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设计化学同步必修一苏教通用版讲义: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专题综合测评1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009828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设计化学同步必修一苏教通用版讲义: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专题综合测评1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设计化学同步必修一苏教通用版讲义: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专题综合测评1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设计化学同步必修一苏教通用版讲义: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专题综合测评1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设计化学同步必修一苏教通用版讲义: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专题综合测评1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设计化学同步必修一苏教通用版讲义: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专题综合测评1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设计化学同步必修一苏教通用版讲义: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专题综合测评1 Word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设计化学同步必修一苏教通用版讲义: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专题综合测评1 Word版含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综合测评(一)(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操作不合理的是()A.在气体发生装置上点燃氢气等可燃气体时,必须先检验气体的纯度B.灼烧后的坩埚直接放置在实验桌上冷却至室温C.若不小心打翻酒精灯使酒精着火,应用湿抹布盖灭D.蒸馏操作过程中,若发现忘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待烧瓶冷却后再补加解析A项,氢气和氧气混合受热易发生爆炸,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时,必须先检验气体的纯度,A项正确;B项,灼烧后的坩埚直接放置在实验桌上,会烫坏桌面,B项错误。答案B2.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选项碱酸盐碱性氧化物酸

2、性氧化物ANa2CO3H2SO4NaOHSO2CO2BNaOHHClNaClNa2OCOCNaOHCH3COOHCaF2COSO2DKOHHNO3CaCO3CaOSO2解析A项中Na2CO3不是碱,NaOH不是盐,SO2不是碱性氧化物;B项中CO不是酸性氧化物;C项中CO不是碱性氧化物。答案D3.下表中除去物质中杂质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的一组是()序号物质杂质除去杂质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KNO3溶液KOH加入适量FeCl3溶液,并过滤FeSO4溶液CuSO4加入过量铁粉,并过滤H2CO2通过盛有足量NaOH溶液的洗气瓶,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NaNO3CaCO3溶解、过滤、蒸发A.B.C

3、.D.解析加入氯化铁会引入杂质Cl。故不正确;加入铁粉置换出铜,通过过滤除去铜及过量的铁粉,故正确;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再用浓硫酸干燥氢气,故正确;碳酸钙不溶于水,溶解后过滤,再蒸发即可得到纯净的NaNO3,故正确。故选C。答案C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N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 LB.25 ,1.01105 Pa,64 g 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C.在常温常压下,11.2 L 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D.标准状况下,11.2 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解析A项,He为单原子分子,NA个He在标准状况

4、下的体积约为22.4 L。B项,64 g SO2的物质的量为1 mol,原子数为3 NA,与气体所处状况无关,B项正确。C项条件应为标准状况,D项,标准状况下,H2O不是气体。答案B5.对电解质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A.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B.凡在水中能生成离子因而能导电的物质C.氧化钠溶于水能电离生成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尽管氧化钠是化合物,其水溶液能导电,但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并非氧化钠本身电离,因而氧化钠是非电解质D.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本身能电离出阳离子和阴离子,因而是能导电的化合物解析A中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如熔融金属单质也能导电,但不是电解质;B同A,如Cl2溶于水能电

5、离出H、Cl、ClO,但不是电解质;C中熔融Na2O可电离出Na和O2,故Na2O是电解质。答案D6.下列根据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A.无色溶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结论:溶液显酸性B.无色溶液焰色反应呈黄色,结论:溶液是钠盐溶液C.无色溶液加入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结论:溶液中含Ca(OH)2D.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结论:溶液中含NH3解析A正确;B.Na焰色反应呈黄色,但它不一定是盐溶液,如NaOH溶液,错误;C.结论错误,可能是可溶性的钙盐、钡盐或Ba(OH)2等,错误;D.结论:应为溶液中含有NH,错误。答案A7.

6、下列关于等温等压条件下等质量的气体H2、D2、T2的叙述正确的是()密度之比为123质子数之比为632中子数之比为034体积之比为632A.B.仅C.仅D.仅解析等温等压条件下,等质量的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即632。H2、D2、T2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为2、4、6,等温等压条件下,其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也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正确;H2、D2、T2分子中的质子数均为2,等质量的三种气体的质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正确;H2、D2、T2分子中的中子数依次为0、2、4,等质量的三种气体的中子数之比为034,正确;等温等压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正确。答案A8.实验室里需

7、用500 mL 0.1 molL1的CuSO4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称取8.0 g CuSO4,加500 mL蒸馏水配成溶液B.称取12.5 g胆矾,溶解于蒸馏水配成500 mL溶液C.量取25 mL 2 molL1的CuSO4溶液,再加入475 mL蒸馏水配成溶液D.量取25 mL 2 molL1的CuSO4溶液转入50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配成500 mL溶液解析A项,溶液的体积不是500 mL,A项错误;B项,12.5 g胆矾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溶液体积为500 mL,所得溶液的浓度为0.1 molL1,B项正确;C项,量取25 mL CuSO4溶液,再加入475 m

