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音乐下册第5课《渴望天》教案湘艺版.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152656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音乐下册第5课《渴望天》教案湘艺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五年级音乐下册第5课《渴望天》教案湘艺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五年级音乐下册第5课《渴望天》教案湘艺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音乐下册第5课《渴望天》教案湘艺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音乐下册第5课《渴望天》教案湘艺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理念:音乐教师应牢固树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应用教学关键的观念,建立音乐课程以审美为核心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资源,真正把学生看作是学生的主体,尊重学生,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提倡和追求一种和谐轻松、双向交流的教学氛围。教师在学生和活动中要努力把自己融入学生,试着扮演“合作伙伴”的角色,和学生一起活动,而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发号施令。这样,学生就会从自己有兴趣的体验中获得知识与能力,把学生看成是愉快而有意义的事。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识情感、想象和个性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美的感知和认识,使自己融入艺术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个性化的

2、思维和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的自尊和自信心,善于欣赏学生的点滴创造才能,激发学生不断创新的欲望,对学生瞬间的创造火花也应大加赞赏,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种宽松、融洽、民主、平等的人际环境。真正把音乐教学作为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和探索音乐艺术的过程,作为体验美感、丰富情感的过程。春之声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一是学习渴望春天二是欣赏以春为主线展开情境陶冶模式,打好本课框架,创设春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春的气息,引入到莫扎特的渴望春天中来,介绍莫扎特这位伟大的“音乐神童”,并逐步进入到让学生对春的体会理解及进行创编活动。教学目标:1、通过初步学习和欣赏渴望春天,

3、感受作品明朗、愉快的情绪,同时也让我们体会春的气息。2、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各种不同的形式创作表现春的意境。3、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加深对生活与大自然的热爱。教学重点:细心揣摩、体验感受词曲完美结合所表达的意境;开阔思路、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创设情境,在教室里布置一些相关的图片或柳叶等。师: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请大家欣赏一些图片。三、授新课:1、这是一些描写春天气息的图画,对春天的表现不仅是图画,还有如:诗、舞蹈、唱歌等;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曲渴望春天请听完后回答两个问题;.歌曲的基本情绪怎样的听后有什么感受? .词和曲的结合

4、有什么特点?2、放录音:渴望春天歌曲的基本情绪:热烈激动、明朗愉快、表现出渴望春天来到的心情。词曲的结合特点:旋律流畅优美与词句结合自然贴切。3、再听录音,学生哼唱。师:(1)学生进一步感受词和曲的和谐及明朗愉快情绪,体会对美好春天的向往的心情,同时一边听一边画旋律线。(2)分析作品结构特点。歌曲采用了6/8拍, D大调结构为再现单二部曲式(A+B+A)。第一乐段有八小节,用同一材料变化重复,第二乐段有八个小节,第三乐句音调有所发展,第四乐句再现第一乐句并略加变化完满结束全曲。作者为了不充歌声的乐意,又在尾声的钢琴伴奏中用高音区的装饰音,感到鸟在歌唱,使全曲更富与情画意。4、教师范唱;5、学生

5、小声哼唱全曲;6、参与体验模式。1)情感呼唤;2)情感深化;3)情感外化。四、创编活动:师:通过反复欣赏小声哼唱,同学对作品渴望春天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现在叫老师请大家思考能否用其它的方式来创作,表现春的意境,怎么表现呢?大家分组讨论,人人参与,注意同歌曲结合。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物品(纸、彩笔、塑料袋、矿泉水瓶等)。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学生开阔思路,联系生活实际创作。学生分组展示表演讨论结果,师生点评相结合,强调尊重学生点滴创作才能。朗诵组:采用配乐诗朗诵的形式。歌舞组:一部分学生唱渴望春天,一部分跳舞。自然组:同学们可利用教室里现有的音源,选择老师提供的物品,模仿各种自然界的声音,如;鸟鸣、鸡叫、刮风、下雨等,搓揉塑料袋、纸张、抖动书本表现风声,空矿泉水瓶里装米发出沙沙表现雨声,敲玻璃杯、抖动钥匙等。图谱组:让学生设计一些与歌词或诗歌相关的图谱表现,请学生说明解释,如;春晓一诗。五、小结:同学们通过学生欣赏渴望春天,我们对音乐与词或诗歌的联合。通过参与讨论和表演,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意境、开阔视野,个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展,相信同学们从这里走出去的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很多、很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