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1.1 圆柱的认识人教版

上传人:doc****ang 文档编号:120137382 上传时间:2020-02-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8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1.1 圆柱的认识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1.1 圆柱的认识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1.1 圆柱的认识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1.1 圆柱的认识人教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的“圆柱圆柱的认识”,书本p17-19。【教材分析】 圆柱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学习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图形的认识部分,学生在低年级已经初步感性认识了圆柱,能够辨认圆柱物体。在学习了圆等平面图形和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基础上,本课进一步探索含有曲面的几何形体圆柱。教学这部分内容,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和解决实际问题打基础。高年级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学生的了解,确定如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认识圆

2、柱的特征,能正确判断圆柱体;认识圆柱的侧面及张开图,理解圆柱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通过观察、发现、交流,让学生体验自主探究,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判断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认识圆柱,掌握圆柱的特征,理解圆柱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圆柱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建立圆柱的空间概念。【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具准备】课件、圆柱体模型、长方形硬纸、小木棒、剪刀、直尺等教学用具【教学过程】1、

3、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 初步感知圆柱体(1) 课件演示:旋转门的画面(2) 引导联想: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圆柱的形成)(3) 课件动态演示:渗透面动成体的观念(4) 提出要求:请你将长方形或正方形的一条边粘在小棍上,快速搓动,看看形成的是什么形体?(5) 演示交流2、 揭示课题并板书。(板书:圆柱的认识)2、 小组合作,探究新知1. 初步探索圆柱的组成(1) 寻找生活中的圆柱体,初步感知圆柱体的特征提问: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形体是圆柱体的?(茶叶桶、胶棒、铅笔、卫生纸.)(2) 借助实物,初步认知圆柱体的特征师:在上课前老师都为每个小组准备了圆柱,现在大家来摸一摸、看一看,圆柱都有哪几

4、部分组成。(小组成员之间触摸圆柱)生:圆柱由3个面组成。师:不错,有点感觉了。谁来说说是那三个面,上来指给同学看一下。(学生上台指)生:上下两个面,还有这个面。师:指的很清楚,大家都看清了吧。生:看清了。师:我们把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周围的面叫做侧面。(ppt出示,教师板书:2个底面,1个侧面)师:大家认识了圆柱各部分的名称,那就同桌之间相互指指看,比比谁指得又快又对。(一学生说名称,一学生指圆柱相应部分)师:同学们各个都指的很认真,也非常得活跃。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有序地开展研究活动,在互相合作、互相补充中培养小组协作精神;通过摸一摸、同桌之间相互指认,能更好地让学生认

5、识圆柱。2.圆柱的基本特征探究(1)圆柱的底面、侧面师:再仔细观察,圆柱的上下两个底面是什么形状?生:都是圆形。师:既然是圆形,那它们的大小呢?生:大小相等。师:真的是相等吗,那么有什么办法证明大家的说法?光说没依据可不行,我们学数学讲究的是严谨,需要靠事实说话。小组成员间商讨一下!(学生小组探讨,教师巡视)师:有的量了量,有的剪了拼,我看各个小组用的方法都不相同。哪组的同学愿意分享一下你们小组的方法?生1:我们组用尺子测量两个底面的直径,发现是相等的,所以得出两个底面大小相等。师:他们组用“尺子”测量了两个圆的直径从而得出大小相等,做得很好。我们鼓励一下这个小组。(学生齐鼓掌)生2:我们组跟

6、他的方法不同,是将圆柱的一个底面放到纸上画下来,再把圆柱倒过来放,看另一个底面和它是否完全重合。师:这个办法也很好,不用尺子测量,采用“画底面”的方法比较。这组的同学也很会动脑筋,我们为他们的创意鼓鼓掌。生3:.师:你们的办法可真多啊!我们再通过课件的演示一起来验证一下大家的发现。(课件动画演示:圆柱体上下底面完全重合的过程)师:通过小组探究发现,圆柱的上、下两个底面生:大小相等。(教师板书:面积相等)师:圆柱的两个底面的特点明白了,它的另外一个面侧面又是怎样的?大家摸上去什么感觉。生:滑滑的。师:它的侧面是个曲面,摸上去很光滑,而底面是平的。(板书:曲面)设计意图:动手操作有利于增强学生直观

7、感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圆柱的特征,通过多种方法的展示验证拓宽学生思维。在相互交流中解决问题,从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2)圆柱的高师:长方形、正方形它们都有各自的高,圆柱的高又在哪里?生:这是圆柱的高。师:来,上台指给同学们看看。(学生上台指高)师:找的很准确。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ppt出示,教师板书:高)师:那如何找圆柱的高呢?生1:我是把圆柱的上下两个圆的对应一点用线连起来,就得到了高。生2:用尺子画。师:请看大屏幕,老师在圆柱的上下底面之间画3条线段,这3条线段是否都是圆柱的高呢?(ppt出示)生:红色的那条是高。师:那蓝色跟绿色的这两条不是吗

8、?仔细再想想。生1:蓝色的是。生2:绿色的也是。师:嗯,经过我们的思考这三条都是圆柱的高。它的高还有在哪些地方找到吗?生:这个也是。师:同学们也都在各自的圆柱上找到了多条高,那圆柱的高究竟有多条?生:无数条。师:我们知道,圆柱的高有无数条,想画出它的所有的高是生:画不完的,也不可能画完。(教师板书:无数条)师:这些高的长度呢?生:一样长。师:它们都一样长吗,真的吗?我们还是用事实说话吧!(ppt动画演示高相等)师:经过老师的演示,我们发现生:圆柱的高有无数条,它们都一样长。(教师板书:一样长)师:在生活中,圆柱的高会有不同的称呼,你知道吗?(ppt出示图片)师:你们看,一口井是圆柱形的,这个圆

