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海安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选修)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20083642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海安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选修)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海安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选修)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海安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选修)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海安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选修)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海安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选修)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海安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选修)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海安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选修)试题 Word版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上)高二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地理(选修)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H卷。请将第I卷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到答题纸上.第II卷为非选择题,请将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号的答案空格内,直接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纸。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计5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涂在答题纸上。)1. 国家航天局宣布,中国首次火星探测计划于2020年择机实施。火星绕日公转约1. 9年,当日、地、火运行到一定位置时,便于向火星发射探测器,发射窗口每隔2年零1个月才有一次选择机会,发射窗口期

2、只有数月,主要原因是受A.金星公转周期影响B.地球公转周期影响C.火星公转周期影响D.地球与火星会合周期影响图1为“我国某绿洲附近(99 E, 40 N)地面气象观测站在7月27日至8月 2日测得的气温、气压均值日变化图”。读图回答23题。2.下列北京时间前后,绿洲和荒漠间风向发生显著变化的是A. 6 时B. 10 时C. 14 时D. 18 时3.根据观测记录,以下结论比较可信的是A.绿洲的气温变化幅度小于荒漠B.测站17时荒漠气温高于绿洲C.绿洲的升温时间大致晚于荒漠D.北京时间12时荒漠气温低于绿洲图2为“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4.图中乙地的地质构造是A.向斜 B.背斜C

3、.地垒D.地堑5.在此区域A.大型工程项目需避开甲地b.丙地是理想的储油储气构造C.甲地很容易能找到地下水D.乙地为山岭是因为岩性坚硬2017年5月5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图3为“5月6日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形势图”。读图回答67题。6.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T7.此时,远在我国南方戊地的天气状况为A.晴,西南风B.阴,西北风C.晴,东南风D.阴,东北风梯级开发是一种常见的河流水力资源开发方式。图4为“河流梯级开发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8.河流梯级开发需要的主要条件有流量较大 流速较慢落差较大多峡谷A.B.C.D.9.水库修

4、建后,会A.减少库区泥沙的淤积B.削减下游河道的洪峰流量C.增加入海的年径流量D.增大附近地区的昼夜温差图5为“某冲积扇示意图”,按地表物质组成将其划分为4个区域。读图回答1011题。10.区的变化体现了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11.冲积扇上从地表组成物质颗粒物大小的分布规律是A.逐渐增大B.逐渐变小C.分布均匀D.大小混杂图6为“世界某海区局部洋流分布图”。读图回答1213题。12.图中甲洋流属于A.北半球副热带环流B.南半球副热带环流C.北半球副极地环流D.北印度洋季风环流13.图中甲洋流对相邻陆地环境的影响是A. 增加了夏季湿、热程度B

5、.减轻了冬季的寒冷状况C.降低了冬季干、热程度D.加剧了夏季的干燥状况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图7)”,回答1415题。14.澳大利亚相邻气候区界线是明确的界线是模糊的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具有显著的差异性A.B.C. D.15.从空间分布形式看,悉尼在区域中的表现形式是A.面状B.岛状 C.点状D.网络状16.从区域发展阶段来看,以下属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特征的是 加工制造业向资源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教育、贸易、旅游等部门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现代化的信息商务网络逐步形成区域内部的差异逐渐缩小出现一系列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A.B.C.D.读“西气东输_线工程某段管道线

6、路示意图(图8),回答17题。17.图中管道线路经过柳林的原因主要是A.柳林地区为气源地B.解决当地能源短缺C.柳林附近地质稳定D.减少跨越黄河次数某野外求生训练营进行荒岛求生训练时,在沙滩上利用水循环原理获取淡水,如图9所示。图10为当日塑料薄膜上下气温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1819题。18.图9获取淡水过程中,主要模拟的水循环环节是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径流A.B。. C.D. 19.该取水装置A.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6点前后B.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15点后C.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髙,是因为塑料薄膜增强装置内部的太阳辐射D.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高,是因为塑料薄膜增强装置内部的大气逆辐射

