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步优化指导(人教必修2)课件: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ppt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004164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同步优化指导(人教必修2)课件: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历史同步优化指导(人教必修2)课件: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历史同步优化指导(人教必修2)课件: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历史同步优化指导(人教必修2)课件: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历史同步优化指导(人教必修2)课件: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同步优化指导(人教必修2)课件: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同步优化指导(人教必修2)课件: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ppt(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 1 原始社会判断 原始社会土地属于部落联盟首领所有 2 奴隶社会 井田制 1 性质 奴隶社会的 制度 知识点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难度系数 高考指数 土地国有 2 概况 国王把 层层分封 受封者世代享用 不得转让与 受封者要向国王交纳 庶民和 遭受残酷剥削和奴役 时期 井田制遭到破坏 土地 买卖 贡赋 奴隶 春秋 3 封建社会 封建土地私有制 1 背景 井田制遭到破坏 2 过程 公元前594年 鲁国首先规定 不论公田 私田 都要按亩收税 这实际上承认了 的合法性 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以 形式确立了私人占有土地的合法性 土地私有 法律

2、3 弊端 土地兼并 均田制 田亩 思维点拨 土地兼并的根源是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土地允许买卖 而小农经济下小农也占有一部分土地 是封建中央集权制度长期存在的经济基础 但很容易被地主兼并 导致破产 阅读教材本目第一 三自然段 结合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溥天之下 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 诗经 小雅 北山 1 材料一反映了哪种土地制度 其实质是什么 提示 井田制 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 材料二至秦则不然 用商鞅之法 改帝王之制 除井田 民得卖买 富者田连阡陌 贫者亡立锥之地 故贫者常衣牛马之衣 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 食货志 2 材料反映了该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根据材料分析这一变化导致什么现象的出现

3、提示 变化 井田制正式废除 土地私有制从法律上确立 土地可以转让和买卖 现象 土地兼并严重 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形式 特点及演变1 形式及特点 1 封建大地主土地所有制 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 并利用政治经济特权 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 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 在封建社会中占有支配地位 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至新中国成立后才被彻底消灭 2 封建土地国有制 封建政府和皇帝直接掌握一部分土地 包括均田制和屯田制等形式 3 农民土地所有制 广大农民只有很少土地 或完全没有土地 受到封建国家和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是对封建生产关系的重要补充 2 演变 官僚 地主和贵族通过各种手段兼并农民甚至国家的土地 地主

4、土地私有制不断扩大 自耕农和国家所有的土地逐渐减少 1 据 左传 鲁宣公十五年记载 民不肯尽力于公田 下列对引文中所说 公田 特点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土地归国家所有B 平均分配劳动产品C 受田者对土地有权世代使用D 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 解析 根据题干鲁宣公十五年 民不肯尽力于公田 可知 公田 是井田制时周王分封的土地 在井田制下 土地归国家所有 受田者对土地有权世代使用 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 劳动产品归受田者所有 而不是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答案 B 2 左传 记载 宣公十五年 公元前594年 秋七月 初税亩 具体方法是 公田之法 十足其一 今又履其余亩 复十取一 这实质上表明当时 A 周天子加

5、强对土地的控制B 诸侯权力增强C 税收制度得到国家认可D 土地私有权得到认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土地制度演变的理解 注意理解题干材料 题干材料描述的是初税亩的实行及其具体规定 初税亩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 因此这实质上表明土地私有权在当时获得认可 答案 D 3 2017 全国卷 阅读下表 上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 据此可知 当时该地 A 自耕农经济盛行B 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 均田制破坏严重D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解析 均田制条件下一般的自耕农授田是20亩 一家有几个男丁露田与桑田加在一起应当超过20亩 20 130亩占的比重较大 这部分应该是自耕农 故答案选A项 通过对材料数据的

6、分析可知大土地所占的比例比较小 所以B C两项与材料内容不符合 D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答案 A 1 含义 重农 就是重视 生产 保护小农经济 以确保封建赋税和地租的征收 抑商 就是限制 的发展 2 原因 社会上出现商业与农业争夺 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 等问题 3 目的 保护农业生产和 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 巩固 知识点二 重农抑商 难度系数 高考指数 农业 工商业 劳动力 封建政权统治 小农经济 封建统治 4 概况 1 战国 商鞅首倡 提出农业是本业 工商业是末业 2 西汉 原因 经济凋敝 富商大贾乘机囤积居奇 操纵物价 措施 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 盐铁酒专卖 官营贩运 物价管理 向 者加重征

7、税等措施 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 重农抑商 工商业 3 明清 措施 封建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 继续实行专卖制度 对民营商业加征商税 影响 破坏工商业的正当经营 影响到 萌芽的发展 精讲点拨 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 其主张是重视农业 以农为本 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从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 直到清初恢复经济的调整 都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 资本主义 阅读教材本目第二 三自然段 结合材料 思考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 法家认为 商人倚仗其雄厚的财力 生活上 田池射猎之乐 拟于人君 政治上 交通王侯 力过吏势 因而被韩非子视为 邦之蠹也 1 通过上述材料分析 统

