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20115458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美学发展史上取得重大突破的一个重要阶段。一方面,原先的儒家美学和道家美学这时汇合为儒道合一的玄学美学;另一方面,诗文美学伴随着诗文书画的繁荣摆脱了先前的依附状态而走向独立,呈现出一片辉煌。先秦两汉创立发展的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在魏晋时期被融合儒道的玄学取代。玄学继承了道家“适性”“逍遥”的美学主张,后来又改造了道家“无情无欲”的“人性”观,给“人性”注入了有情有欲的现实内容,于是“适性”一变而为“人性以从欲为欢”,变成了“越名教而任自然”。于是,“情”从心

2、灵的理性约束中挣脱出来,形式从道德的附庸中解放出来,以“情”为美的情感美学和以“文”为美的形式美学潮流一下子突涌出来,覆盖了人格美和艺术美,一直延展到南朝。在人格美方面,形成了“情之所钟,正在我辈”,放浪形骸、不拘形迹的“魏晋风度”;在艺术美方面,诞生了“缘情”而“绮靡”的山水诗、宫体诗、格律诗及其相应的理论形态。在情感美学和形式美学取得巨大突破的同时,中国美学在诗文美学领域也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诞生了中国美学史上第一篇完整而系统的文学理论专文陆机的文赋,第一部体大思精、系统阐述文学理论的专著刘勰的文心雕龙,第一部诗歌批评专著钟嵘的诗品。让我们逐一来做一次巡礼。曹丕典论论文是中国美学史上最早的

3、一篇独立的文学理论论文。他以一代开国君主之尊肯定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彻底摆脱了孔门儒家道本艺末、文章为雕虫小技的传统价值成见,大大提高了文章的地位。在此基础上,他分析了“文本同而末异”的体裁和“文以气为主”的风格,批评了“各以所长,相轻所短”“贵远贱近,向声背实”的文学批评态度,竭力倡导一种客观公允的审美态度。晋代陆机文赋是分析中国古代研究文学创作过程及其审美特点最早的专文。文学创作的发生、构思、灵感、创作方法、文体特征等,较之曹丕,文赋都有更为深入、细致、全面的分析。挚虞肯定诗赋“以情义为主,以事类为佐”,批评“以事形为本,以义正为助”,揭示了中国美文学的心灵表现特色。刘勰在南

4、齐末完成体大思精的文学理论巨著文心雕龙。全书五十篇,分文之枢纽、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全面论述了文学创作的基本原理。作家论方面论及“德”“气”“才”“学”,发生论方面论及客观生活的触发和具有丰富感受的主体,艺术构思论紧扣“象”与“情”的互动,创作方法论方面深入剖析了 “比兴”“用事”“夸饰” “声律”等,批评论方面建构了完整的“知音”说,并用“原始表末”的历史主义方法品评历代文体作品。通观全书,贯串着“以雕缛成体”的形式美和“辩丽本于情性”的情感美观念。萧绎、萧统、萧纲兄弟以皇帝、王子之尊,编选历代美文,创作宫体诗,倡导“绮縠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具有文采美与情感美的美文。如

5、此等等,不难看出,魏晋南北朝是一个美文自觉的时代,尤其是诗文的辞采声律美与情感风流美澎湃勃发的时代。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儒道合一的玄学美学,让魏晋南北朝成为中国美学发展史上取得重大突破的重要阶段。B. 玄学改造了道家“人性”观,“越名教而任自然”使 “情”从心灵的理性约束中挣脱出来。C. 以“情”为美的情感美学,形成了“情之所钟,正在我辈”,放浪形骸、不拘形迹的“魏晋风度”。D. 曹丕倡导客观公允的审美态度,批评“各以所长,相轻所短”“贵远贱近,向声背实”的风气。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赋文心雕龙诗品这些成果,证明魏晋

6、诗文在情感和形式上获得巨大突破。B. 文章地位的大大提高,和曹丕以开国君主之尊的身份肯走文章是“经国之大业”有重要关系。C. 文章使用丰富的例证,进行深入分析,让我们认识到魏晋南北朝是一个美文自觉的时代。D. 文章解读了魏晋美学的发展在中国美学历史上的地位和价值,文章结构谨严,层次清楚。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对比典论论文和文赋进行论述,指出文赋分析更深入、细致、全面。B. “以雕缛成体”的形式美和“辩丽本于情性”的情感美观念贯串了文心雕龙。C. 挚虞从中国美文学的心灵表现特色方面,完全否定“以事形为本,以义正为助”的做法。D. “缘情”而“绮靡”的山水诗的