7、20世纪80年代,鲁尔区工业出现了严重的发展危机。通过整治,80年代末鲁尔区又重新焕发生机。读F9701999年鲁尔区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变化图”(图11)。据此回答2021题。20.鲁尔区产业就业结构变化主要依托于A.现代服务业的发展B.现代农业的发展C.新兴工业的发展D.传统工业规模的扩大21.鲁尔区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新兴产业吸引大量旅客 制造服务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工业自动化、 信息化水平提高规模化种植农场的发展A.B.C.D.22.处方农业依托地理信息技术,定期监测作物长势与病虫害程度,并结合用地规模,开 出施用化肥、农药的处方,最后将其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

8、。 这一过程中,先后提供辅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 GIS、RS、GPSB. GPS、RS、GISC. RS、GIS、GPSD. RS、GPS、GIS河流阶地是指在地质作用下,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 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图12示意发源于“太行山拒马河的河流阶地”。据此 回答2324题。23.图示多级河流阶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地壳垂直上升、流水侵蚀B.地壳垂直下降、流水沉积C.地壳垂直上升、流水沉积D.地壳垂直下降、流水侵蚀24.早期人类活动遗址多出现在河流阶地,其主要原因是A.水运便利B.气候湿润C.军事防御D.便于农耕25.图为某地某日的太阳视运动轨

9、迹图,其正午太阳髙度为40 ,该地二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A. 10B. 20C. 23. 5D. 40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综合题(本部分共5大题,共50分)2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材料一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位于雅鲁藏布江下游拐弯处(图14中丙附近),全长504.6 千米,最深处深度为6 009米,平均深度2 268米,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可 达4 50010 070 mm,生物物种丰富。材料二 “雅鲁藏布江水系分布图(图14), “甲至丙河段7月水温和海拔变化 图”(图15) 。(1)概括乙至丙河段7月水温变化特点,并简析其原因。(提不:从冰川融水汇入的径

10、 流角度思考) (3分)从内外力作用分析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幽深的原因。 (4分)(3)分析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生物物种比北坡丰富的自然原因。 (4分)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 图16为“我国局部区域简图”,图17为“宁夏沙坡头草方格沙障”,图18 为“黄土高原景观图”。(1)描述图示区域主要地形特征。 (4分)(2)说明铺设草方格沙障对防治土地沙漠化的作用。 (2分)((3)黄土高原黄土层厚达数百米,形成黄土层和黄土髙原地貌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分别 是 _、_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说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是怎样 影响环境统一变化过程的。(6分)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1、14分)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近年来,珠江三角洲的 化工、玩具和电子装配等工业向粤东、粤北和粤西一带逐步转移(图19))。材料二 粵港澳大湾区是以珠江口为核心,由广州、佛山、深圳等9个城市和香港、澳 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十三五”期间,广东重点打造辐射国内外的综合交 通体系,通过地铁、轨道交通、城际列车、高速公路、高铁、航空、水运等多种方式, 实现广州与珠三角各市1小时通达,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各市陆路2小时通达、与周 边省会城市陆路3小时通达,与全球主要城市12小时通达。(1)从改革开放初期到本世纪初,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居全国前列。请说明与长三

12、 角地区相比,珠三角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 。 ( 4分)(2)说明珠三角传统工业向粤东、粤北、粤西等区域转移的主要原因。 (3分)(3)近年来,广东周边省区等承接了大量由珠江三角洲转移的产业,促进了当地工业化 的迅速发展,这对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3分)(4)评价港珠澳大桥等交通线路的建设对珠三角区域发展的积极影响。 (4分)2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材料一 2018年6月中吉乌铁路建设重启,该铁路东起中国喀什,途经吉尔吉斯斯坦, 终点为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站。材料二 中亚区域图(图20),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图21)。材料三 中亚的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是世界上重要的产棉区之一,乌兹别克、塔吉克 将纺织业作为国民经济和出口创汇的重要产业。哈萨克斯坦地广人稀,是国际闻名的 优质小麦生产国和出口国,但其小麦产量和出口量的年际波动幅度均较大。(1)据材料分析甲、乙两地农业生产类型的差异及原因。 (4分)(2)分析乌兹别克、塔吉克在两河流域发展棉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 (3分)(3)哈萨克斯坦需要高产耐旱小麦品种和节水技术,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 (3分)(4)分析中吉乌铁路建设可能面临的主要困难。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