度,减轻了农民的医疗费用负担,减少或缓解了农民群众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同时,合作医疗又密切党群众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对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七十年代初,曲界公社首先办起社办合作医疗,徐闻县在该社召开现场会加以推广。尔后,外罗、附城、水

13、上等公社也办合作医疗,当年全县183个生产大队中,有146个大队办起合作医疗站,办站覆盖率达80.9%。1970年,原徐闻县卫生院院长、名医何保罗先生到附城公社东风大队插队劳动时,致力建起东风大队合作医疗站,培训赤脚医生,为当地群众诊病治愈数以千计的病人,还每年为合作医疗站创收3000多元。1978年全县13个公社188个生产大队中有175个办了合作医疗,占大队总数的93%;参加合作医疗农民260863人,占应参加合作医疗农民76%。社队联办的合作医疗站有8个,参加联办的大队111,占农村生产大队数59%。 八十年代初,包括徐闻在内的县区,与公益金相关的事业受到消弱,致使合作医疗大面积滑坡。农

14、民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的问题重新出现。绝大多数还远不算富裕的农民,在失去合作医疗保障后,还要承受医疗费用的不断上升,真可谓身陷双重困境。徐闻前山农民王某一家10口人,他与老伴分别患有偏瘫、慢性支气管炎等病,参加合作医疗时,乡医每天上门为其诊治,他组织家中的劳动力搞运输,挣了几万元,日子过得红火。合作医疗解体后,他和老伴到处求医看病,欠下近5000元的债务。合作医疗解体后,一些地方假医假药、神棍巫婆乘机沉渣泛起,使群众深受其害。新寮一农妇发生不全流产,子宫大出血。因地处孤岛,远离镇区又无乡医,其家婆只好找来一位巫婆,说她是女鬼附身,折腾一日,使其死于非命。是年,农村诸多医疗事故的出现,均为假医假药

15、所致。 合作医疗作为农民的一种须臾不可离的医疗保障制度,要想在最讲实际的农民中得到重建、巩固、发展,这一工作不深入其中而不能体味之艰难。有人担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否能重建合作医疗?记得1992年,徐闻县海安坑子合作医疗制度重建时,办医的模式由单一变为管区、村、个人三者联办,9万元的合作医疗基金中66%来源于管区企业所得及村集体积累,34%则来源于农民自己。合作医疗的管理实行“以支定收,量入为出”的原则,使更多的农民尝到合作医疗的甜头。该管区群众的健康得到保障后,劳力全用在办砖厂、石场等集体企业,一跃成为当地的富裕管区。用坑子管区支书的话讲:“要不是合作医疗,管区哪有今天?只要能把合作医疗办下去,大伙都愿意,有了病大伙都帮一帮,就闯过难关了。” 徐闻海安原坑仔合作医疗则实行的是“既保大又保小”的福利风险型,这种形式是当前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方向,为湛江市其他地方重建和发展合作医疗制度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二十一世纪初,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徐闻这块红土地上蓬勃兴起,曾经作为湛江市新农合试点的徐闻,它为全市提供了一个范本,不仅在县内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而且在省内得到好评。到目前止,全县587636农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