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语文必修五第7课《访李政道博士》ppt课件.ppt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014918 上传时间:2020-03-01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6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语文必修五第7课《访李政道博士》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粤教版语文必修五第7课《访李政道博士》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粤教版语文必修五第7课《访李政道博士》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粤教版语文必修五第7课《访李政道博士》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粤教版语文必修五第7课《访李政道博士》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教版语文必修五第7课《访李政道博士》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语文必修五第7课《访李政道博士》ppt课件.ppt(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访 李 政 道 博 士 闵 捷 新闻 访谈 通讯 消息 调查报告 传记 实用类文本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 访谈 主要指的是对某个人或某一事件或 者某个问题 进行专题性访问的一种新闻报 道形式 访谈 可以是对新闻人物或时尚人物的报 道 可以是对某一新闻事件或者历史事件的 采访和记录 也可以是对正在发生的或人们 所普遍关心的某种社会问题的访谈 而在这几种类型中 最常见 报道得最多 的是人物专访 特点 1 访谈的目的性非常强 就某一特定人 事 问题 2 访谈的对象有很强的限定 专家或知情者 3 通常以答记者问 采访纪实 访谈录 对 话录等形式出现 阅读访谈关键是迅速把握访谈的 话题 理清访谈的线索 归

2、纳访谈的 主要内容 分析访谈的技巧 评价访 谈的收效 访谈的阅读方法访谈的阅读方法 1 如何快速准确地把握访谈的主要进程和内容 1 迅速通读一遍全文 把握讨论话题 主要进程 关键内容 2 将访问者和访谈对象的文字分开 先读提问者 访问者 的问题 把握有哪些主要问题 再阅读访 谈对象的文字 大致把握其阐述分析 3 重点精读一些提问者提出的一些关键问题和访 谈对象的关键回答 深入研究其核心内容 4 整合文中的信息 把握文章结构 概括中心意 思与其他类型的文章读解分析方法一样 2 如何分析访谈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 法 访谈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从形式上看就是由一问 一答一直连环下去组成一篇文章

3、 但其问答有互动的因素 并且依靠一问一答推动 访谈的进行 这其中 双方要充分配合 提问者要善于引导 随机应变 访谈对象要积极回应 言之有物 如果遇 到不和谐 浅层次徘徊 进行不下去的情形 提问者 必须运用恰当的调控手段 访谈文本的表现手法主要是针对提问者而言 必须掌握基 本的问的技巧 而读者在阅读时着重就是要关注提问者问 的艺术技巧 1 一般提问方法 要么直接问 要么旁敲侧击 可以细分为 趣问 采用一些诙谐有趣 形象生动的话题或提问方式 进行发问 以消除陌生感 拉近双方的距离 直问 不转弯抹角 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来 推问 运用逻辑推理 提出问题 旁问 有意岔开 先谈点别的事情 以此来

4、制造轻松的 气氛 2 访谈对象的回答有时会出现一些新情况 访谈 要及时抓住新情况 调节控制好访谈过程 使访谈访 谈顺利 深入地进行下去 追问 对访谈对象刚刚陈述的疑点或没有充分说明 的地方进行追问 使访谈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予以回 答 延伸 对访谈对象没有涉及的领域进行引导 可以 拓宽领域 避免片面性 对比 有时侯 访谈对象就某一问题在回答时的陈 述不尽相同 如果发现这样的疑点可以进行对比提问 也可以引入一些其他人同一问题的观点进行对比提 问 李政道 Tsung Dao Lee 美国物理学家 1926年 11月25日生于中国上海 市 原籍江苏苏州 1944 1946年先后就读于 浙江大学 西南联