8、治者为什么要实行 重农抑商 政策 提示 社会上出现了日益严重的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 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等问题 材料二 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 重租税以困辱之 商贾大者积贮倍息 其男不耕耘 女不蚕织 衣必文采 食必粱肉 亡农夫之苦 有仟佰之得 因其富厚 交通王侯 力过吏势 以利相倾 汉代晁错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为抑制 贾人 晁错提出了什么具体举措 其理由是什么 提示 举措 歧视商人 对商人课以重税 理由 商人不如农民辛苦 但获利甚多 不利于农业发展 商人势力壮大 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全面认识 重农抑商 政策1 原因 1 根本原因 巩固封建统治 2 客观原因 社会上出现了日益

9、严重的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 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等问题 3 直接原因 保证封建赋税征收和徭役的征发 2 措施 1 重农 奖励耕织 抑商 制止弃农经商 2 国家实行重要商品专卖 限制商人的经营范围 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 3 实行歧视性的政策法令 如抑制中小商人的 贱商令 汉朝 禁止商人穿丝绸 乘车骑马 也不许其子孙为官 3 影响 1 积极作用 经济上 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 推动农业发展 从而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 政治上 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农民的控制 进而保障国家安全 维护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 2 消极作用 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严重地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维护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

10、自足的自然经济 妨碍自由劳动力的形成 国内市场的扩大和资本的积累 1 商鞅在秦国变法时规定 制止弃农经商 未经允许从商者罚作奴隶 此规定体现的经济政策是 A 海禁B 闭关锁国C 重农抑商D 土地国有解析 根据材料 制止弃农经商 未经允许从商者罚作奴隶 可知 这是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 C 2 九章算术 中的 均输章 第27题 今有人持米出三关 外关三而取一 中关五而取一 内关七而取一 余米五斗 问本持米几何 答曰 十斗九升八分之三 这则材料反映了 A 实行抑商政策B 汉代关税的数额相当高C 农业地位重要D 对 市 严格直接管理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 由出关前的 十斗九升八分之三 到 余米五斗 可知对

11、商品流通征收重税 说明当时实行抑商政策 故选A 答案 A 3 清代许多商人 工场主把从事工商业赚来的钱用来买田置地 发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封建剥削沉重B 重农抑商 政策C 农民购买力低D 土地经营的利润率高解析 清代从商的人赚钱后 不是扩大再生产 而是买田置地 主要是因为统治者对工商业的打击和压制政策 造成从事工商业风险太大 答案 B 1 明朝 海禁 1 原因 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 危及统治 2 表现 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 对外贸易只能在 主持下进行 知识点三 海禁 与 闭关锁国 难度系数 高考指数 倭寇 互市 官方 2 清代 闭关锁国 1 原因 对付东南沿海的 2 表现 政府

12、厉行 禁止 实行 闭关锁国 政策 3 危害 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 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 阻碍了 的滋长 使中国与世界隔绝 中国逐渐落后于 抗清斗争 海禁 官民私自出海 资本主义萌芽 世界潮流 易混易错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1 重农抑商 海禁 和 闭关锁国 政策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产物 不但妨碍海外市场开拓 而且导致中国固步自封 这些都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2 闭关锁国 不等同于 海禁 前者是限制海外贸易 后者是禁绝中国人海外贸易和限制外商贸易 3 闭关锁国不是绝对禁止对外贸易 而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阅读教材本目第一自然段 结合材料 思考问题 材料一明朝初年 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

13、方国珍之余部 入海为盗 且 每诱岛倭入掠 朱元璋认为 日本 安南 今越南 暹罗 今泰国 等15国 限山隔水 僻在一隅 得其地不足以供给 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朝廷 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 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 明代海外贸易史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指出明初实行 海禁 政策的背景 提示 明廷敌对势力残余利用大海继续对抗 倭寇侵扰 海盗与沿海不法之徒勾结 统治者 朱元璋 对海外诸国的轻视 材料二 海上居民 近来海禁太严 渔樵不通 生理日蹙 转而为盗 赵文华 嘉靖平倭役记略 卷5 见 明代海禁政策述论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明朝的海禁政策造成的消极影响 提示 直接影响了沿

14、海居民的正常生活 并没有真正起到防范倭患的作用 为后来的清朝所沿袭 演变成闭关锁国政策 使得中国更加封闭 更加孤立于世界 以致落后于西方 海禁 与 闭关锁国 1 明代 海禁 政策的出台并不是单独出现的 而是与朝贡贸易一起出台的 并构成了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基本内容 明代 海禁 政策的出台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消极的抗倭 这表明 明朝 海禁 政策的出台 A 是明代朝贡贸易发展的必然结果B 是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要求C 受国际和国内形势发展的影响D 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 解析 本题考查了 海禁 政策 由朝贡贸易与抗倭斗争的联系可排除A B两项 得出C项正确 海禁 政策推行于明初 当时资本主义萌芽尚

15、未出现 故排除D项 答案 C 2 夷货非衣食所需 可谓中国不缺耶 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 夷虽欲窥伺我也 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 这则史料反映出当时统治者推行的政策是 A 重文轻武B 重本轻末C 闭关锁国D 避战自保 解析 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注意材料出处 海防纂要 再结合材料中的 夷 欲窃伺 等信息 可以看出当时统治者对 夷 持防范的态度 为了保护小农经济 当时统治者继续采取重农抑商政策 在对外交往上 采取了闭关锁国政策 故答案为C项 答案 C 史论要旨 晨读晚记 1 古代中国的 政策有利于封建制度的巩固和封建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但在封建社会后期压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 明清时期 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重农抑商 海禁 政策 重农抑商 闭关锁国 知识串联 网络构建 课时跟踪检测 四 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