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湘教选修三 课件:2.2中国名景欣赏 .ppt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079332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湘教选修三 课件:2.2中国名景欣赏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地理湘教选修三 课件:2.2中国名景欣赏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地理湘教选修三 课件:2.2中国名景欣赏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地理湘教选修三 课件:2.2中国名景欣赏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地理湘教选修三 课件:2.2中国名景欣赏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湘教选修三 课件:2.2中国名景欣赏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湘教选修三 课件:2.2中国名景欣赏 .ppt(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中国名景欣赏 我国地域辽阔 有绚丽多姿的自然环境 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 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以上三幅景观图 代表了我国的三种旅游景观资源 自然景观旅游资源 人文景观旅游资源 自然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 这也充分说明了我国旅游景观资源丰富的特性 如果你去上述三地旅游 你了解这三种旅游景观的类型以及每种类型景观的形成 特点和分布地区吗 课时目标 1 在地图上指出我国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的名称 分布及重要价值 2 运用资料 描述我国著名旅游景点 名山 溶洞 园林 石窟 的景观特点 3 针对某个具体的景观特点 从地理角度说明景观的形成原因 一 中国的名山 1 游览价值 名山本身的 2

2、 分类 我国名山通常可分为 和其他名山等几类 自然美 生态美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五岳 佛教名山 道教名山 3 中国的名山 泰山 断块山地 雄伟 峨眉山 断块隆升形成 秀丽 武当山 道教 庐山 古老花岗岩 雄奇 1 结合 泰山主要名胜 资料 探究泰山的欣赏 1 结合材料和泰山的成因分析泰山为何雄伟壮丽 精讲点拨 泰山拔起于齐鲁丘陵之上 主峰突兀 山势险峻 峰峦层叠 形成 一览众山小 和 群峰拱岱 的高旷气势 泰山形成于太古代 因受来自西南和东北两方面的挤压力 褶皱隆起 经深度变质而形成中国最古老的地层 泰山群 后因地壳变动 被多组断裂分割 形成块状山体 因此形成许多断崖 断崖形成许多险峻景观

3、如扇子崖 黑龙潭瀑布 在平滑断崖上有许许多多的名人石刻 提示 成组平行断层形成的断块地貌 断块山地 在齐鲁大地上海拔最高 周围众山丘呈群峰拱岱 面积广大 自然景观壮观独特 2 泰山被称为 五岳之首 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五岳之首 泰山 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是灿烂东方文化的缩影 是 天人合一 思想的寄托之地 泰山自古便被视为是社稷稳定 政权巩固 国家昌盛 民族团结的象征 历朝历代 无论谁当上皇帝 无论是帝王将相 还是名人宗师 都对泰山仰慕备至 2 阅读有关 峨眉山 的资料 探究峨眉山景观的欣赏 1 根据峨眉山的地理位置 分析峨眉山是怎样形成的 精讲点拨 中国地质史上中生代末期的燕山运动 奠定了峨眉山

4、地质构造的轮廓 新构造期的喜马拉雅运动及其伴随的青藏高原的抬升 造就了峨眉山 峨眉山由于山顶上是一大片古生代喷出的玄武岩 其下岩层受到保护而得以保持高度 又因山中内部 瀑流切割强烈 进而形成了高2000米以上的 峡谷奇峰地形 提示 为褶皱断块山地 断裂处河谷深切 2 峨眉天下秀 景观是怎样形成的 精讲点拨 峨眉天下秀 天下名山僧占多 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峨眉山著名的原因可用下面纲要图归纳 提示 峨眉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山体海拔高 垂直地带性分异明显 植被和天气多变 3 佛教文化对峨眉山产生了什么影响 精讲点拨 相传佛教于公元1世纪传入峨眉山 汉末佛家便在此建立寺庙 他们把峨眉山作为普贤菩萨的

5、道场 主要崇奉普贤大士 相信峨眉是普贤菩萨显灵和讲经说法之所 据佛经载 普贤与文殊同为释迦牟尼佛的两大胁侍 文殊表 智 普贤表 德 普贤菩萨广修十种行愿 又称 十大愿王 因此赢得 大行普贤 的尊号 普贤菩萨形象总是身骑六牙白象 作为愿行广大 功德圆满的象征 普贤菩萨名声远播 广 有信众 菩萨因山而兴盛 山因菩萨而扬名 近两千年的佛教发展历程 给峨眉山留下了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 成就了许多高僧大德 使峨眉山逐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影响深远的佛教圣地 峨眉山佛教音乐丰富多彩 独树一帜 提示 佛教文化 建筑与名山结合 赋予了名山灵性和神秘感 提高了峨眉山的知名度 3 结合 武当山 资料 探究武当山景观的欣

