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17年中考模拟(二)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20151630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17年中考模拟(二)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17年中考模拟(二)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17年中考模拟(二)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17年中考模拟(二)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17年中考模拟(二)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17年中考模拟(二)历史试题(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17年中考模拟(二)历史试题(解析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中考模拟试题历史试卷(二)第一部分 (客观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题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依次填在下面的答题栏内。)1.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促进了世界航海事业发展的发明是A. 造纸术 B. 指南针 C. 火药 D. 印刷术【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所给信息“促进了世界航海事业发展的发明”,结合所学可知,宋代时,人们制成了指南针,指南针一经发明,很快就运用到航海上;南宋时,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B项符合题意;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末年开始运用于军事,宋

2、代广泛应用于战争,不符合题意;造纸术和印刷术直接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不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信息“促进了世界航海事业发展的发明”,指南针促进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而造纸术和指南针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火药主要用于军事,这三大发明没有促进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2. 历史证明,统一必然促进国泰民安,分裂将导致国运衰退。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A. 伊犁将军 B. 宣政院 C. 驻藏大臣 D. 乌里雅苏台将军【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题目直接设问考查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

3、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1727年(雍正帝时),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故选C考点:册封达赖、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3. “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青年学生首先奋起抗争;中国无产阶级第一次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这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A. 五四运动 B. 中国共产党成立 C. 国民大革命 D. 南昌起义【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这则消息反映的是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随后,北京的爱国学生举行示威游行,上海等地的工人相继罢工呼应,这是我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

4、台,该事件被称为五四爱国运动故选A考点:五四运动4.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平等条约是A. 南京条约 B. 瑷珲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难度适中,1940年-1942年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签订的南京条约是近代史上中国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答案选A。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5. 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下,中国近代百年历史的大幕徐徐拉开。拉开中国近代百年历史大幕的标志性事件是A. 虎门销烟 B. 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答案】B6.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一枝

5、独秀”的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遍地开花”的革命。这里的“一枝独秀”指的是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美国【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率先开始于英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是从工场手工业到大机器工厂生产的飞跃,19世纪上半期,英国最早完成工业革命,所以“一枝独秀”指的是英国,A项符合题意。而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项A。7. “9.11”事件发生之后,有人称之为美国自建国以来本土所遭到的第二次大规模袭击。第一次指的是A. 来克星敦枪声 B. 美国内战 C. 珍珠港事件 D. 中途岛战役【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941年12

6、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瓦胡岛上的飞机场的事件,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这是美国本土遭到的第一次大规模袭击,C项符合题意;来克星敦枪声打响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美国内战是美国南北双方之间的战争,不属于外部袭击;中途岛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场重要战役,也是美国海军以少胜多的一个著名战例,不属于外部袭击。由此分析 ABD与题意不符。故选C。点睛:抓住题干所给关键信息“美国自建国以来本土所遭到第一次袭击”,珍珠港是日本策划的对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偷袭事件,克星敦枪声、美国内战和中途岛战役不属于外部的偷袭事件。8. 他

7、的战争,维护了本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但也给被侵略国家的人民带来灾难,他是A. 华盛顿 B. 克伦威尔 C. 罗伯斯庇尔 D. 拿破仑【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掌握国家的权力后实行了一系列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的措施,对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的军队,并乘胜扩大了法国的疆域。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D项符合题意;华盛顿是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克伦威尔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罗伯斯庇尔是法国大革命的领导人,他们并没有对外发动战争。由此可知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9. 我国改革开放的指导思

8、想是A. 实事求是 B. 科教兴国 C. 邓小平理论 D. 改革开放【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是邓小平理论的组成部分。故选C。10.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A. 亚洲地区的统治秩序 B. 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C. 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D. 西亚地区的统治秩序【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主要考查学生对华盛顿体系的认识。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一战后,1921

9、1922年,华盛顿会议召开,签署了九国公约,通过这个会议,列强建立起“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故此题选C。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1. 它是由民族矛盾引发的一次偶然事件,但却成为了一场历时四年的世界性战争的导火线。“它”是指A. 黑船事件 B. 萨拉热窝事件 C. 凡尔登战役 D. 珍珠港事件【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所给信息“由民族矛盾引发的一次偶然事件,却成为一场历时四年的世界性战争爆发的导火线”,结合所学可知,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王储在南斯拉夫的萨拉热窝遇刺,由此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第一次

10、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因此C项符合题意;A项是美国用炮舰打开日本通商大门的事件;C项是一战中的战役,D项是二战中的事件。由此分析ACD三项与题目不符。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教材中的知识点,也是考试命题的一个重点,一般根据所学知识就能解答;另外,一战的原因、几次战役、影响以及意义都要重点掌握。12. 慕尼黑阴谋产生的最大危害是A. 使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 B. 导致捷克斯洛伐克亡国C. 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D. 使德国把侵略矛头指向苏联【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选项 A、B、C、D都属于慕尼黑阴谋的危害,但是最大的危害是慕尼黑协定助长了法西斯

11、的侵略气焰,增强了侵略力量,加速了二战的爆发,给人类带来空前的浩劫。故选C。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3. 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在海峡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今天,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仍然是A.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 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C. 两岸直接通航通商 D. 海基会和海协会的领导人进行互访【答案】A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14. 1931年10月18日晚,无数美国人纷纷将明亮的电灯关闭,哀悼一位为人类带来光明的发明家的逝世。这位发明家是A. 爱因斯坦 B. 爱迪生 C. 莱特兄弟

12、 D. 卡尔本茨【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所给信息“哀悼一位为人类带来光明的发明家的逝世”,结合所学知识知识可知,美国人爱迪生发明了经久耐用的电灯泡等许多与电有关的发明,B项符合题意;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是物理学家;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德国人卡尔本茨制造汽车。由此可知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5. 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说:“华约和苏联解体后,北约实际上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你认为普京此话的含义是A. 国与国之间应该友好合作 B. 世界局势日趋缓和C. 世界两极格局已经终结 D. 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

13、1949年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苏联为首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与1955年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以 “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对峙局面的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华约宣布解散,标志世界两极格局结束,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与题意不符。故选C。第二部分 (主观题)二、列举题(共5分)16. 请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关内容。(1)在新航路开辟中,最先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的航海家是来源(2)揭开了中华民族全国性抗战的序幕(3)在“一国两制”构想指导下,1997年回归祖国的是(4)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核心(5)二战后期欧洲的“最后一战”【答案】(1)、哥伦布(2

14、)、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3)、香港(4)、第三次科技革命(5)柏林战役【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受西班牙女王派遣,带着给印度君主和中国皇帝的国书,率领三艘帆船,从西班牙巴斯港扬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去。经七十昼夜的艰苦航行,1492年10月12日凌晨终于发现了陆地(属于中美洲加勒比海中的巴哈马群岛)。之后,他又登上了美洲的许多海岸。直到1506年逝世,他一直认为他到达的是印度。所以本题答案是哥伦布。(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

15、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所以本题答案是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所以本题答案是香港回归祖国。(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四五十年代起源于美国的新科技革命,又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核心。(5)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5月8日,苏军攻克德国首都柏林,德国战败投降,欧洲战事结束。所以本题答案是柏林战役。三、读图说史(10分)17. 阅读下图(1)请分别写出图一中A、B两国所在的军事集团的名称A 、B两国指哪两国? (2)这两大军事集团疯狂的扩张备战,导致哪一场战争的爆发? (3)第二次世界大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