5、合大学 1946年入美国芝加哥 大学物理系研究院学习 1950年6月获哲学博士 学位 1953 1960年历任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助理 教授 副教授 教授 1960 1963年 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 院教授 1964年至今 任哥伦比亚大学费 米 物理教 1984年至今 任哥伦比亚大学 大 学教授 李政道教 授曾获 诺贝尔物理 学奖 1957 爱因斯 坦科学奖 1957 法 国国立学院布德埃奖 章 1969 1977 伽利略 伽利莱奖章 1979 意 大利共和国最高骑士勋章 1986 埃 马诺瑞那爱瑞奇科学和平 奖 1994 等 他是 美国艺术和 科学院院士 1959 美国国家科 学院院士 1964

6、 意大利林琴科 学院院士 1986 和台湾 中央研 院士 1957 李政道教授关于弱 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以及 其一 些对称性不守恒的发现 是 极为重要的划时代贡献 为此 李政道教授和杨振宁教授共获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 奖 他自幼酷爱读书 整天手 不释卷 连上卫生间都带着书看 有时 手纸没带 书却从未忘带 抗 战 争时期 他辗转到大西南求学 一路上把衣服丢得精光 但书却 一 本未丢 反而一次比一次多 1946年 20岁的李政道到美国留 学 当时他只有大二的学历 但 经过严格的考试 竟然被芝加哥 大学研究生院录取 3年后便以 有 特殊见解和成就 通过了博士论 文答辨 被誉为 神童博士 其

7、 时 年仅23岁 在科学上早熟的李 政道 1956年30岁时便升任著名 的哥伦比亚大 学教授 获 奖 1957 诺贝尔物理奖 1957 爱因斯坦科学奖 1969 法国国家学院G Bude奖章 1977 法国国家学院G Bude奖章 1979 伽利略奖章 1986 意大利最高骑士勋章 1994 和平科学奖 1995 中国国际合作奖 1997 命名3443小行星为李政道星 1997 纽约市科学奖 1999 教皇保罗奖章 1999 意大利政府内政部奖章 2000 纽约科学院奖 名誉学位 1958 普林斯顿大学科学博士 1969 香港中文大学文学博士 1978 纽约市立大学科学博士 1982 意大利比

8、萨 高等师范学院 物理学博士 1984 Bard学院科学博士 1985 北京大学科学博士 1986 美国Drexel大学文学博士 1988 意大利Bologna大学科学博 士 1990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博士 1991 美国Adelphi大学科学博士 1992 日本筑波大学科学博士 1994 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科学博士 工作简历 1950 芝加哥大学天文系助理研究员 1950 51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助理研究员和讲师 1951 53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成员 1953 55 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 1955 56 哥伦比亚大 学副教授 1956 60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1960 62 哥伦比

9、亚大学兼职教授 1960 63 普林斯顿 高等研究院教授 1962 63 哥伦比亚大学访问 教授 1963 64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1964 84 哥 伦比亚大学费米物理讲座教授 1984 哥伦比 亚大学全校级教授 1986 中国高等科学技术 中心 CCAST WL 主任 1986 北京现代物 理中心主任 北京大学 1988 浙江现代物 理中心主任 浙江大学 1997 2003 RIKEN BNL研究中心主任 2004 RIKEN BNL研究中 心名誉主任 李政道文选1 3集 G Feinberg编辑 Birkhauser Boston Inc 1986 宇称不守恒三十年 李政道六十华诞 学术

10、研讨会 Birkhauser Boston Inc 1988 对称 不对称与粒子的世界 华盛顿大学出版社 1988 李政道文选 1985 1996 任海沧 庞 阳编辑 Gordon and Breach 1998 科学与艺术 主编 李政道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物理的挑战 李政道著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2 宇称不守恒发现之争论解谜 季承 柳 怀祖 滕丽编辑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简体字本 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 司 2004 繁体字本 著 作 粒子物理和场论引论 Harwood科学出版 社 1981 李政道还十分关心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 他 建议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他建议建立博士