7、艺术美,也能证明魏晋南北朝诗文的辞采声律美与情感风流美。【答案】1. B 2. A 3. 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A项,“让魏晋南北朝成为中国美学发展史上取得重大突破的重要阶段”,原文提供的是两方面的表现:一方面是儒道合一的玄学美学;另一方面是诗文美学走向独立。选项断章取义。C项,原文是说以“情”为美的情感美学和以“文”为美的形式美学潮流覆盖了人格美和艺术美。在人格美方

8、面,形成了“情 之所钟,正在我辈”,放浪形骸、不拘形迹的“魏晋风度”。情感美学是“魏晋风度”形成的原因,但“覆盖”词,证明原因是多方面因素的融合。选项以偏概全。D项,原文中曹丕批评的是文学批评态度,而不是风气。选项曲解文意。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A项,原文是说,“在情感美学和形式美学取得巨大突破的同时,中国美学在诗文美学领域也取得一系

9、列重大成果”,二者之间没有证明和被证明的关系。论证关系解读错误。这些作品只表明中国美学在诗文美学领域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C项,

10、原文是说“挚虞肯定诗赋以情义为主,以事类为佐,批评以事形为本,以义正为助,揭示了中国美文学的心灵表现特色”,并不是从中国美文学的心灵表现特色角度发表见解。另,批评不等于完全否定。故选C。【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

11、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

12、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

13、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民间文学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历史上和当代的许多大作家,都是喝着民间文学的乳汁长大的。民间文学为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分,这种文化基因是其他任何东西不能替代的。民间文学是塑造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重要力量。民间文学所蕴含的风俗习惯、伦理观念、价值观、审美趣味等,参与了当代中国的人文精神塑造过程。民间文学为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提供了原创性的精彩文本及样式。在与世界各民族交往中,观音、妈祖等中国民间文学中的神话

14、形象,成为中国文化的符号。民间文学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宝库,也是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载体。(摘编自郭超民间文学再不抢救,今后就没有了)材料二:民间文学的演述始终与某一生活情境联系在一起。民间文学与生活情境之间的联结最为牢固,同时也具有多向度的社会意义。倘若脱离了具体的生活情境,民间文学便无以演述,也失去了演述的必要。比如,在壮族地区,情歌只有在歌圩的情境中才能充分显示出生活的价值。民间文学的实际状况让民间文学研究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即城乡一体化进程迅速导致民间文学口传文本枯竭,民间文学研究不再可能从田野中荻得源源不断的文本资源。如今,在大部分乡村,人们已听不到村民演述农耕生活的各种口头文学了。(摘编

15、自万建中打捞失落的民间文学)材料三:近年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一直在为民间文学传承人才的发掘、培养而努力。命名了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并通过民间艺术表演展示活动、民间文艺学术研讨及交流活动、民间文化传承人专题研修班等相关研修和培训活动,为培养民间文学传承人和研究学人搭建发展平台。八年前,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启动了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经过一大批民间文学专家及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这项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已经亮相。该数据库包含神话、传说、史诗、歌谣、谚语、歇后语、谜语、民间说唱等,几乎囊括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口头文学收集的原始资料,是迄今为止人类最大的口头文学遗产数

16、据库,堪称“民间四库全书”。尽力恢复民间文学曾经生存的民俗场,是破解民间文学传承难题的关键。否则,对传承人的保护就只能是暂时的,建立庞大的数据库可能也会治标不治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恢复民俗场。比如,受到现代文化娱乐活动的冲击,山歌这样一种民间文学形式也就失去了传承的民俗场。但是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兴起,完全可以在一些旅游景点开展山歌对唱的民俗表演活动,这种民俗表演既能够吸引游客,又能够培养新的传承人,不失为一种新的民俗场类型。(摘编自王锦强如何唤醒沉睡的民间文学资源)材料四:但从发展趋势来看,传统民间文学作品中那些富于感染力和思想性的内容,将长期存活在人民的口耳之间,不过,它们必然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异,被讲唱的机会也将大为减少。大量与人们的现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