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十六年前的回忆 人教部编版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20108795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十六年前的回忆 人教部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十六年前的回忆 人教部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十六年前的回忆 人教部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十六年前的回忆 人教部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十六年前的回忆 人教部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十六年前的回忆 人教部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十六年前的回忆 人教部编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内容】教科书 P5862 内容。【教学目标】1. 会写 15 个生字,读记“含糊、僻静”等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4. 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了解李大钊同志被害的过程,体会李大钊的高贵品质。【教学难点】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学习当这优美、激越的旋律在耳畔响起,你是否想过,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为我们开创的?这组课文为我们展现的就是一幅幅难忘的历史画面,让我们一起去缅怀革命先辈。二、了解背景,简介人物1. 了解

2、背景:今天我们要学习第 11 课十六年前的回忆。请同学们结合题目,看看注释,再读读第 1 自然段,说说自己知道了些什么?(作者写此文是为记述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李大钊同志,在残酷的白色恐怖下坚持工作、不幸被捕,在敌人法庭上英勇斗争,最后壮烈牺牲的经过。)2. 简介人物:李大钊,字守常。1907 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 ,1913 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科学习。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

3、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三、检查预习,了解学情1. 在学习课文之前,老师想了解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出示生字。(1)提醒容易错的字音和字形。(2)指导书写。2. 在预习时,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提出质疑。四、默读课文,理清结构1. 让我们再回到课文内容,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到底回忆了什么事呢?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2. 学生自读课文,并尝试概括。3. 这篇课文篇幅比较长,你能按照时间顺序,说说写了哪几件事情吗?试划分段落,并用小标题概括。(27 段:被捕前父亲从容工作。8l8 段:被捕时父亲处变不惊。1929 段:法庭上父亲沉着镇定。3033 段:父亲遇难后全家悲痛。)4. 小结:这篇课文记述了

4、十六年前“我”的父亲遇难的事情。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精读课文,走近人物1. 李大钊在 1927 年的春天,生命的最后阶段,到底绽放出什么样的光辉?我们可以通过文字描写去探寻。你觉得,课文在对父亲李大钊的细节描写中,哪些描写最为精彩,最能反映他当时的内心世界?默读课文。2. 讨论交流。(1)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父亲在那段时间对子女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种变化?自读 25 段被捕前的片段,寻找答案。父亲希望他这样危险的工作不要让我们知道,以免给家人带来危险。从文字中,你从李大钊的身上感受到了什么?带着这样的理解,朗读课文 25 段。(2)父亲坚决

5、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这一句父亲的话有几个问号?父亲的意思是说(常对你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不能离开。)如果这样改成陈述句,行不行?为什么?(不行,反问加强了语气,说明李大钊的态度非常坚决。)父亲知道危险离他越来越近,却两次反问,强调不愿离开。你从这段语言描写又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革命者?(一位临危不惧,对工作极其负责,把生死置之度外的革命者。)(3)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我紧跟在他身后,走出院子,暂时躲在一间僻静的小屋里。同学们

6、,读到这一句的时候,你们有什么疑惑?预设 1:此时外面有人闯进来要抓父亲,为什么他还不慌不忙?预设 2:为什么写在一间僻静的小屋里?全班交流:说明父亲已经做好了被捕、甚至自杀的准备,所以当时的父亲才会不慌不忙。对比:一会儿,外面传来一阵沉重的皮鞋声。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用恐惧的眼光瞅了瞅父亲。(突出父亲的沉着冷静。)在我眼中父亲是什么样的呢?我当时又会怎么想呢?发挥你的想象,写一写。其实,在被捕时,李大钊还有一处神态描写也值得我们品味咀嚼。(4)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严峻态度,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如果说,在被捕前,对李大钊精彩的描写在于语言描写,而在被捕时,

7、对李大钊更多的是神态描写。为什么呢?(对敌人的蔑视,无道理可讲。)从两处神态描写,你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李大钊?(5)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父亲还是那样慈祥,还是那样沉着,但是却有什么变化?出示文献资料。(关于李大钊狱中生活)看完这些,你们心里一定有很多感触。此时此刻的你,想对李大钊说些什么?二、了解构思,体会写法1. 不幸的日子还是来了,李大钊为了共产主义从容就义。在得知消息之后,全家人是如何度过的?2. 同样的内容,在文章的开头也写到了。指名读。3. 作者为什么开头写父亲的被难日,结尾也写到呢?(首尾呼应,更突

8、出我对父亲的难以忘怀。)4. 在课文中这样前后呼应的句子还有很多,请你从文中找出来,读一读。学习了这一篇回忆的课文,你发现回忆类文章有什么特点?(有条理、细节清晰。)三、推荐阅读,拓宽视野1. 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浴血奋战,前仆后继。李大钊、叶挺、刘胡兰、董存瑞、飞夺泸定桥的红四团他们在革命事业的道路上,谱写了壮烈的篇章。查找资料,了解先烈的革命事迹,和同学交流。2. 鲁迅朝花夕拾散文集。这部散文集都是回忆类的文章,我们也来读一读,体会这类文章的写作特点。【板书设计】十六年前的回忆 被捕前:烧文件和书籍 被捕时:父亲:处变不惊 敌人:心虚、残暴 法庭上:安定、沉着被害后:全家沉痛【教学反思】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学生体会到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英勇无畏的精神,但是在某些方面还有些不足,比如资料的出示,应该多让学生来朗读展示;文章前后照应的好处,也应该让学生来自己体会。这样会更好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在今后的教学中将多加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