6、赏 1 武当山被称为 道教第一山 的原因是什么 精讲点拨 武当山古建筑群规模宏大 气势雄伟 据统计 唐至清代共建庙宇500多处 庙房20000余间 明代达到鼎盛 历代皇帝都把武当山道场作为皇室家庙来修建 除古建筑外 武当山尚存珍贵文物7400多件 尤以道教文物著称于世 故被誉为 道教文物宝库 武当山被世人尊称为 仙山 道山 千百年来 武当山作为道教福地 神仙居所而名扬天下 提示 道教文化历史悠久 文物古迹众多 古建筑群规模宏大 气势雄伟 得到历代皇帝的重视 因此武当山被称为 道教第一山 2 我们如何欣赏武当山景观 精讲点拨 武当山不但是道家文化的瑰宝 自然景观宁静 清秀和奇异 登上海拔1612

7、米的主峰 天柱峰 置身云端 所有尘世烦忧尽消于足下 环顾四周 七十二峰凌耸九霄 且都俯身颔首 朝向主峰 宛如众星捧月 俨然 万山来朝 七十二峰接天青 二十四涧水长鸣 武当山天柱峰一带 山高谷深 溪涧纵横 身入其境 会有俗念顿消的出世之感 武当山以天机生化的旨趣和透脱通达的胸怀 将山的雄奇与妩媚 水的流荡与静谧 雾的升腾与凄婉 人生意态的高远与宽阔 在中原腹地凝聚成一种奇特的人文景观 提示 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体会武当山神奇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融为一体 其物华天宝又兼具人杰地灵的特质 4 结合 庐山 资料 探究庐山景观的欣赏 1 根据庐山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成因分析庐山雄奇秀丽的原因 精讲点拨

8、庐山是一座崛起于平地的巍峨的孤立形山系 庐山虽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 但山高谷深 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 夏季凉爽 7月平均气温21 9 江湖水汽郁结 云海弥漫 年平均雾日191天 有 不识庐山真面目 之称 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 年平均相对湿度78 每年7月 9月平均温度16 9 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 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 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 提示 庐山是花岗岩断块山 其周围是鄱阳湖平原 因此在平原地区显示出其雄伟 由于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山体海拔较高 植被茂密 降水多 山地气候明显 山水相依 云雾缭绕 风景秀丽 2 如何利用名人诗句来游览庐山景观 精讲点拨 大江 大湖

9、 大山浑然一体 雄奇险秀 刚柔并济 形成了世所罕见的壮丽景观 春如梦 夏如滴 秋如醉 冬如玉 构成一幅充满魅力的立体天然山水画 历史造就此山 文化孕育此山 名人喜爱此山 世人赞美此山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数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蕴育了庐山无比丰厚的内涵 使她不仅风光秀丽 更集教育名山 文化名山 宗教名山 政治名山于一身 庐山的历史遗迹 代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处处闪烁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光辉 充分展示了庐山极高的历史 文化 科学和美学价值 提示 仔细领略名人诗句中的景观特色和思想感情 做到移情于景 据景生情 结合名人的思想感情来体会和陶冶自己的思想情感 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内涵 图解中国名山

10、众多的原因 价值和类型 二 中国的溶洞 1 概念 而成的地下空洞2 形态特征 属于堆积形态 常见的有 等 地下水沿可溶岩石的裂隙溶蚀 侵蚀扩大 石钟乳 石笋 石柱 石幔 3 游览价值 溶洞常以独特的方式 展现 吸引着广大游客4 主要分布区 溶洞分布广 数量多5 著名岩溶景点 芦笛岩 七星岩 冠岩 大自然的力量与 技 艺 长城以南 青藏高原以东 广西桂林 结合 芦笛岩 和 冠岩石钟乳 两幅景观图 探究溶洞的特点和欣赏 1 两处景观地理环境有何共同特点 提示 都位于湿热多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都位于云贵高原 岩石都以可溶性石灰岩为主 2 两处景观有何特色 提示 溶洞大 钟乳石 石笋 石柱 石幔多

11、在芦笛岩溶洞内有地下河 3 我们如何欣赏溶洞景观 提示 深入洞内 亲临其境 了解地质成因 利用灯光色彩和洞内岩石 地下河 堆积物的形态充分发挥想象 不断变换观赏位置 图解中国溶洞分布中国溶洞分布广 南北均有 但集中在南方 尤其是两广丘陵 云贵高原 具体分布见下图 三 中国的园林 1 园林分类 分为 2 特点 风格粗犷 规模宏 大 金碧辉煌 但幽雅婉丽不足 北方园林和江南园林 规模小 秀水奇石 院树庭花 清雅恬淡 玲珑剔透 1 结合 北京颐和园昆明湖 景观图 探究北方园林的观赏方法 1 颐和园修建于北京西郊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北方园林多为皇家园林 气势宏大 色彩浓重 占地面积广大 突出其身份和政

