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凌志班)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0127217 上传时间:2020-02-0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64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凌志班)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凌志班)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凌志班)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凌志班)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凌志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凌志班)(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理试卷 第1页 高一物理试题 高一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为第 卷和第 卷两部分 2 选择题答案请用 2B 铅笔准确地填涂在答题卷上相应位置 非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 置 否则不得分 3 考试结束后 将答题卷交回 第 卷 第 卷 一 选择题 本题共 12 小题 每小题 4 分 共 48 分 第 1 8 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第 9 12 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得 4 分 选不全得 2 分 不选或选错得 0 分 1 下列仪器中不能直接测量出国际基本单位制中对应的三个力学基本物理量的是 A B C D 2 关于加速度表达式a 的

2、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 加速度a与 v成正比 与 t成反比 B 表示速度的变化率 是标量 C v表示在 t时间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 它的方向不一定与加速度a的方向相同 D 据a 可知 求得的加速度是 t 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 若 t 0 求得的是瞬时加速度 3 如图所示 一轻弹簧下端悬挂重为 10N 的物体时 弹簧的长度为 12cm 现换用另一个 重为 25N 的物体悬挂在弹簧的下端 形变仍在弹性限度内 这时弹簧的长度为 15cm 则 弹簧的原长 劲度系数分别是 A 20cm 500N m B 10cm 500N m C 10cm 1000N m D 20cm 1000N m 4 在图中 a b

3、a b 均处于静止状态 间一定有弹力的是 A B C D 5 如图所示 挡板垂直于斜面且固定在斜面上 一质量为 m 的滑块放在斜面 其上表面呈弧形且左端最 薄 一质量为 M 的球搁在当板与滑块上 一切摩 擦均不计 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 F 拉住滑块 使球与滑块 均静止 现将滑块平行于斜面向上拉过一较小的距离 球仍搁在档板与滑块上且 处于静止状态 则与原来相比 A 滑块对球的弹力增大 B 拉力 F 增大 C 挡板对球的弹力不变 D 斜面对滑块的弹力增大 物理试卷 第2页 6 放在水平路面的列车 现用机车拉列车 拉力沿水平方向 则关于机车和列车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分析正 确的是 A 机车没能拉动列车时

4、是由于机车拉列车的力小于列车拉机车的力 B 机车拉动列车匀速直线运动时 机车拉列车的力与列车拉机车的力相互平衡 C 机车拉列车加速前进时 机车拉列车的力一定大于列车所受的摩擦力 D 机车拉列车静止或匀速前进时 机车拉列车的力与列车拉机车的力总是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的 因为它 们是一对平衡力 7 一间新房即将建成时要封顶 考虑到下雨时落至房顶的雨滴能尽快地淌离房顶 要设计好房顶的坡度 设雨滴沿房顶下淌时做无初速度 无摩擦的运动 那么 图中所示的四种情况中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 8 如图 在倾角 37 的光滑斜面上 物块A静止在轻弹簧上面 物块B用细线 与斜面顶端相连 物块A B紧挨在一起但它

5、们之间无弹力 已知物块A B质量 分别为 和2 重力加速度为 37 0 6 37 0 8 某时刻将细线 剪断 则在细线剪断瞬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B的加速度为0 6 B 物块A的加速度为0 6 C 物块A B间的弹力为0 4 D 弹簧的弹力为1 8 9 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 的速度图象如 图所示 在0 0时间内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个物体所受的合外力都在不断减小 B t1时刻两图像相交说明两车相遇 C 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 物体的位移也不断增大 D 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大于 1 2 2 10 小球从靠近竖直砖墙的某位置由静止释放 用频闪方法拍摄的小球

6、位置如图 1 2 3 4 所示 已知连续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 每块砖的厚度为d 可知小球 A 位置 1 为释放点 B 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2 2 C 经过位置 4 时瞬时速度大小约为 9 2 D 从位置 1 到位置 4 的过程中平均速度大小约为 3 11 如图所示 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为L 传动速率为v 在其左端无初速释放一小木块 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则木块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可能是 A 2 B 2 C 2 D 2 12 如图所示 质量为 m 的木块在质量为 M 的长木板上 受到向右的 拉力 F 的作用而向右滑行 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 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

