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麦菜病毒病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119984 上传时间:2016-11-25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麦菜病毒病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油麦菜病毒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麦菜病毒病(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金锄头农业技术库油麦菜病毒病症状全生育期均可发病,前期发病早的对产量影响大。苗期染病:长出几片真叶后即显症,叶上出现浅绿和深绿花叶斑驳。有时现明脉,叶片皱缩扭曲。成株染病,病株明显矮化,叶片不规则扭曲。病原 称莴苣花叶病毒;称黄瓜花叶病毒,莴苣花叶病毒属马铃薯 Y 病毒科、马铃薯 Y 病毒属,粒体线状,长 750释限点10100 倍,体外保毒期 23 天,失毒温度 5560,可通过汁液接触或蚜虫传毒。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毒源来自于邻近菜田带毒的莴苣、莴笋、菠菜等。种子也可带毒,出苗后即见发病。田间主要靠蚜虫传播,病健株接触摩擦时病株汁液也传毒。桃蚜传毒率最高,萝卜蚜、瓜蚜、大戟长管蚜也可传毒。该病发生与扩展和天气相关,高温干旱,蚜虫多受害重。一般均温高于 18,田间缺水,病害扩展很快。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2)夏、秋种植时,采用防虫网或遮阳网或塑料薄膜上适当遮荫可减轻发病。(3)出苗后小水勤浇,适当蹲苗,发现蚜虫及时防治。(4)发病初期喷洒 2%宁南霉素水剂 500 倍液或 24%混脂酸碱铜水乳剂 800 倍液。 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