12、权地位 北京西郊土地面积广大 又有山丘和湖泊作为兴建园林的基础 可以减少用工量 2 我们如何欣赏颐和园 提示 了解颐和园兴建的历史 深入园中结合历史轶闻 了解其历史文化价值 领略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及其建筑的和谐美 选择恰当的观赏位置 空中俯视全园 领悟 福山寿海 之寓意 2 结合 网师园 局部景观图片 探究江南园林的观赏方法 1 苏州园林有何特色 形成这种特色的原因是什么 精讲点拨 中国的造园艺术与中国的文学和绘画艺术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 特别受到唐宋文人写意山水画的影响 是文人写意山水模拟的典范 中国园林在其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包括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在内的两大系列 前者集中在北京一带 后者则以苏

13、州为代表 由于政治 经济 文化地位和自然 地理条件的差异 两者在规模 布局 风格 色彩等方面有明显差别 皇家园林以宏大 严整 堂皇 浓丽称胜 而苏州园林 则以小巧 自由 精致 淡雅 写意见长 由于后者更注意文化和艺术的和谐统一 因而发展到晚期的皇家园林 在意境 创作思想 建筑技巧 人文内容上 也大量地汲取了私家花园的 写意 手法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 可赏 可游 可居 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 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 人类依恋自然 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 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 提示 规模较小 以巧 雅 古 奇为特色 曲径通幽 明媚秀丽 玲珑素雅 苏州自古就是丝绸之乡 人口密集 是

14、我国早期的工商业城市 土地面积狭小 限制了园林的面积 同时也表现出了园林建筑与自然高度完美的结合 体现了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 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理念 2 苏州园林建筑中多窗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苏州位于湿热气候的水乡 多窗一是为了便于空气流通 二是用窗观景 如一幅幅的图画 3 我们如何观赏苏州园林 提示 我们要了解修建园林者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 做到移步换景 借助窗等建筑物进行观景 亲临水面 列表对比分析南北方园林 四 中国的石窟 1 石窟 是一种就着山崖开凿的佛教寺庙建筑 体现佛教艺术2 分布 结合 敦煌莫高窟 景观图 探究石窟艺术的特点和观赏方法 1 分析石窟在选址上有什么特点和原因 提示

15、 选择在远离闹市的山清水秀之处 受佛教文化的影响 佛教文化本身就宣扬一种世外桃源 脱离世俗的观念 因此选址选在僻静之处 2 石窟艺术文化有哪些特点 提示 它们随山雕凿 彩绘 形象生动自然 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3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地理位置分析敦煌石窟艺术有何特点 精讲点拨 公元111年 汉武帝设立河西四郡 敦煌就此成为佛教和佛教艺术自西域东传的第一站 历经北凉 北魏 西魏 北周 隋 唐 五代 宋 西夏 元等朝代 敦煌以其原有深厚的汉文化基础 融入西域传入的佛教和佛教艺术 造就了辉煌的敦煌石窟艺术 敦煌石窟艺术继承发展本土汉晋艺术传统 吸收南北朝 唐宋美术艺术流派的风格 又不断接受 融

16、合域外印度 中亚 西亚的艺术风格 提示 反映了我国佛教石窟艺术文化的历史发展 并体现了中国和西域文化的有机结合 中国主要的石窟艺术景观 云冈石窟 北魏 以北魏时期雕塑艺术风格为主的佛教石窟寺 山西 莫高窟 南北朝 以盛唐壁画艺术丰富的古代佛教文物著称 是建筑 绘画 雕塑艺术的综合宝库 佛教石窟 甘肃 榆林窟 始建时代不详 由西夏 蒙古族少数民族修建的雕塑艺术佛教石窟寺 甘肃 麦积山石窟 后秦 佛教为泥塑 历经一千多年不溃败 是除敦煌 龙门 云冈三大石窟之外的较大石窟之一 甘肃 龙门石窟 北魏 地处古都洛阳附近 以唐宋时期雕塑艺术风格为主的佛教石窟寺 河南 炳灵寺石窟 西秦建弘元年 420年 建筑在易于开凿 雕刻 不耐风化的细黄沙岩崖面上的石雕造像 甘肃 克孜尔千佛洞 公元6世纪的高昌时期 全国现存最早 分布最西的佛教石窟 是新疆地区宗教文化发展 佛教传入我国的历史见证 新疆 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 南北朝 依崖开凿造窟 四川 宝顶山摩崖造像 南宋 依山势 山形雕刻 浮雕高大 布局严谨 气象壮观 四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