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879社会学原理考研题库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142377 上传时间:2020-02-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879社会学原理考研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879社会学原理考研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879社会学原理考研题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879社会学原理考研题库一、名词解释1 先赋角色【答案】先赋角色,又称归属角色,是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如一个人从一出生就被赋予了种族、民族、家庭出身、性别等角色。先赋角色是从人们获得角色的方式上所做的区分。先赋角色也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社会流动很少,人们的很多角色都是由血缘关系决定的,因而是先赋的,如职业角色、阶级角色等。自工业化社会以来,一些原来属于先赋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如职业角色、阶级角色等都不再主要是由先天决定的,而主要是由人们后天获得的。 2 常人方法学【答案】本土方法论,又称常人方法学、俗民方

2、法论,是美国社会学家加芬克尔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它主要研究人们在日常互动中如何建立和共同使用对现实的定义,详细考察社会成员在建构和解释他们的社会现实并对其赋予意义时所使用的方法和步骤。 3 标签理论【答案】标签理论又称标志理论或标定理论,它是一种从符号互动论角度探讨社会问题与越轨行为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社会问题或越轨行为是一种主观的东西,即某种社会现象之所以成为问题就是因为社会给它贴上了这样的标签。在研究社会问题与越轨行为时,这些问题或行为本身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社会如何评价和对待它们。那些凭借权力占据了统治地位的集团可以,来歧视、控制和镇压被统治者。因此,这种贴标通过贴标签、宣布被统

3、治者为“有越轨行为者”签通常是不公正的。 4 社会福利【答案】社会福利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政府和社会团体为提高社会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而采取的种种措施; 狭义的社会福利则专指对社会生活有困难者进行帮助。社会福利的主要内容有:社区医疗保健网络、社区文化娱乐设施、劳动就业培训与指导中心。5 理性命题(霍曼斯)【答案】理性命题是霍曼斯在其行为主义交换理论中提出的一项命题,是指人们在对两种行动进行取舍时,会根据他当时的认识,选择那种随着获利可能性增大,结果总价值一也增大的行为。理性命题既是对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的概括,又是对它们的限定。它力图指出:人是一个会合理盘算的功利主

4、义者。在行动前除了要考虑行动结果的价值,还要考虑有没有可能得到。如果报酬的价值很高,但可能性很小,那么行动者采取这一行动的可能性不会大。过一关系可以用公式来表明:行动一价值(可能性)。 6 自杀论【答案】自杀论是涂尔干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同时也是涂尔干运用他自己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一书中所阐释的科学研究方法来研究一个具有重要道德意涵的社会问题的典型范例,涂尔十对社会现实的道德关怀和他对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科学主张在这本书中得到了近乎完美的结合。在该书中他通过对自杀现象的分析来说明社会现象与社会整合之间的关系。涂尔干讨论了甲种自杀类型。第一是利他性自杀,即牺牲个人而维护社会和群体的共同原则或共同利益。第

5、二是利己性自杀,利己性自杀是对个体地位和价值过分强调、在社会现实中又难以兑现的条件下发生的。第三是失范性自杀。当人们在动荡不安中失去某些原有道德观念或价值原则支持,很多意想之外的事情不断地在现实中发生,并且个人在原有观念系统中形成的选择受挫时,失范性自杀就会较多出现。涂尔十在机械社会向有机社会的进化过程中,在个人地位、利益同社会整合力度强弱的矛盾关系中,展开自杀问题的研究。研究自杀现象是研究社会整合和社会团结问题的一种具体层面,根本目的是要揭示怎样才能获得一种稳定而健康的社会团结。 7 信度与效度【答案】(1)信度是指测量数据(资料)与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即测量工具能否稳定地测量到它要测量的社会

6、现象的程度。简言之就是测量的一致性。若在同等条件下,对变量进行重复测量,其结果相同,那么测度是可信的。(2)效度是指测量的内容是否同测量的要求(理论前提)相符合。测量的效度有两方面的含义:测量效度是指所测量的指标内涵正是概念内涵,二者在内容性质上是一致的。测量指标应该尽可能涵盖概念,二者在程度上应尽可能重合。 8 无讼(费孝通)【答案】“无讼”一词源自孔子语:“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论语颜渊意思是我审判案件和别人没有什么不同,但是我的目标在于使人们不争讼。无讼现象是在古代中国很有影向法律诉讼观念,甚至时至今日它还在广大的乡村社会普遍存在着。简言之,就是说,人们在发生纠纷时不主张利用诉

7、讼法律来解决问题,而是利用传统的伦理道德等观念来调节协调。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说过,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重要的还得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更进一步,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先有一番改革。如果在这些方面不加以改革,单是推行法律和法庭,结果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治秩序的弊病却己先发生了。 二、简答题9 如何认识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答案】(1)经济体制转轨是社会主义社会面临的特殊问题。20世纪80年代,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社会都发生了由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这一变化构成研究我国当前社会分层的重要背景。经济体制向市

8、场化转轨的实质是变革原有的权力结构以及社会资源的占有、分配关系,因而是一场影响深远的社会利益结构的重大调整。(2)考察我国在市场化转轨中社会分层的变化,必须充分关注以下特点:我国的经济转轨是国家主导的、渐进的、和平的改良过程。国家逐步引入市场机制,不断提高市场化程度,从而形成一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混合体制”。“混合体制”意味着社会不同部分的转轨是不同步的、非均衡的。自上而下的市场化转轨意味着市场并不是由经济关系的发展而自发形成的,而是在政治权力的干预下创造出来的。因此权力阶层可能具有双重身份一一既是市场规律的制定者和市场活动,即的主体,又是具有自身特殊利益取向的行动者。“经济市场化”很可能伴

9、生出“政治市场化”财富和权力有可能相互交易。“混合体制”不是纯粹的市场经济体制,原有的“再分配”体制中的主要成分如所有制形式、产权关系、户籍制度等在很人程度上被保留下来,仍然是影响社会分层的制度性要素。市场化导致“体制外”经济成分逐渐扩大,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断扩展,出现了“自由流动,在社会分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影响。 资源”和“自由活动空间总之,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体制向市场化转轨的过程之中,这一过程尚未完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因而社会分层结构也处于急剧变化之中,两种体制的并存是解释我国社会分层模式变革的基础。 10马克思与韦伯对阶级概念分析的异同。【答案】(1)马克思与韦伯对阶级概念的

10、思想马克思的阶级思想在马克思看来,“阶级”是从特定生产关系当中形成起来的那些具有共同利益的个人的集合,; 阶级关是“各个人所结成的、受他们的与另一阶级相对立的那种共同利益所制约的共同关系系首先就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关系,即对抗性的生产关系。阶级和阶级斗争都并非是一种永恒的社会现象,它只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上的产物,是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种特定生产关系基础上形成起来的特殊社会关系。韦伯的阶级思想韦伯对社会阶级作了更加细致、具体的分析。他的社会阶级分析包括阶级、地位团体和党派三个方面。韦伯的“阶级”指具有相同经济地位的人群; 党派,指能够保障领导者权力、维护其成员的理想与物质利益的联合体; 地位团体,指靠继承而享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2)两者之间的异同两者的相似性他们都认为“阶级”是随着社会化大生产而产生的,和社会的经济生产有关,一相似的阶级在社会中有着种种的相似性,例如社会经济地位或者共同的利益。两者的差异性一、名词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