9、柱的高还可以说是“深”。一个1元硬币它也是圆柱形的,这个圆柱的高可以说是生:厚。师:这个是圆柱形的钢管,它的高我们可以叫?生:长。师:数学源于生活,只要我们平时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测量和动画演示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又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提倡的“活动化”的数学,加深了学生对圆柱高的特征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科学严谨的钻研态度;同时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圆柱“高”的不同叫法,将抽象的立体图形还原于生活原形,更好帮助学生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以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好铺垫。3.圆柱的展开图探究师:请同学们摸一摸你们的圆柱体的侧面,猜想一下

10、,如果把侧面展开后会是什么形状?生1:长方形。生2:梯形。师:好的,小组的同学合作进行验证。老师为每组的同学准备了一把剪刀和一个圆柱,大家动手剪一剪,试一试。看看展开的是否是你们所说的这些形状?(小组进行操作,教师巡视)师:大家在动手操作上,也思考一下屏幕上的两个问题。(ppt出示)师:哪个小组的代表先来分享你们组的成果?生1:竖直沿高剪开,得到一个长方形。(教师板书:展开图 长方形)师:你们小组得到的是长方形,举起来给大家看看。(学生1展示展开图)师:老师这儿也有个圆柱形鱼罐头的包装,请看大屏幕。(ppt动画演示)师:展开后是什么形状?生:长方形。师:嗯。刚才老师给出了两个问题,第二个是?生

11、:该图形的各边与圆柱有什么关系。师:那个小组展开后也是长方形的,说说其中的关系。生2: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师:她说的是不是正确呢?谁有办法证明。生3:我将圆柱的底面圆的周长进行测量,再用尺子测量长方形的长,结果相等。圆柱的高就是长方形的宽,可以看出来。师:你用自己的方法验证了第二位同学所说的关系,很不错。我们为她追求真理的精神鼓鼓掌。(学生鼓掌)师:老师也用另外的一种方法进行了验证,同学们睁大眼睛看仔细了。(ppt动画演示)师:老师采用的方法是?生:将底面先做个记号,再在展开图形上滚动一周,看底面圆的周长是否与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一样长。师:只要大家认真动脑,总会想到奇

12、妙的验证方法。有侧面展开是长方形的,大家展开的还有不同形状的吗?生4:我们组展开的是平行四边形。生5:我展开的是正方形。师:呀,展开后的形状还真不少!你们想一想为什么侧面展开图会不一样,关键在哪里?生:剪法不一样。师:对了,同学们学习的时候,不能局限于书本上的内容,要善于跟书本挑战,这样你们会获得比别人更多的知识。老师呢,也尝试着剪了一次,展开后是这样的图形。(ppt出示)生:四边形。师:刚才说的正方形,什么样的圆柱展开后可以得到?生:圆柱底面的周长要与圆柱的高相等。师:现在,同学们发现问题的能力是越来越强了,老师替大家感到无比的自豪。前面也说到展开后是个平行四边形,它与圆柱之间的关系是生:平

13、行四边形的底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高等与圆柱的高。师: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小组合作的都很好。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了动手实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给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和时间,有利用学生空间思维的发展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师:学了“圆柱”,大家是否真的认识这位朋友了呢?下面就来检验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情况。1.火眼睛睛师:睁大眼睛仔细识别,下面的图形哪些是圆柱?(ppt出示)师:谁来识别?生:我来。第3个与第5个是圆柱。师:我们先不慌说他的识别是否正确,老师先问其他同学几个问题。第1个为什么就不是圆柱?生1:它的上下两个底面大小不相同。师:要判

14、断是否为圆柱,我们就要看它的上下两个底面是否相同。依据这一判断标准,我们还可以识别出哪几个也不是圆柱?生:4。师:很好。那剩下的2和6呢?它们的两个底面不是大小都相等吗,怎么就不是圆柱?生2:它们的粗细不相同。师:这么细微的差别都发现了,真的是“火眼睛睛”啊!来,掌声鼓励一下他。我们从这个题知道了如何去识别圆柱。2.小小法官师:大家的眼睛炯炯有神,都快超过孙悟空啦!那你们也很想的法官做判决吧?生:想。师:心动不如行动,我们赶紧做个小法官来判一判。(ppt出示)(学生开小火车回答)(1)圆柱体的高只有一条。( )(2)圆柱两个底面的面积相等。( )(3)上下两个底面相等的物体一定是圆柱体。( )

15、(4)上下两个底面相等的圆形物体一定是圆柱体。( )(5)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图一定是个长方形。( )3.辨别能手师:同学们,请你们再次发挥眼睛的神奇力量,去指出一下3个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随机叫3名学生上台展示,其他同学在下面写)4.最强大脑师:同学们都很厉害,全部判断正确了。现在,老师想让大家动脑想想,下面的展开图究竟是由什么图形展开得到的?动手折一折吧!(ppt出示题)(学生动手后,点学生回答并让其演示说明)5.聪明一休师:通过动手“折一折”就能得出答案,多么神奇呀!我们也当回聪明的一休,看看下面这个问题。(ppt出示)师:这是一根木头,将其用锯子锯开,其侧面会是什么形状?生:圆形。师:是否是这样,请看大屏幕。(ppt演示)师:你的回答正确,证明了你是个聪明的一休,下回要好好发挥你的聪明才智。设计意图:练习分5个层次进行,充分考查学生对圆柱这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从中训练学生的思想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真正做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