7、木板与地面间的动 摩擦擦因数为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 1 B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 2 C 当 2 时 木板便会开始运动 D 无论怎样改变 F 的大小 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物理试卷 第3页 第 卷 第 卷 二 实验题 本题共 2 小题 每空 2 分 共 16 分 13 某同学通过下述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步骤 将弹簧秤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木板上 使其轴线沿竖直方向 如图甲所示 将环形橡皮筋一端挂弹簧秤的秤钩上 另一端用圆珠笔尖竖直向下拉 直到弹簧秤示数 为某一设定值时 将橡皮筋两端的位置标记为O1 O2 记录弹簧秤的示数F 测量并记录O

8、1 O2间的距离 即橡皮筋的长度l 每次将弹簧秤示数改变 0 50 N 测出所对应的l 部分数据如下表 找出 中F 2 50 N 时橡皮筋两端的位置 重 新标记为O O 橡皮筋的拉力记为FOO 在秤钩上涂抹少许润滑油 将橡皮筋搭在秤钩 上 如图乙所示 用两圆珠笔尖成适当角度同时 拉橡皮筋的两端 使秤钩的下端达到O点 将两 笔尖的位置标记为A B 橡皮筋OA段的拉力记 为FOA OB段的拉力记为FOB 完成下列作图和填空 1 利用表中数据在图丙中画出 图线 根据图线求得 0 cm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 测得OA 6 00 cm OB 7 60 cm 则FOA的大小为 N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 该

9、同学在图丁中根据给出的标度 作出了FOA和FOB的合力F 的图示 通过比较F 与 的大小 和方向 即可得出实验结论 14 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探究加速度与力 质量的关系实验中 将一端带定滑轮的长木板放在水平 实验桌面上 实验小车通过轻细绳跨过定滑轮与砂桶相连 小车与纸带相连 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 率为f 50 Hz 平衡摩擦力后 在保持实验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 放开砂桶 小车加速运动 处理纸带 得到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改变砂桶中沙子的质量 重复实验三次 1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调节滑轮的高度 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 木板保持平行 B 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 擦力时 将砂桶

10、通过定滑轮拴在木块上 C 实验时 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 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 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 2 在验证 质量一定 加速度 与合外力 的关系 时 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 图象 其中图线不过原点并在末端发生了弯曲现象 产生这两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A 木板右端垫起的高度过小 即平衡摩擦力不足 B 木板右端垫起的高度过大 即平衡摩擦力过度 C 砂桶和沙子的总质量 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 即 D 砂桶和沙子的总质量 未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 3 实验过程中打出的一条理想纸带如图丙所示 图中 为相邻的计数点 相邻两 计数点间还有 4 个点未画出 则小

11、车运动的加速度 2 结果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物理试卷 第4页 4 小车质量 一定 改变砂桶中沙子的质量 砂桶和沙子的总质量为 根 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小车加速度 与砂桶和沙子的总质量 之间的1 1 关系图 象如图丁所示 则小车的质量 g 10m s 2 三 计算题 本题共 3 小题 共 36 分 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方程 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 答案 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 10 分 一跳伞员从高空离开直升机落下 开始未打开伞 如图所示 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落下一 段距离后才打开伞 打开伞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大小为 2m s 2 经

12、20s 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 4m s 试求跳伞员在空中下落的最大速度 16 12 分 如图所示 物块 A 悬挂在绳PO和PC的结点上 PO偏离竖直方向 37 角 PC水平 且经光 滑定滑轮与木块 B 相连 连接 B 的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53 已知 A 质量mA 0 8kg B 质量mB 2kg 木块 B 静止在水平面上 试求 1 绳PO的拉力大小 2 木块 B 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大小和地面对木块 B 的支持力大小 17 14 分 如图所示 绷紧的水平传送带足够长 始终以v1 2m s 的恒定速率顺时针运行 初速度大小为 v2 5m s 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水平面上的A点向左运动 经B点滑上传送带 已知A B两点的距离 2 25 物块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 1 0 2 物块与水平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 2 0 4 重力加速度 10m s 2 不考虑物块由水平面滑上传送带的能量损失 1 物块向左运动时到达B点的速度 2 物块在水平传送带上运动的总时间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