11、后 制度他建议建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他建议成立 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和北京近代物理中心 这些建议都一一得 以实现 1985年7月16日 邓 小平会见李政道时 对他说 谢谢你 考虑了这 么多重要的问题 提了这么多好的意见 1998年 1月23日 李政道将其毕生积蓄30万美元 以他和 他的已 故夫人秦惠 竹君 的名义设立了 中国大 学生科研辅助基金 资 助北京大学 复旦大学 兰州大学和苏州大学的本科生从事科研辅助 工作 李政道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为科学事业后继 有人 真是用 心良苦 竭尽全力 李政道亲临兰州颁发李政道奖学金 整体感知课文 这是一篇访谈录 记者依次向李博士问了一 些问题 都是什么

12、内容的 依次列出 一 1 4 用孙悟空的故事类比说明人类对科学的真理的了 解还相差很远 二 5 6 评价创新意识在科研中的意义 三 7 8 回忆与毛主席谈论 对称就是平衡 问题时的情形 四 9 10 评价 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计划 对中国科学发 展的意义 五 11 13 谈科学家的人文情怀以及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六 14 15 谈自己获诺贝尔奖的最重要的因素 七 16 17 谈自己一生最辉煌的时刻 八 18 23 谈本土科学家何时能获诺贝尔奖问题 记住啊 认真阅读课文 回答下列问题 1 李政道博士如何评价创新意识在科研中 的意义 问题1 创新要建立在坚实根基之上 创 新不光要大胆 还要具备分析的

13、能力 2 李政道博士怎样评价 中美联合招考物理 研究计划 对中国科学发展的意义 问题2 李博士没有正面回答 而是列举了两 个人才数字 举了一个人才特例 从而说 明这一计划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人才 3 李政道博士如何看待他获奖的最 重要的因素 问题3 他不承认自己是 天才 但他肯定 自己做这方面工作有才能 且要得到很好的 培养 有好的研究环境 自己具备很强的分 析能力 也就否认了是 幸运 4 李博士对 本土科学家什么时候能够获得 诺贝尔奖 的回答意在说明什么问题 问题4 针对这个问题记者和李博士有三 问三答 李博士通过萨拉姆的事例和自己自 身经历 说明科学家国籍不重要 获得诺贝 尔奖不是目的 实质是

14、说明科学无国界 科 学本身是目的 5 通过李博士的回忆 你 认为毛主席和他 的观点有不一致之处的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5 毛主席是政治家 革命家 它所涉 及的领域和经历都不同于李博士 毛主席自 己也说他一生经历的都是动荡 认为动是重 要的 而且他年轻时念科学的时间不多 所 以两个人的观点有不统一之处 这是必然的 问题6 李政道所讲的孙悟空的故事 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这是什么样的 说理方法 故事说明了 我们所了解的科学知识还 很少 就像孙悟空对于 七十二般变化 这种本领的认知与拥有一样 真正的科 学真理恰似无边的佛法 还有很多很多 是我们所尚未了解的 说理方法是 类比 说理法 问题7 仔细阅读李

15、政道博士的 答 语 你能体会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应该具备 哪些素质么 李政道博士认为一个真正的科学 家应有谦逊 创新 平和 博而 专 勤勉 坦然面对功利 为科 学献身的素质 你答对了么 小结全文 这篇访谈录向人们介绍了李博士对 中国科技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贡 献及其在物理学领域的突出成就 展现了李 博士虚怀若谷的人性魅力和献身科学的崇 高精神 李博士的谈话 使人们认识到作为 科学家应具有的素质和能力 并解答了存在 于大多数中国人心中的普遍的几个疑问 视 角新颖 见解独到 使人们对于科学 科学 家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参照本单元的 访谈的技巧 看看作者主 要运用什么提问方式 如果让你继续采访 你想问什么 如何问 作者主要采用直问的方式 采访还有 趣问 推问 旁问 追问等方式 若继续发 问 可根据自己最想向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 大师询问什么问题 大胆发问 也可问一些 业余爱好 身体锻炼情况等以休闲为主的简 短问题 要懂得根据访谈主题的需要 结合 访谈时的语境 灵活运用多种访谈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