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说明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0107818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说明(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新源小学 王惠妹教学目标1、 认识生字新词。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 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性和寻找合适骨髓的不容易。4、 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一、揭示课题,质疑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2课,齐读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是啊,生命桥指的是什么?它靠什么跨越了茫茫的海峡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走进一个真实的故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要求:放声读课文,把生字词读准,把课文读通,并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初

2、读检查A、凋零、含苞、绽放。(请一生读)(1)要学生读出词语的感情。(预设:读的不好词语也是有感情的,能把其中的感情读出来吗?) (2)读着这组词,有什么发现吗?(都是描写花的,花不同的生长过程。有一对反义词:请你把这对反义词读出来。)(3)把这几个词送到句子中来读一读。“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B、暂停 间隔 骨髓 身躯 涓涓流出我请一个同学来读,其他同学可要注意听,听他是不是读正确了。送到句子中谁来念“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3、交流初读所得:

3、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写人记事文概括主要内容方法指导抓六要素)4、海峡两岸不同的医院里有一个极为相似的场景你发现了吗?快速地把它找出来。出示:“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师引读:在大陆杭州,“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在台湾的花莲慈济医院,“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三、深读,体会“静静地”背后不平静过渡:一个“静静地”,一个“也静静地”,他们的周围,他们的内心难道真的是静静地吗?第一板块:体会“小钱的不平静” 1、让我们先把目光投向大陆的杭州,去医院里看看小钱。请同学们静静地读一读课文的1、2两个自然段,划一划有关的句子,找一找答案。2、交流,“小钱静

4、静地躺在病床上。”他真的平静吗?你从哪看出他的不平静?随机出示:句一: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句二: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句三:然而,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如果没有亲缘关系,大约在十万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个有适合骨髓的人。句四:小钱是幸运的,几经辗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1)“苍白的脸”,所以不平静。他的脸为什么是苍白的?预设一:患了白血病,得了重病脸上没有血色,生命走到了尽头。就像文中说的那样“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引出句二

5、的教学)教师可引导:静静地读读这个句子,哪些词把你的心都揪紧了?(“苍白的脸”“刚满18岁”“即将凋零”“唯有”)(朗读指导)教师:十八岁,多么美好的年龄,文中把十八岁比作一朵“含苞的花”;十八岁太年轻了,今后的路还很长很长,然而可恶的白血病却要使这朵含苞的花“即将凋零”;(你来读读这句话,你把我们的心也揪紧了。)美好的日子才刚刚开始,却“即将凋零”,你说:在这样的打击、这样的现实面前,小钱的内心能平静的下来吗?读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预设二:得了重病,自己不抱希望,虽有企盼,但没有信心,为什么会没有信心呢?(引出句三的教学)A、容易吗?不容易!课文是怎么写的?(“十万人里才有

6、可能找到一个”“几经辗转”)一定能找到吗?(只是有可能) B、“几经辗转”如何理解?请你们想象一下小钱家人和医务人员会用哪些方式去哪些地方找?这就叫做“几经辗转”。教师:患了白血病,生的希望就是如此的渺茫,小钱的内心在担心自己是否还有一线希望呢?(2)“阳光灿烂”和“脸色苍白”的对比,面对“灿烂的阳光”,近在咫尺,他却无法拥有,无法享受,所以不平静。(他无法享受什么?阳光、世界、生活、美好的一切。插入创设情境的引读的句子:教师:在这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在这个充满花香的城市,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而小钱,却只能躺在病床上。老师引读:十八岁,多么美好的年龄!当同龄人吃过晚饭后,携着父母的手在绿荫道上漫步

7、时,然而小钱(指名读句二)当同龄人在球场上奔跑追逐,为每进一个球欢呼跳跃时,然而小钱(指名读句二)当同龄人的脚步走过祖国各地,尽情浏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时,然而小钱(指名读句二)当同龄人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时,然而小钱(齐读句二)(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教师:是呀,面对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小钱的内心又怎能平静呢?3、小钱才刚满18岁,如果不是这严重的白血病,18岁的生命就像初升的太阳、草原上奔驰的骏马、蓝天上飞翔的雄鹰,而今却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学生接读)唯有(引读:骨髓移植)

8、才能(引读: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4、此时,对于小钱来说,谁,就成了他生命之花得以绽放的十万分之一的可能?(台湾青年!)现在,只有谁才救得了小钱了?(台湾青年!)请你用上“唯有才能”来说说这件事。教师小结:唯有台湾青年,才能使小钱的生命之花沐浴在阳光下;唯有台湾青年,才能使小钱享受到生命的阳光;唯有台湾青年,才能使小钱扬起生命的风帆。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过渡:同学们,小钱最终能否获得新生?海峡彼岸又发生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接下来,我们将把镜头切换到宝岛台湾,一起走进同样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的台湾青年。第二板块:体会台湾青年的不平静。台湾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你觉得此时周围的

9、环境和他的内心平静吗? 自读第5自然段,找找台湾青年不平静的原因。句一: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句二: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了涓涓流出(1)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读一读这句话: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余震带来的可怕后果?(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针头从肌肤里脱落、不得不停止)教师评价:(余震的破坏,也有如此之大。突如其来,就是说余震是在人们毫无心理准备,毫无防范的情况下突然降

10、临的,因此是十分的危险。)教师:面对如此危险的环境,躺在病床上的青年又怎能平静。还从哪里看出周围环境的不平静?(2)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了涓涓流出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周围环境的不平静?(如果是平时,骨髓抽取可能要不了多久,一次就能成功,可如今(只能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工作,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努力。)预设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一次一次的努力对台湾青年来说意味着什么?(一次一次的痛苦,一次一次的失败,一次一次的考验,一次一次的危险。)是呀,这又怎能平静呢?(3)教师小结,回读关键句:面对如此险情,应该不平静才对,可就是在这种不平静的环境中,(读)

11、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四、尾声: 1、说一说。出示: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音乐)你们觉得这涓涓流出的是什么?(是骨髓,是爱,是同胞之情、爱心、希望、友谊、生命)2、写一写。教师:同学们,在两岸同胞的努力下,小钱终于获救了,他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此时此刻,他的内心怎能平静呢?他会想些什么?让我们的心紧紧地贴着小钱的心,将他内心的感受也涓涓地流入你的笔端。3、结课:这真是一座用爱心架起的生命之桥啊!这座生命桥难道就仅靠小钱对生命的企盼,台湾青年无私的付出就能搭建吗?还有很多人也架起了这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下节课让我们走进更多的人,相信你对“生命桥”这个词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五、板书设计22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杭州 台湾小钱骨髓年轻人 . 学习参考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