8、L蒸馏水配成溶液,溶液体积小于500 mL,浓度不是0.1 molL1,C项错误;D项,量取25 mL 2 molL1的CuSO4溶液放入烧杯中加蒸馏水稀释,冷却到室温,然后用玻璃棒引流转移入容量瓶,D项错误。答案B9.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是看有无元素化合价的升降B.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是看有无氧元素的得失C.化合反应肯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两种元素的价态发生改变解析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有氧元素参加,也不一定是两种元素价态改变,但一定同时有化合价升降。答案A10.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可行的是()A.加稀盐酸后过滤,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铁

9、粉B.用萃取的方法分离汽油和煤油C.用溶解和过滤的方法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固体混合物D.将O2和H2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以除去其中的H2解析镁粉、铁粉能与盐酸反应而溶解,铜粉不反应,过滤后得到铜粉,选项A正确;汽油和煤油为互相溶解但沸点有较大差别的液体混合物,应选用蒸馏的方法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都是可溶性固体物质,溶解后应选用结晶的方法分离;O2和H2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时会发生爆炸(H2不纯),故选项B、C、D均不正确。答案A11.利用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完成相应实验的一项是(已知Br22NaI=I22NaBr)()选项实验器材(省略夹持装置)相应实验A烧杯、玻璃棒、蒸发皿

10、CuSO4溶液的浓缩结晶B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滤纸用盐酸除去BaSO4中少量BaCO3C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用固体NaCl配制0.5 molL1的溶液D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液漏斗用溴水和CCl4除去NaBr溶液中少量NaI解析蒸发浓缩需要酒精灯,A项错误;过滤需要漏斗,B项错误;称量NaCl固体需要托盘天平,C项错误。答案D12.标准状况下V L氨气溶解在1 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 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 g/mL,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17 V22 400)/(22.422.4 V)B.w17c/(1 000

11、)C.w17 V/(17 V22 400)D.c1 000 V/(17 V22 400)解析选项A中溶液的体积错误,故A项关系不成立。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13.(12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常温常压下,在4 g H2、3.011023个O2分子、18 mL H2O中,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填化学式,下同),所含原子数最多的是,质量最大的是,体积最小的是。(2)在118号元素中,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下同),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是,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是。解析(1)n(H2)2 mol,n(O2)0.5 m

12、ol,n(H2O)1 mol。所含分子数最多的物质其物质的量最大,所含原子数最多的物质其原子的总物质的量最大。答案(1)H2H2H2OH2O(2)Be、ArLi、SiLi、P14.(12分)(1)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泥沙,所进行的实验操作依次为、蒸发、结晶。(2)下列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操作为油水混合物;自来水制备蒸馏水;碘水中分离I2;KNO3溶液得到KNO3。答案(1)溶解过滤(2)分液蒸馏萃取分液蒸发结晶15.(14分)在标准状况下,将224 L HCl气体溶于635 mL水中,所得盐酸的密度为1.18 gcm3。试计算:(1)所得盐酸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2)取出

13、这种盐酸100 mL,稀释至1.18 L,所得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3)在40.0 mL 0.065 molL1 Na2CO3溶液中,逐渐加入(2)所稀释的稀盐酸,边加边振荡。若使反应不产生CO2气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最多不超过mL。(4)将不纯的NaOH样品1 g(样品含少量Na2CO3和水),放入50 mL 2 molL1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酸性,中和多余的酸又用去40 mL 1 molL1的NaOH溶液。蒸发中和后的溶液,最终得到克固体。解析(1)n(HCl)10 mol,m(HCl)10 mol36.5 gmol1365 g,盐酸的质量分数w100%36.5%,c(HCl)

14、11.8 molL1。(2)根据c(浓)V(浓)c(稀)V(稀)可知:c(稀)11.8 molL10.1 L/1.18 L1 molL1。(3)n(Na2CO3)0.040 L0.065 molL10.002 6 mol,设加入稀盐酸的体积最多不超过x mL,则n(HCl)1 molL10.001x L0.001x mol,根据反应Na2CO3HCl=NaHCO3NaCl得0.002 60.001x,x2.6。(4)经过反应,蒸发中和后的溶液,最后所得固体为NaCl、根据Cl原子守恒:n(NaCl)n(HCl)0.050 L2 molL10.1 mol,m(NaCl)0.1 mol58.5 gmol15.85 g。答案(1)36.5%11.8 molL1(2)1 molL1(3)2.6(4)5.8516.(14分)为将混有K2SO4、MgSO4的KNO3固体提纯,并制得KNO3溶液,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1)操作为。(2)操作所加试剂的溶质依次为。(3)如何判断SO已除尽?。(4)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多种沉淀(填“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